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教育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基础阶段,不仅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也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中,小学数学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课程,并且在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都会接触和学习的科目。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学生应充分的掌握数学知识,为今后长时间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主要分析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几点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数学作业设计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学生通过作业, 可以起到复习知识及巩固知识的目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 小学数学教学出现了许多变化, 教学方法上需要教师花更多的精力去研究,作业设计上需要教师精心设计. 然而, 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一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认真解决,一些教师比较依赖教材,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而习题难易程度不恰当,对习题设计缺乏认识,未在作业设计上多下点工夫,喜欢让学生 搞 题海战术,明显加重了学生数学课程学习的负担,严重制约了数学学习之灵活性, 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应该积极改变过去的作业观,注重学生的个性及智力发展,用心设计数学作业,让作业富有趣味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讲究作业设计的综合性,发挥作业的特殊作用,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争做作业的主人, 切实提升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大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及数学应用技能.
一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
认真检查影响制约小学数学作业的问题和原因,采取对症下药的策略。 经过调查认真分析我们发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一个中心为原则,独自霸占讲堂,使学生缺少自主发言的途径和机会, 学生极大地缺少主观能动性。 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的发现和纠正,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的过于局限。 在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时, 教师给学生留有难度较大的课后作业, 这样不仅仅需要占用学生大量的业余时间, 而且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若遇到难点还会占用大量的精力与实践来解决问题, 最后的结果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 教师在给学生留小学数学的作业时要注意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而定,不能一味地要求数量和难度,采取适合学生口味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从作业中感到愉悦和快乐,并从中学以致用, 在作业中加入游戏的元素, 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在游戏中独立完成作业。 然而在游戏化作业中弊端也比较明显,学生很容易沉迷到游戏当中去,使游戏化作业偏离了教学的初衷。 所以教师在设计游戏化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游戏的内容形式,做到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而不可因为游戏而影响作业。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改进策略
(一)作业设计应具有趣味性
小学生对于新奇有趣的事物有着天然的喜爱感,好玩好动是其心理与生理的基本特征。 因此教师在 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应当多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为之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例如,在学习“ 10以内的加减法”之后,教师可以利用糖果、水果等学生喜欢的物品作为加减的对象,提升学生做作业的热情,并建立起数学与生活的初步联系。 又如,在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计量单位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从生活中随机选取物品进行测量,并思考不同长度的物品要采用哪个单位更为合适,从而让学生对这四个单位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作业设计应备对比性
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容易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即认为当天课堂所学的是什么内容,则作业就会布置相关的内容。 如今天学了乘法,则所有的题目都是运用乘法来进行计算;若是当天学了除法,则所有的题目都是运用除法来进行计算。
甚至部分学生因此投机取巧,对作业题目不加思考就直接做出来。 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要注意作业的对比性,既要有新旧知识的对比,又要有相关知识的对比,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题目之间存在的异同点,并进行分析和判断,进而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作业设计应体现层次性
同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其学习能力与知识储备的不同,使得其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存在着很大差别。 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这种差异性更是明显。 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注意作业的层次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数学作业,让优等生能够“ 吃得好”,让中等生能够“ 吃得饱”,让学困生能够“ 吃得了”,从而真正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多层次的作业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根据课堂所学知识,设置简单、中等、困难三个层次的作业内容,学生可根据自 身的学习能力进行选择; 2.针对一个题目设置多个问题,问题的难度逐渐递增;
3.将题目划分为基础题、应用题以及开放题三类,基础题与应用题所有学生都要做,开放题则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四)作业设计应具有实践性
在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将学生生活中的相关数学现象与数学经验进行总结与升华,从而有效提升数学作业的实践性与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克与千克》时,在给学生介绍了量词克与千克的含义与换算关系之后,就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个作业:思考物 品“ 大小”与“ 重量”之 间的关系。学生们普遍认为“ 越大的物品肯定越重”,此时教师可以拿出事前准备好的500克的石头与50克的棉花,并让学生上台体验,让学生明白大小与重量之间其实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进而有效拓宽了学生的事业与思路,并实现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
(五)作业设计应呈现探究性
小学数学作业不应当只是一成不变的书面作业,而应当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和探究 性。只要将数学学 科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对未知或已知的数学现象进行探索和求解,进而应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就能够有效提升数学作业的趣味性,并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的显著提升。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设计轴对称图形,内容、材料、形式皆不做限制,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六)作业设计应注重质与量的结合
小学生的注意集中时间比较有限,因而要根据其注意力特点来合理安排作业量。 通常而言,小学数 学 作业的时长应基本控制在三十分钟以内,以免作业量过大使得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或者过多地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 同时,在量既定的基础上,要注重对作业“ 质”的提升,作业的设计应当合理分布重点与难点,让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的前提下实现能力的提升。
4 结语
小数数学在小学教育中比较具有抽象性, 大部分的学生对数学的学习都产生抵触心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来讲,应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优化教学途径与方法,设计符合当今学生发展状态的数学作业。 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 李彦,文春蓉.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0):46-49.
[2] 黄淑英.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35).
[3] 娄芳 琼.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教育,2016(2):00023-0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