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策略分析胡良海

发表时间:2020/4/9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第23期   作者:1胡良海 2程龙
[导读] 随着现代化建筑工程对混凝土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在施工现场中对混凝土的把控也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
        内容摘要:随着现代化建筑工程对混凝土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在施工现场中对混凝土的把控也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混凝土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出现裂缝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了整个建筑工程的功能性及稳定性,也是建筑行业内极其关注的一个问题。基于该现状,以提升混凝土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为目的,文章将对施工建筑过程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旨在提出改善问题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治理策略研究
        引言:混凝土裂缝问题对建筑工程所造成的影响备受行业内人士及施工单位的关注。裂缝形成的因素涉及范围,目前从理论的视角上看,还是需要对整个工程项目各个环节进行把控,并进行详细的分析,方能够解决这一难题,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
        一、混凝土裂缝的分类
        根据尺寸大小,可以分为两种:微观裂缝和宏观裂缝,针对于微观裂缝,所产生的裂缝小于0.05毫米,混凝土骨料以及水泥混合过程中将会出现微观裂缝,水泥浆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以及施工的结构,但是没有危害,此种情况不可避免[1]。针对宏观裂缝,裂缝的大小在0.05毫米以上,产生此种裂缝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但是出现的几率不大,如果出现此种裂缝,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方式,此种裂缝大多是从微观裂缝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造成工程不达标。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混凝土裂缝类型及其成因分析
        当前,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中广泛应用混凝土这种新型材料,与之俱来的裂缝问题更是广受人们的高度关注。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混凝土裂缝类型主要包括:干缩裂缝、沉陷裂缝、塑性收缩裂缝、温度裂缝、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等等,对于整个建筑物的施工质量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下面将深入分析一下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
        (一)混凝土材料问题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进行科学分析,发现混凝土的原材料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甚至可以说原材料的好坏在源头上制约着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常见的材料问题主要就是钢筋的规格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偷工减料现象较为严重,还有就是如水泥、砂石料等建筑混凝土材料存在过期或老化问题,这些原材料的质量问题最终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混凝土质量,体现在混凝土的强度不够或出现裂缝等现象上面。
        (二)混凝土配合比问题
        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例问题非常关键,由于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料等一些材料通过搅拌形成的,作为主要原材料的水灰比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通过对以往混凝土裂缝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很多问题是由于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例控制不当所引起的,如果比例失调超出理论有效值范围,就有可能影响混凝土的施工成本、质量强度以及混凝土的使用性能,甚至严重降低整体工程质量寿命。
        (三)建筑工程设计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中,工程结构设计工作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建筑工程设计以及施工方案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常见的建筑工程设计问题一般包括施工图纸的设计不合理、原材料的选用不符合设计要求、地质勘测数据存在问题以及土层结构容易发生沉降、渗水等等。同时,由于建筑工程几乎都是采用混凝土结构,如果混凝土结构设计不科学合理,极易造成严重的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应高度重视予以避免。
        (四)混凝土施工环境问题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这是由于混凝土在搅拌浇灌过程中以及混凝土的凝结过程中,受到较大温差和湿度影响时极易发生热胀冷缩现象,在混凝土结构内部产生一定的温度应力,造成混凝土建筑物的结构强度降低,甚至严重的会加剧混凝土的寿命降低,同时发生一系列的物理或化学反应,引起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产生裂缝。


        三、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治理措施
        (一)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
        提升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需要对各类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从源头上避免低质量混凝土的出现。对混凝土各类原材料进行质量把控,除了要重点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所需的水泥进行严格的质检外,还要详细全面地检查施工过程中用到的各种辅助材料,因为各类辅助材料也在很大层面上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如果仅仅重视水泥的质量,而忽视了对砂石的筛选,最后搅拌而成的混凝土质量会受到很大影响,导致后期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现象。
        (二)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
        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原材料的配置比例不同,混凝土的质量也会不同。经过科学的分析与总结得出,混凝土的最佳水灰比例应为0.24~0.34,混凝土的水灰比例如果不在这个范围内,强度等级会产生严重偏差,也更容易产生裂缝现象,甚至影响到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及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三)优化混凝土施工结构
        如果混凝土的施工结构不合理,在施工中就极易产生裂缝问题。因此,为减轻裂缝现象,要对混凝土施工结构进行合理优化,通过多种设置来控制裂缝的产生。例如,预应力技术的使用对混凝土裂缝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意义,值得在建筑施工中加以推广利用。
        (四)加强对浇筑过程的控制
        第一,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先确定浇筑范围、合理的浇筑时间,并预估容易产生裂缝的位置,才能调配出合适的混凝土配比值,降低产生裂缝现象的几率。第二,完成浇筑后,混凝土中的骨料由于重力作用会不断地下沉,导致少量的骨料会留在混凝土上部分,而混凝土表层又极易出现浮水现象,两者的混合致使了伸缩裂缝的产生。因此施工人员在混凝土凝固之前,务必要对其表面进行再次按压,避免伸缩裂缝的产生。第三,在浇筑工程结束的24小时内不能进行吊卸材料的操作,因为吊卸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对混凝土结构会产生影响。当混凝土完全凝固后,在吊卸材料时,要逐渐增加吊卸重量,并降低操作的幅度,最大可能地减轻振动影响。第四,对混凝土要严格按照混凝土强度标准进行检测,只有在确保混凝土满足标准后才能进行不同部位的支模施工。为了避免建筑物产生楼板裂缝,在进行浇筑时,应该在楼板表面设置模板或脚手架,以此来分散建筑混凝土过程中产生的应力,使混凝土不受冲击影响。
        (五)做好后期养护工作
        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而言,后期养护也是相当重要的,科学合理的养护能够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尤其是能有效减少由于外在环境而产生的裂缝。混凝土的后期养护最为关键的工作任务就是要严格把控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和湿度。例如,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时,施工人员要及时采取降温或者保温措施来使内外温度达到一致,避免因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在外界温度升高时,要及时采取科学的散热方式降低混凝土的表面温度,避免混凝土表面因温度过高而产生裂缝。保湿操作也需要加强控制和管理,尤其是要设置合理的保湿时间能显著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大幅减少混凝土裂缝问题的产生。
        结语:混凝土工程裂缝是工程中是常见的问题之一,对整个工程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对混凝土工程裂缝的治理显得尤为重要。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过程采用的措施不恰当,导致混凝土工程出现裂缝质量降低。因此要加大混凝土浇筑过程的监管力度、改善结构设计、混凝土材料配制设置、对成型的混凝土加强养护、对现存裂缝进行修补等,使整体工程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程海春.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8):175.
        [2]王磊.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4):247.
        [3]罗永新.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智能城市,2019,5(17):158-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