摘要: 探讨封闭负压引流在4期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3%过氧化氢溶液和0.9%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再将封闭负压吸引装置负压调节为120-450 mmHg持续吸引。结果 :该例患者应用封闭负压吸引治疗28天伤口全部愈合。结论 :应用封闭负压吸引治疗能促进创面的愈合,刺激肉芽组织的生成。运用封闭式负压引流,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缩短了住院时间,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关健词:老年患者、4期压力性损伤、负压封闭治疗
压力性损伤是由强烈和 (或) 长期的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所致,软组织对压力和剪切力的耐受性可能受到微环境、营养、灌注、并发症以及软组织自身状态的影响[1]。在压力性损伤的各个分期中以4期损伤最为难治,但近年文献报道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能有效促进创面新鲜肉芽的生长,加速伤口愈合,提高了治愈率[2]。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SD) 是一种新型的创面治疗技术, 原理是通过专用泡沫敷料与外界环境隔绝, 并利用透性薄膜粘贴进行封闭, 与负压源连接后, 形成封闭性的引流装置模式。我科室于2018年4月收治1例高血压、2型糖尿病、右髋外伤活动受限伴骶尾部4期压力性损伤的患者,经应用负压封闭治疗,并结合控制血压、血糖,加强营养、抗感染等一系列综合治疗护理后,创面愈合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76岁。因“右髋外伤后疼痛伴活动受限2天”于2018年4月3日收治骨科病房,入院时查体: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BMI:29.7kg/m2,骶尾部可见5.8cm×6.3cm的干性黑痂,压力性损伤分期:不可分期。患者既往有高血压3级20年、2型糖尿病18年。辅助检查:白蛋白:38g,白细胞8.95×109,空腹血糖:5.1-6.6mmol/L
1.2护理方法
1.2.1负压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时骶尾部压力性损伤为不可分期,经本院伤口造口治疗师会诊,提出伤口创面换药意见。考虑到患者高龄,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后疼痛明显,因此采用自溶性清创,清创后伤口呈现4期压力性损伤的表现,伤口面积约5.8cm×6.3cm×2cm,0-3点方向潜行2cm,伤口组织几乎均为100%黄色无生机坏死组织。于4月27日在局麻下行骶尾部4期压力性损伤伤口外科手术清创,彻底清除伤口创面黄色无生机坏死组织,减少细菌量。术中在无菌原则下预防感染方法为:①用0.5%碘伏溶液棉球清洗伤口周围皮肤2~3次,而后生理盐水棉球反复清洗至干净;②用3%过氧化氢溶液反复2次冲冼创面,而后使用生理盐水反复清洗创面直至干净;③用手术器械彻底清除黄色无生机坏死组织,直至创面出血。彻底清除黄色无生机坏死组织后置入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所需的专用泡沫敷料,其中负压材料选用聚乙烯醇泡沫敷料(厚度1.2cm,孔径0.5mm)为创面填充材料。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根据创面剪裁合适大小敷盖伤口;②应用聚氨酯薄膜贴封闭创面;③外置吸盘式多孔无规共聚聚丙烯引流管两根,与负压泵相连接,维持负压200-300mmHg(负压调节范围120-450mmHg,持续吸引7d后取出[3]),持续负压7d。
1.2.2伤口负压装置的护理:①注意观察负压源头、引流瓶、负压外接接口,以防止漏气,且负压装置的位置应低于创面;②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扭曲、折叠、牵拉,引流管内液体是否有波动、是否通畅,并且妥善固定好引流管;③注意观察负压压力维持情况,需防止压力变化过大所致的泡沫敷料变形、干洁变硬等情况,以及防止透明贴膜破损漏气、积液;④注意观察引流瓶内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⑤血凝块或渗出物凝结易堵塞引流管,应及时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彻底通畅。
1.2.3给予患者气垫床使用,每2小时督促或协助患者改变体位,且改变体位以30℃为宜,改变体位过程中须避免拖、拉、拽等动作,同时为患者配备正确的辅助性的减压产品。
1.2.4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负压创面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明显等优势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2.负压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指标:①治愈:伤口创面无渗液且无坏死组织,创面愈合干燥、无水肿、无异味,可见呈粉红色颗粒形态的新生肉芽组织,具备行创口皮瓣移植的条件;②显效:创口面积减少75%左右,渗液量少,轻度水肿,肉芽组织约有20%且处于黄色期;③好转:创面减少25%左右,渗液量处于中等,显著水肿,肉芽组织约有40%且处于黄色期;④无效:创面未发生愈合性变化,大量渗液,严重水肿,未见肉芽组织未增生[4]。
见表1
3.讨论:4期压力性损伤的创面愈合较慢,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比较刺手的问题。负压封闭治疗技术在处理严重的创面时,其持续全方位的负压吸引为主动引流提供了持续稳定的动力。该技术以新的全方位引流,取代了传统的点状引流,变开放性创面为闭合性创面使创面得到有效的覆盖和保护,能有效清除坏死的组织,促进了局部的血液循环,刺激肉芽组织的新生,同时为新生的肉芽组织生长提供良好的微环境。使创面愈合时间大大缩短,减少患者的换药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5]。
参考文献:
[1]褚万立,郝岱峰.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2016年压力性损伤的定义和分期解读[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8,13(01):64-68.
[2]徐娟,蒋琪霞,刘颖,陈星.给氧负压封闭伤口治疗在骨科慢性伤口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6):650-653.
[3]张琼.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Ⅲ期~Ⅳ期压疮中的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2017,47(03):62-63.
[4]李雪梅,徐艳丽.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Ⅳ期压疮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 2015,31(05):740-741
[5]张燕.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面愈合应用中的护理措施[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24):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