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5E”康复模式在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12月风湿免疫科符合纳入标准的94例类风湿关节炎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失访7例,资料不完整7例,最终调查对象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用常传统康复模式管理;实验组(n=40)在传统康复模式管理的基础上采用“5E”康复模式对病人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 结果:实施“5E”康复模式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后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治疗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实施前( P <0.05 ),干预后3个月应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两组患者8个维度得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 结论:实施“5E”康复模式进行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利于患者身心康复,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5E”康复模式;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效果;依从性;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风湿免疫科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畸形等症状,经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符合RA的诊断标准[4],用DAS评分,将评分符合病情活动的患者,且排除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药物过敏者及不配合治疗及护理者,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中男19例,女61例,年龄34-74岁平均年龄(49.14±3.25)岁,病程6个月-16年,平均病程( 7.8±1.65 )年。
1.2 研究方法
采用组间对照的研究方法。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遵医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对照组采取传统康复模式管理,即住院期间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康复指导,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类风湿疾病基础知识、饮食、运动、口服用药指导、自我监测、自我管理、特殊情况应对等,采取发放书面材料、健康教育宣传栏、讲课、操作示范等方式进行教育,出院时对其进行效果评价。实验组组实施“5E”康复模式干预,包括鼓励、教育、锻炼、工作及评估,对病人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构建住院期间尤其出院后的类风湿关节炎“5E”康复模式干预,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
1.3 效果评价
(1)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评价标准[ 7 ]:显效:治疗后患者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功能及各实验室指标明显恢复;有效:治疗后患者关节肿痛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关节功能及各实验室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以上均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总有效 = 显效 + 有效。
(2)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类风湿疾病治疗依从性。患者出院3个月后,医护人员对其进行随访,从用药、饮食、功能锻炼三个方面评价其治疗依从性。
(3)比较患者干预前后采取不同护理干预3个月后,使用生活质量量表 (sF-36) 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得分越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3.0 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 )描述,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干预前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png)
由表2显示,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5%。(P<0.05),
2.3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显示,两组患者在干预前患者在治疗依从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实施干预后遵医行为比较,实验组在用药、饮食、功能锻炼、定期复查依从性较观察组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F-36量表的8个维度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量表的8个维度得分比较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量表的8个维度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 3 个月后SF-36量表的8个维度得分比较显示,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 (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RA 病程长,治疗难度大,且致残率高,长期的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多,预后差,加之患者自身负面情绪及疾病困扰,治疗依从性差。有研究表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8]。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认知水平,促进患者主动配合治疗,缓解临床症状。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对患者实施“5E”康复模式干预3个月后,应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两组患者8个维度得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观察组患者 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更利于患者身心康复。
综上所诉,“5E”康复模式提高患者对康复的认知程度,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认知水平,促进患者主动配合治疗,缓解临床症状,同时提高了病人的遵医行为,延缓或控制类风湿关节炎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病病人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 1 ] 梁燕芳.康复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
(22):5264-5265.
[ 2 ] 覃桂荣.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J ] . 护理学杂志,2012 , 27 ( 3 ): 89 91.
[ 3 ] 周小红.探究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J ] .
中国实用医药, 2017,12(8):147-149.
[ 4 ] 刘彦昱.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J].中国医学创新,2012,9(6):34-35.
[ 5 ] 王曙红.临床护理评价量表及应用[ M ] .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 111 115.
[ 6 ] 蔡桂兰,董静,赵素梅 “5E .”康复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 ] .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 , 11 ( 7 ):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