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集约式寺庙:以鳌江植德寺为例

发表时间:2020/4/1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期   作者: 董运嘉
[导读] 城市建筑真正的创新领域不在于创造柏拉图式的实体,而在于设计可操作的策略以应对多样而重叠的力量,
        摘要:本文以当代建筑发展新趋势为依据,从集群建筑角度探讨仿古建筑的新形式。
       
        关键字:集群建筑,集约式,仿古建筑
       
        城市建筑真正的创新领域不在于创造柏拉图式的实体,而在于设计可操作的策略以应对多样而重叠的力量,这些力量源于高度复杂且完全不确定的“集群形态”(Collective form),这种方式设计出灵活的关联式系统框架,在这些框架中,各种活动、事件和项目能够有机的自我演绎。[ [美]梅恩著:《复合城市行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7页。]                                                   
                                                        ——汤姆·梅恩


一、集群建筑与时代需要
   
         当下建筑,单一功能开始丧失,同一建筑内可以满足多种功能。一栋建筑的底层是商业,而上层是办公或居住,是最基本的两重复合形态。当建筑越大楼层越高,使用功能的叠加就越明显。商业、办公、居住、展览、影院、娱乐等多种功能都能在同一建筑大厦内找到。同时,因为房屋的出租和房产的变更,也会在原有的功能中不断地进行变化。这是人口日益增多,社会资源消耗,大众的需求多样化在建筑使用中产生的一种反映。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中的设计需要,日本建筑师槙文彦在《集群形态研究》中提出了三种模式:第一,如果从建筑设计的历史角度观看,长久以来的建造方式便是组合形式;第二,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无穷的欲望促进了巨构形式的兴起;但是,对于槙文彦来说,群形式才是他在研究中所关注的并致力于运用到设计中的设计手段。这也是第三种模式。
       
        面对城市土地的日益稀少,建造高层建筑的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为了应对城市周期性的衰败,同时连接城市的社会性、时间性和空间性,创造出一种高密度的褶状空间,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空间秩序。
       
        之后,美国建筑师汤姆·梅恩在《复合城市行为》中,发展了槙文彦的集群形态。他关注现实的复杂性和复合性,将设计模型的要素扩大,纳入人类行为模式,产生组合城市主义。他将建筑与城市完美结合,设计领域和区域不断壮大,土地形态、水形态、建筑形态、项目以及基础设施无所不包,最终,建设项目走向以分裂性质和多样化的未来为特点的开放式关系发展。汤姆·梅恩将槙文彦的集群形态从“行”进化为复合形态的“行为”,得益于复杂和无法预测的当代生活,以及新的、更为多样化的设计技术。
       
二、“集约”与“建筑”的关系
       
         现在我们回到简单的设计要求中来,面对一块红线范围内的建筑用地,如何将集群思想融入有限的场地?它与城市的连接只在方寸之间,我们没有再大的权利去拓展空间,但是我们可以去利用它的时间性与社会性,将社会的发展要素融入设计,包括了经济与技术。我们命名为集约型建筑,它同样需要满足场所的特点和时间的流动,将功能的集合在一张有限的网内。
         
         何为“集约”?通俗地表述,就是通过技术进步和改善管理,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效益来实现经济增长,它要求在人力资源利用上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物质资源利用上不断降低物耗水平,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在财力资源利用上不断提高投资收益率和资金使用效果。在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上,与粗放式模式相比,集约化发展最主要的特点是要素组合的集结、协调和优化,粗放式组合是“外延扩张”,集约化组合则是以提高效率和效益为要求的“内涵增长”。 也就是说,在集约建筑的概念下,我们区别于集群理念的是在同时拥有集群形态下,突出建筑物生产过程中建设要素的整合,和建设效益的提高。
         
三、从技术角度来看集约型寺庙
         
         伴随着乡镇城市化,许多城市周边的小寺庙为了适应发展需要或拆毁、或迁移。本案涉及的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植徳寺,就是在城市发展背景下的一个例子。
         
         中国寺庙建筑有意将内外空间模糊化,讲究室内室外空间的相互转化,这样的空间感受需要得到保留。然而寺庙也拥有更多的社会性要求,除了原有的讲经说法和领众修行,寺庙的管理层与建设层的配备,居士以及朝拜者的饮食与住宿,志愿者的生活与管理,逐渐将寺庙功能变的复杂。从这里面,我们看到了集群形态的身影。
         
         植德寺搬迁后的场地,出现了无法按照传统寺庙设计的局面。场地的缩小使建筑的衍生方式由平面化转向立体化。得益于建筑设计手段的发展、技术设备的更替以及建筑形态的日益成熟,让我们能够尝试将寺庙安置于集约化的设计模式下,将空间性与时间性在集约型寺庙中得到满足。

四、分析植德寺方案设计

         蓝田,位于浙江平阳鳌江镇雁门社区,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2017年,蓝田村改列为昆鳌城中村改造重点项目。鳌江镇蓝田村陈刚植徳寺原本是一个私塾学堂,由元延祐年间陈刚在慕贤西乡腊田创办,现今改堂为寺。不久我院便接到设计邀请,为植徳寺搬迁进行方案及施工设计。
         
         在方案设计过程中,植德寺众尼提出了需要在寺庙中满足多种功能的要求,然而面对规划部门提供的建筑用地面积,两者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其中,原本在寺庙建筑组合中分别存在的大雄宝殿、韦陀殿、禅堂、僧寮及食堂等多种单体建筑功能,现在不得不集中组合到一个单一的建筑内部。
       
        本建筑在多次与甲方探讨协商下,将所需功能设定为以下几点:大雄宝殿、韦陀殿、禅堂、僧寮及食堂这五个主要功能和藏经阁、洗衣房、卫生间及库房等一些附属功能。我们首先尝试把这些功能按照传统寺庙的布置方式进行排列,所需的建筑用地通常是相当大,所有主要的殿堂需要在轴线中不断的向后延伸,同时两边需要有厢房进行围合成一个个庭院空间。这样的建筑空间形式就导致了用地面积的无限扩大。
       
        但是在这次设计的方案中,规划部门所提供的建筑用地远远小于一般寺庙所需的用地面积。为了使方案满足规划条件,同时将建筑控制在24米以下的高度,采用布置五层平面并通过坡屋顶附设阁楼的多层建筑方案。分别将大餐厅布置在一层,韦陀殿和大雄宝殿布置在二层,并且大雄宝殿通高三层,第五层为禅堂,上方阁楼用作藏经阁。同时将僧寮从一层至四层布置在左右两侧厢房的位置。除了在功能上的布置,建筑的设备也在集约式的设计思路中发挥了作用。比如利用了空气能热水系统,满足整个建筑内部厨房与卫生间的热水供应。
       
        通过两种模式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这栋集约型寺庙更类似于一栋以寺庙功能为主的小型巨构。“复合”主要表现在人员结构的复合,比如比丘尼、居士和朝圣者这三类主要人群;功能的复合,比如修行、餐饮、居住,以及普通朝圣者的朝拜;建筑技术的复合,比如供热供水系统的配备。“集约”主要表现在功能种类及配置比例的调整、寺庙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空间结构的优化。
       
       
       
五、设计与体验

         在植德寺方案中,我们采用框架混凝土结构,覆盖瓦屋面的混合形式,建筑风格仿唐。建筑入口部分是单坡屋檐的高耸门框,采用三个入口设计类比传统山门建筑。主轴上的入口直达二层韦陀殿,继续往内院走经过五层台阶步入大雄宝殿。侧边两个入口通往一层的大餐厅,两边厢房设置午休间、厨房和小餐厅等配套用房。大餐厅背后直达室外,可作为后勤出入口。
         
         建筑在入口处对行人进行分流,而又通过两边厢房的楼梯进行联通,两处楼梯均可通往上层。不仅如此,二层的大雄宝殿背后设置了走道并增加美人靠,三层在韦陀殿上方同样设置屋顶通道。这样的设计将整个建筑内部人行流线增加了无数的可能,行为的不确定性会带来对空间利用的多变性,而行为的产生依赖时间的流动。

结语:
       
    从植德寺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因为社会对于用地的集约化导致了寺庙建筑在功能空间、技术设备和经济资源三方面的集约化。寺庙建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到了更新,不论这样的形式是否能够创造出新的寺庙形式,只要建筑在这一刻获得了生命力,就足以证明我们的探索找到了一个可能的方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