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公路交通网不断完善背景下,路桥工程建设受到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路桥工程建设因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而面临着更高的质量标准,如何借助新工艺技术来保障路桥施工质量,最大化发挥出路桥项目的作用与效益成为业内重点探究内容。通过预应力技术的有效应用,可实现路桥工程结构强度与稳定性的提升,为路桥工程使用年限的延长打下良好基础。本文针对预应力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析,以期为提升路桥施工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路桥施工;特点;应用;预应力技术
基建事业的发展促使路桥工程建设数量逐年增多,施工质量标准的提高使得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受到企业重视。为保障路桥工程建设质量并提升施工企业自身竞争力,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重视在路桥施工中实施预应力技术。在此背景下,预应力技术应用成为路桥工程建设核心要点,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工程进度、成本控制,进而发挥出路桥工程项目最大效用。对预应力技术应用的深入研究,对推动企业施工水平提升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一、预应力技术分析
作为工程施工中新型代表性技术,预应力技术应用可显著提升路桥工程抗渗、抗裂能力。其施工原理是以工程承受荷载力为依据,在工程建设中合理设置预应力,通过对结构刚度的提升来达到强化建筑承载能力的目的。针对预应力技术的具体应用,其特点表现为:(1)性能强化。在实际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通过严控预应力技术应用所需混凝土材料、钢材的强度质量,可实现对应力结构性能的大幅度提升,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强化路桥工程性能体现,达到延长使用年限的目的[1]。(2)耐久性强。路桥工程结构在投入使用阶段,随着运行时间延长,内外部因素的不断影响使得结构逐渐产生缺陷问题。而实施预应力技术后,路桥结构抗渗、抗裂能力得到强化,促使路桥工程在运行期间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程度降低,进而提升路桥工程耐久性。(3)承受能力强。桥梁工程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在充分考虑环境要求、建设要求等因素的前提下,可实现对路桥受力结构、体系的优化。如在建设多粱格宽桥项目工程时,结构主梁依托于预应力技术应用,其受力能力得到提升,继而提升桥梁使用性能与承受能力,最大化发挥出桥梁工程的效用。
二、预应力技术应用
(一)钢绞线选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现阶段应用于预应力的钢材种类不断增多,常用种类包括低松弛钢绞线、普通钢绞线、矫直回火钢丝等。而分析当前路桥工程施工,其中应用最为广泛普遍的钢材为低松弛钢绞线,主要是因为该类型钢材具有高实用性、低成本等优势。具体施工期间低松弛钢绞线应用十分便捷,在实施预应力技术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该钢材的性能特点,可有效提升结构质量与稳定性。另外,相较于其它类型钢材,低松弛钢绞线在经济、社会效益创造方面更为显著[2]。当然,具体施工中钢绞线的选用还需学综合考虑工程实际要求、工程条件等因素,以此依据明确工程建设所需钢绞线的具体伸长率、松散程度、集合参数以及表面状态等参数,确保钢绞线的应用充分符合工程施工要求。
(二)预应力锚具选用
分析当前路桥工程建设,具体包括后张法、先张法两种预应力形式的应用,而针对不同预应力形式所应用的锚具存在差异。针对后张法应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摩阻锚固、机械锚固两种锚具。不同锚具应用方式存在差异,且应用特点优势不同。例如路桥工程建设期间应用机械锚固,具体安装位置多为钢材端部[3]。此类锚具工作条件的形成需利用机械加工,主要应用于高锚旋强度粗钢筋与高集束性强钢丝,或者是在多根、单根钢绞线锚旋中进行合理应用。此类锚具应用有着极为简单的连接操作,在减少应力损失方面效果较为显著,仅需通过开展张扣、放松操作即可顺利开展预应力灌浆操作。而针对摩阻锚固应用,在路桥施工中应用范围较大,丰富的锚具类型促使此类锚具应用范围多于机械锚固。但是需注意,尽管摩阻锚固有着良好的锚固能力与吨位,并且穿索操作极为便捷,但是在预应力损失方面表现不佳,并且重复连接过程极为繁琐。鉴于此,路桥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需求、现场情况的分析合理选择预应力锚具,确保锚具的应用可以发挥出预应力技术最大的作用与功能。
(三)工程加固
除在路桥新建工程中应用预应力技术之外,旧路桥加固工程中同样适用预应力技术。通过预应力加固可实现对路桥工程承载力的提升,避免路桥受到加大荷载而出现缺陷与质量问题。现阶段路桥加固工程的开展,采取的加固形式包括结构性能改善与构件补强,以此提升路桥加固效果,在保障路桥功能作用发挥的同时,达到延长路桥使用年限的目的[4]。具体路桥加固施工中,大部分加固工程应用预应力技术的形式体现为体外预应力加固,采取合理加固措施来强化路桥受力体系与补强层。分析预应力加固步骤,需结合实际情况将预应力合理添加在构件上,以此提升构件的抵抗拉应力,路桥运行期间,有效降低承受荷载后形成的拉应变,提升路桥运行稳定性。
(四)碳纤维预应力应用
现阶段旧桥加固工程的施工,可通过对碳纤维预应力板、碳纤维预应力筋的应用来提升加固效果。依据工程实际情况的分析,综合应用碳纤维预应力筋、板两种形式,可保障旧桥加固效果达到预期要求。相较于传统钢结构的应用,碳纤维材料的应用其压强性质比显著优越于钢材料,作为新型科技材料,碳纤维材料在比模量参数方面表现显著,若比模量越高,意味着碳纤维结构强度越大并且自重越低。所以在旧桥加固工程施工中,若想进一步提升加固效果,可结合实际情况强化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5]。当然,碳纤维结构的应用并非无缺点,混凝土应变量问题会至直接影响到碳纤维结构的稳定性,若应变量过大极易导致结构发生破损问题。需依据工程实际情况,利用预应力技术处理碳纤维结构,提升碳纤维结构的初始拉应力,有效降低混凝土应变量所造成的影响。
三、注意事项
路桥工程施工中与预应力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保障工程建设质量达到目标要求,但是需注意,若预应力技术实施期间未有效处理预应力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不仅无法保障施工质量,亦会增大路桥施工难度[6]。例如针对波纹管堵塞问题处理,若施工期间某些因素影响而产生波纹管堵塞现象,会影响到钢绞线穿索顺利性,导致钢绞线伸长值与设计值之间呈现为较大偏差状态,造成施工资源的浪费。分析管道堵塞问题成因,包括施工单位为按照标准工序、流程规定开展施工作业,导致波纹管因外力因素而出现歪折问题,或者是振捣作业开展不到位,不规范的振捣流程导致波纹管发生断裂现象。若波纹管碎裂、歪折问题未得到及时解决,在后续施工作业中,水泥浆极有可能沿着缝隙缝隙渗透到波纹管中,进而引发管道堵塞问题。此外,波纹管材质问题也是导致管道堵塞主要因素之一。
鉴于此,需加大对此类问题的预防处理力度,严格开展质量检验工作,确保在安装作业前控制波纹管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与此同时,按照规定标准核查波纹管安装精准度,避免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因波纹管位置不准确而发生堵塞。另外,强化波纹管的密封、保护效果,避免施工期间因波纹管受到破坏而影响到整体工程施工。此外,施工人员需注重对温度应力的合理控制,采取科学措施控制施工内外环境的温度差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避免在浇筑作业期间因温度差过大而对波纹管造成破坏,确保整体防水工程施工质量。
结束语:
路桥工程建设效果与预应力技术应用之间存在直接联系,通过合理且有效的实施预应力技术,可保障路桥施工成本、质量达到目标要求。对此,企业需提高对预应力技术应用重视度,明确掌握预应力技术各要点,通过对预应力技术应用注意事项的掌握,保障预应力技术应用有效性,以此提升路桥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邢俊彦, 王军. 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分析[J]. 建材与装饰:中旬, 2013, 000(002):P.249-250.
[2]梁玮. 关于市政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分析[J]. 城市建筑, 2016(12):243-243.
[3]任家富. 预应力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创新应用分析[J]. 中国房地产业, 2015(Z2):70.
[4]朱怀宇, 于富生. 预应力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创新应用分析[J]. 信息记录材料, 2019, 020(004):58-59.
[5]李达. 预应力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方法[J]. 交通世界(运输车辆), 2018, 000(011):130-131.
[6]刘鹏. 市政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创新应用分析[J].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2015, 000(001):2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