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陈平君

发表时间:2020/4/1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期   作者:陈平君
[导读]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新兴行业,越来越得到关注
        摘要: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新兴行业,越来越得到关注。而且装配式建筑具备施工工期短,节能环保的优点。但是目前,我国的装配式技术由于起步较晚,技术还不成熟,在生产安装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装配式建筑物的深入研究,突破传统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充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达到建筑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对策
0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其中所涉及到的学科与类别广泛,每项工程均需要多种施工方式进行配合,且工程量大,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技术去完成。装配式建筑相较于传统建筑工程施工来说,有着相对更优秀的建筑施工优势,因此其在建筑施工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建筑企业应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进行不断研究和优化,促使其在建筑领域当中发挥稳定优势。由于我国装配式建筑出现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许多施工单位缺乏相应的经验,技术不完善,管理经验不足,造成了许多工程质量问题。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 因此,已经提倡这种节能的建筑方法,即装配式建筑。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它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采取正确的措施,打破传统的束缚,发展装配式建筑技术,使中国的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 目前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的发展情况
        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模式将朝着装配式建筑模式不断发展。尽管近年来我国的重点一直放在装配式建筑技术上,但中国和发达国家仍然无法比拟,特别是在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一些无法避免的环节陷入到瓶颈,例如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信息化管理、大型预制件的运输问题等。首先,在施工设计管理方面,没有统一的设计规范和标准,建筑单位的设计要求也不尽相同。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实时发现,仅设计阶段就需要很长的周期。然后就是构配件的生产问题,生产管理在装配式建筑过程中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很多地方仍在使用书面管理形式,而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因此,效率十分低下,而且经常发生信息管理错误等问题。同时,在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不同部门和单位需要协同工作,但是,实际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往往不太理想,造成了管理困难。这是导致施工速度和进度缓慢的因素,并且不能保证施工质量。
2 传统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设计管理问题
        在传统现浇混凝土建筑中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暖通空调等专业是相对独立的设计单位,当施工单位项目现场发现问题时,它会向监理报告,然后监理反馈给甲方。甲方再联系原设计单位或相同资质的设计单位来对发现的问题分析研究,深化设计。此过程消耗大量的时间,往往会造成项目工期的延误。传统建筑设计的侧重点一般在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而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设计管理则侧重于早期阶段,把建筑构件的分离和组装、转运和堆放、吊装拼接、后期维护等因素综合考虑[1]。

2.2 构件生产安装问题
        通常,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往往是影响建筑的质量、安全性和施工效率的关键因素。现阶段,预制构件的生产加工管理还没有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和体系。因此,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企业的管理运用体系往往较为落后,同时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装配式建筑在安装过程中,往往也比传统建筑施工更具有危险性。例如,装配式建筑构件结构体积质量通常较大,这往往加大了安装的难度,同时在构件安装吊装环节还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如果构件重量超过一定规模还需要组织专家进行专项施工方案的论证和审查,这些无形中增加了施工的周期和难度。
2.3 项目现场施工管理问题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通常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思维模式。管理人员要对新技术、施工的部署和构件的安装质量进行把控。目前装配式建筑普及率不高,因此具备经验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较少。在装配式建筑物施工现场中,有许多构件。由于大多数构件部件又大又重,如果管理不善往往会造成现场秩序的混乱。

因此,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有针对性的管理,可以使施工井井有条的进行,进而保证了工期。
2.4 信息化管理问题
        当前,中国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效率较为落后,与其他项目参与方的信息共享不畅,构件的标准化有时候也没有达到要求。由于信息共享不及时,导致项目的工期的延误。特别对施工单位而言,项目的延期都会产生各种成本。为此,需要建立相应的数字虚拟化和信息共享平台。
3 加强装配式建筑管理的措施
3.1更新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传统落后的管理思想将牢牢地制约着管理者的创新性思维。这种管理思想对装配式建筑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带来很多限制,应当予以摒弃。对于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的主要负责人来说,认识到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是整个项目实施工程中的重中之重,这显得至关重要。管理人员需要做到明确管理过程,对于一些常见问题需要及时找出应对方法,最重要的是落实履行职责,加强对他人的监督,同时做到自我监督。不仅要确保他们丝毫不违反管理制度,而且要及时制止对他人的违规行为进行制约,以防止同类情况再次发生。只要做到这些,装配式建筑项目的管理工作将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管理工作也会更加高效[2]。
   3.2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提高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水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考虑到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受许多因素影响,在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往往涉及到一些列详细的内容。这么做的目的是使得管理人员在实施项目管理时更加有目的和计划,管理效率和质量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且可以真正实现项目管理目标。在我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一些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在装配式建筑项目的管理中,必须积极使用这些新方法,新技术和新设备,这可以促进参与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大大减少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可以及时处理质量和安全问题,有助于促进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3.2 标准化设计管理
        为了更好地应用和开发装配式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具备标准化的概念。预制构件的制造企业需要标准化生产。在特定的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对结构进行深入的设计,并以国际标准为参考,结合工程实践对钢筋布置,节点选择和混凝土材料配比的设计进行标准化。作为装配式建筑项目的管理人员,有必要加强设计过程的管理,确保其严格执行设计标准,并同时密切监督设计方案和技术方案的交底。
3.3 现场施工管理
        在管理施工现场中,首先要加强对相应的施工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使他们对装配式建筑及相关的施工技术有深刻的了解,并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作业标准进行施工。其次,必须严格监督预制部件的质量。从生产环节到成品零件的保护,必须安排专职人员进行质量跟踪监督。此外,有必要加强对现场施工行为和技术质量的监督,尤其要注意常见的质量问题,并确保构件装配是关键节点的连接质量,安装质量和后浇段施工质量通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积极引入EPC管理模式,以实现从招标阶段开始的项目质量控制。在进行施工阶段的现场管理时,管理人员还应注意建立专门的审批管理渠道,并采用更先进的管理方法以提高管理效率。作为项目总承包商和每个分包单位,管理负责人还必须积极阐明每个主体的管理职责,并提高对主体责任的认识,以全面管理装配式建筑的建设项目。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的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各种产业也在不断发展。 同时,我国的建筑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大力发展建筑业,逐渐成为发展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装配式建筑模式,已成为我国建筑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尚未成熟,技术方法仍然不完善,因此必须不断优化装配式建筑的工程管理。此外,我国还需要应制定一些类比较成熟的政策,大力支持装配式建筑行业的生产安装,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棋杭.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河南建材,2019(5):111-112.
[2]刘国剑.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筑施工与管理,2019(8):4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