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0/4/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期   作者:闫鹏娟 刘俊萍
[导读] 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变化,初中学校教育目标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培养学生反思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摘要: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变化,初中学校教育目标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培养学生反思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基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研究
引言
        反思能力的培养既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以后的成长与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优化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内容引入数学问题,加强反思训练,引发学生思考与反思,培养学生反思意识,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与探究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写反思日记,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从而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
1初中数学教学解题后进行反思的重要意义
        1.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当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没有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课上学习的过程中主要依靠教师的讲解,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在当下的教学中,部分学生只重视新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对日常学习和解题过程的反思,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经常会受到常见题型的影响[1]。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学生养成惰性心理,这样当学生独自面对问题的时候,其往往不知道该怎么解,也就会出现错题。
        1.2有利于提升学生理解与认知能力
        反思是一个心理活动过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解题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解题获取知识学习经验,在错题中寻找学习方法与逻辑,反思错误根源并提出改进措施,进而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提升自身理解与运用能力。数学最大的特点便是较为抽象,教师教学中通常会运用各种办法将教学内容尽量具体化。如此,一定程度上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但最重要的是,教师需将反思融入教学各个环节中,帮助学生更熟练地运用知识,提升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与认知水平。
        1.3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要求非常高的学科,但是部分学生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往往会通过惯用的逻辑去面对所有的问题,这样必然会导致学生出现错题。除此之外,在当下的教学中,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反思能力,导致其受到之前学习内容的影响。比如,当学到圆的面积相关内容时,很多学生都会下意识地认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3.14R2,但是初中学到的新知识是πR2,这时候很多学生都会以为3.14就是圆周率,这主要就是学生对当下数学学习环境缺乏反思意识导致的。
2初中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整体教育理念开始发生转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着学生反思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学体系的不健全,以及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培养。一些教师缺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意识,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极大地约束了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对于初中数学的厌烦感、畏惧感越发明显,不利于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3初中数学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
        3.1建立新型示范教学模式
        在当下的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无法将反思教学法与日常教学融合在一起,尤其是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是为学生布置反思自身出现错题原因的任务,而在课堂教学中没有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反思,导致学生忽视了反思教学法的重要性。数学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留出特定的时间进行反思,通过新型的示范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2教学中的反思能力培养
        教学过程是培养反思能力的重要过程。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把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并带着这些问题在教学中进行反思,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对预习中的问题的自行解决。其次,教师要在课堂中积极地为学生创建反思氛围,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探究思维,逐渐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另外,在教学中还要重视对学生举一反三思维的培养,既要通过一个知识点对另一个知识点进行反思,也要具有能够通过自己的错误来对正确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反思的能力。最后,在教学中要重视举例。通过举例说明,进一步促进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反思能力,教师要注重身边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从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来完成对反思能力的培养。
        3.3引导学生预习提纲,养成反思习惯
        作为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活动,预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与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水平。预习不是浏览课本,不是阅读教材上的文字,而是从教材知识中发现及提出相应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预习提纲,结合提纲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促使学生形成反思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预习教学内容,在学生预习完成之后,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教学内容,思考教学内容中主要涉及哪些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中主要涉及哪些公式与定理,并能够结合教学内容解答例题等。通过这些反思训练,促使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比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预习之后,向学生提问:“一元二次方程是什么?一般形式怎么表示?”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通过x2=2,x=?等简单的问题,逐渐引入反思问题:“当二次项系数不为1时,如何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引发学生反思。在这种教学引导下,学生能够了解与反思自身的预习情况,能够有效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3.4利用错题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通过进行错题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当学生出现错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错题记录下来,并尝试改正自己存在的问题。学生可以在错题本上画出与错题有关的思维导图,这样以后学生在遇到类似题目时都会有较深的记忆。
结束语
        当前教育环境下,注重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主张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作为教育改革主要内容之一,并已经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打下基础。而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以及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需完善自身教学方式,从教学各个环节中强化学生反思能力,通过不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数学能力,为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梁剑宇.培养初中学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1):56+58.
[2]王新.初中数学学生归纳与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0):50.
[3]甘述鸿,关秀花.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138-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