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利用方式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4/1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陈肯
[导读]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摘要: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人们生活环境的美化和质量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也不断优化技术和方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中雨水收集利用方式在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呈现出巨大的应用优势。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雨水收集利用方式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情况,希望本文的简要分析能够为从业人员提供启示。
         关键词:雨水收集利用方式;城市园林;景观设计       
前言
         目前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就要着重考虑到水资源节约等相关方面的问题,由此切实有效的采取雨水收集利用方式,使其有效融合园林景观设计各个环节,确保两者优势互补,这样能够呈现出更好的效益,在确保水资源短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的同时,也能够呈现出更加良好的园林景观效果,为城市的美化和绿化工作做出极大贡献。据此,本文重点探讨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雨水收集利用方式的可行性以及具体的实施策略等内容。
一、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对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实践中来看,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对于水资源利用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首先,很多城市居住区的水池等相关的小型水景观大多数都长期处于无水的状态,这使得景观水景没有真正意义上发挥作用。其次,园林绿化带多数由人工取自来水浇灌,由于设备及成本的原因,无法采用循环水再利用的方式取代;第三,当前城市地下水资源污染、流失严重,污染原因:工业“三废”的不合理排放、农田污灌和化肥、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矿山开采以及其他人为的污染等等都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流失原因:城市人口增长过快,需水量大大增加,长时间超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渭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使地下水资源污染、流失程度日益加剧。此类问题普遍存在,其根源是对于水资源缺乏切实有效的利用。而当前水体资源量十分有限,土地开发需求量进一步增大,城市规划中并没有着重关注小型河流的功效,在这样的情况下,使得城市的水体资源量进一步降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地下水资源开发过度,导致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开采难度进一步增大,由此导致地表水质持续恶化。而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大多数水景、绿化浇灌由自来水供给,对水资源并没有重复利用,也没有对相关的节水策略和二次利用措施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由此使得水资源浪费问题日益严重。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进一步有效采取雨水收集利用方式,以此更有效的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
二、当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雨水收集利用方式的可行性
          在城市的园林景观中,通常情况下绿地面积比较大的园林景观中大多采取自来水灌溉的方式,水源大多来自于地下水或者河流,这样导致园林景观维护成本进一步增加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严重浪费水资源。结合这样的情况,有效采取雨水收集利用方式,这样能够呈现出更为显著的应用优势,从根本上有效符合园林景观的露天生长方式,使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充分提升。更高效的服务于城市化发展。
三、雨水收集利用方式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1.建设蓄水系统,有效形成海绵效应。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大多数时候都结合具体情况设计相对应的人工湖,人工河等相关区域,这些区域是特别显著的人造水体景观,而此类景观可以打造成为雨水的储蓄区域,像海绵吸水一样储存进来,有针对性的对于相关河道进行改造,充分引流雨水,以此从根本上有效满足园林植被的灌溉需求。从实践中来看,如果园林景观的占地面积比较有限,可以有针对性的利用地下蓄水池的方法通过水流管道对于雨水进行更有效的引流和储蓄,并且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更好的利用和浇灌,有效构建城市雨水蓄水系统,以此使雨水资源得到更有效的收集和充分利用。例如,北京植物园就是通过此类人工湖的方式针对雨水进行有效收集,然后再进一步引流到西山和樱桃沟等地点,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蓄水系统,以此使雨水收集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2.使土壤的蓄水量得到更有效的增加。


         大多数时候,可以在城市建筑顶部安装相对应的导水节流管道装置,通过这种设施进行雨水的引流。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大人工河道的弯曲程度,或者在城市绿化带上建设临时性的蓄水池,以此充分保证土壤中雨水能够在土壤中进行下渗,下渗到居民楼前或者导入两旁的绿化带中,通过这种方法实现雨水的储存,在最大程度上有效降低雨水的流失量,使土壤的蓄水量得到进一步的增加,从而使雨水利用效率大幅度提升。
         3.确保居住区园林景观得到有效改善。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着重强调景观的设计手法和观赏性,同时更要关注其基本功能。在针对雨水收集利用方式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在建筑物的屋顶透水铺装和景观设计充分结合,使建筑屋面铺装材料当作透水材料,屋面雨水可通过透水铺装材料进入排蓄水层,然后雨水满足收集利用系统后再进入屋面排水系统,最终进入收集利用系统的雨水可再次作为屋面绿化灌溉的水源,在屋面基本功能得到保证的同时,也控制了雨季的蓄水量,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有效体现,有效采取自然开放式的排水系统确保景观经济性,适用性和观赏性得到全面提升。
         4.市政园林景观设计中采取下沉式绿地的雨水收集利用方式。
         在市政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采取下沉式绿地的方式,这也是海绵城市主推的做法。指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具体做法为:绿地较铺装路面下凹150mm,届时部分路面及周边绿地雨水先汇入下凹绿地,多余雨水经绿地上雨水口溢流排入市政雨水管网,从而起到很好的调蓄作用,并可净化径流雨水。另一种市政园林采用的雨水收集利用做法—植草沟,植草沟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可用于衔接其他各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除转输型植草沟外,还包括渗透型的干式植草沟及常有水的湿式植草沟,可分别提高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控制效果。适用于建筑与小区内道路、广场、停车场等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城市道路及城市绿地等区域。植草沟建造费用较低,施工难度小,与绿地环境相协调。但需要定期维护,以便保持水流通道畅通。
         5.公共空间采取雨水收集利用方式。
         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一般占地面积比较大,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可以使雨水调蓄功能得到充分增强,在更大程度上降低雨水过多或者洪涝灾害出现的可能性。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可以有效利用层次感更强的景观设计方法,把绿地内部滞留的雨水进行引流,向空间内的洼地区域进行引导,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运用滞留足够的水量对植物进行浇灌,这样能够进一步有效增强城市雨水调蓄功能。特别是针对周围绿地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采取波浪形态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进行园林绿化,可以进一步确保雨水滞留的效果得到充分的实现。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着重看出,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有效应用雨水收集利用方法,能够呈现出十分显著的应用效益。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效构建蓄水系统,增加土壤蓄水量等相关方法,结合不同景观特征,使雨水得以有效收集和应用,并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园林景观的设计水平,以此使我国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呈现更显著的效益,对水资源也能够实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参考文献
[1]付尧涵.雨水收集利用方法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以北京大兴生药基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公用工程设计,2013(D)
[2]陈小华冰景社区的雨水收集与综合利用设计[J]水资源保护,2013.9(9)
[3]    赵银辉.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雨水收集利用方式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5):29
[4]    刘昆.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雨水收集利用方式的探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5):556.
[5]    王连青.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雨水收集利用方式的探讨[J]. 中国科技投资,2016,(3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