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4/1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期   作者:郭晓燕
[导读] 环境监测是环保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和有力支撑,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线
        摘要:环境监测是环保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和有力支撑,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线。监测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质量、环境执法的公正性,以及环境决策的科学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保证监测数据满足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精密性和准确性要求的重要方法,是科学管理实验室的有效措施。高效的质量管理,可以大大提高数据的质量,使环境监测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只有取得符合质量要求的监测结果,才能正确地指导人们认识环境、评价环境、管理环境、治理环境的行动,才能使环境监测行之有效。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一、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的现存问题
        1.1监测站得不到重视
        主要可以从两大方面进行分析:①监测站主观方面分析;国家对监测站投入资金不足,造成经费短缺现象。众多站点的正常工作,都需要依赖国家资金的补贴,没有多余的经济来对监测站中的基础条件进行改善,实现监测产品的更新换代。②客观上分析,环保部门又是分为监测站和监理站两种类型,二者之间的最大差别在于监理站可能够为环保部门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但是监测站日常的开支都需要环保部门进行报销。这样的状态下,监测站不会得到环保局的重视,使得监测站的发展逐渐落后、甚至停滞不前。监测基础设备和资源较差,无法为我国环境质量管理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1.2环境监测数据不真实
        现阶段我国政府把各个区域的环境质量放入当地的各项业绩考核中去。成为地方政府发展质量、经济状况、节能绿化的重要指标。因此,政府各级环保部门都开始对环保工作加以重视并提高资金的投入力度。但是这种政策却快速产生一系列负面反应,其中主要的问题就是环境监测数据的不真实。为了提高本地的政绩,许多环保部门私自编造监测的数据,使监测站的功能丧失。编造的数据最终会传到政府部门,严重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发展策略。监测站的责任就是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记下不同时间的检测数据。数据真实、可信程度对其本身并没有特别的意义,换句话说就是,从监测站得到的数据具有非常高真实性。
        1.3法律制度发展较慢
        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需要一定的法律规定作为基础保障。截止到今天,我国政府环保机构已经颁布了对应的法律规定,对环境监测的整体流程作出要求、个人职责和工作范围都进行明确的规范,依靠法律的规定,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会更高。不仅如此,区域性监测站同样详细地对以下内容做出了规定:大气监测质量标准、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方案、监测站员工技术培训要求、样品收集和转移、仪器设备规范性维护和保养、数据真实性检验等内容,这些内容都快速地推动了我国监测部门的发展。但是,因为现阶段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创新速度较快,监测设备的更新换代频繁,而且监测的内容与领域逐渐增多,管理制度的完善速度明显会落后与新进技术的发展,所以会造成规定与管理内容和现阶段技术应用内容不符合,就会出现发展内容得不到相应法律规范的现象,从而无法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

        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改进对策
        2.1提升质量管理意识
        ①管理人员要具备明确的质量管理意识,转变管理思想,发挥出管理者的职能,全面支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明确监测与质量管理的工作内容,就可以明确工作涉及到的环节、所需设备与相关资源,管理者要发挥出领导职能,保证每一个环节配备齐全,将质量管理工作纳入其中,有效协助环境监测。②要健全所有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使其能够按照要求开展工作。

由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涉及到的环节众多,对监测数据的提取、搜集、整理和分析等工作需要极强的专业性,这就需要全体监测人员具备高度责任感,相互配合与协调,做好每一项工作,使数据更加可靠、准确,提高环境监测质量。③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机构,在机构中配备专门的负责人。负责人要了解质量管理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对环境监测领域内容知识熟练掌握。相关部门要对质量管理人员开展专门培训,使其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理念,掌握质量管理技能,能够有效配合环境监测工作,为相关决策提供技术保障。
        2.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①要结合当下工作需求与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名工作人员的职责。②明确规定工作内容,制定管理细则,完善工作流程,规范工作程序,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③将定量考核与质量检查工作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质量管理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与质量管理意识。④对每一个监测业务领域内的质量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使其能够有极强的针对性,加大监督力度,改变制度不均衡的问题;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提高监测水平,实现自动监测。⑤健全考核与评价体系,使评价与考核更加规范,全面,客观。结合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考核,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得到合理评价。
        2.3促进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完善监督机制要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保障其正常运行,再构建全面的监督机制加强检查力度,可以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水平更上一层楼。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包含全过程环境监测内容,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实际上就是明确每一名人员的职责,使其能够在这一体系中不断加强质量管理意识,做好自我监督,保证工作有序开展。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下,要充分发挥出人员与设备的优势,确保专人专责,提高设备技术水平,结合先进的监测技术开展工作,提高监测质量。明确环境监测制度与管理制度,使全体人员能够按照制度开展工作。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使监测站的管理水平与业务水平均可得到提高。环境监测离不开人的操作,更需要强大的技术保证,因此,完善监督机制可以保证工作人员严格遵循制度开展监测等一系列工作。在监督机制中主要包括质量监督制度、质量管理考核与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开展质量巡查、同步监测、实验室比对、质控考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检查等多种形式的质量监督活动,确保监督机制更加完善,更有执行力。
       
        三、结束语
        为了准确的分析环境数据和发展趋势,以及制定正确的环境保护方案,必须重视和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在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过程中,除了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前期准备工作、设备调试和设备保管维护、设备现场操作规范等工作的管理,还要注重操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的培养,不断培养出道德素质高、具有自觉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不断落实现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才能保证更有效的环境保护和防护措施的快速、准确的制定,维持社会环境稳定、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泽萍.环境监测工作中的质量保证分析[J].天津科技,2011,2.
        [2]亓学红,朱颜苹.现阶段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之我见[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5.
        [3]梁正华,温珠花.基层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分析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J].科技风,2018(31):128.
        [4]李平.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环境与发展,2018,30(09):14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