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写作,既是语言输出的重要途径,又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随着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写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有所提升。同时,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工具,对于思维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将其应用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个体核心素养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思维导图;写作
目前,思维导图在词汇教学、阅读教学中应用广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基于此,探究思维导图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在英语写作中,没思路、没逻辑是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而思维导图在思维培养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讨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构建高效写作课堂提供有益指导。
一、确定写作立意,进行发散思维
写作是就运用语言表达自身看法,进行交流的一种手段,在写作过程中,要求学生语句通顺、语言合理、立意明确。初中写作主要包括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以及话题作文三大类。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教学,首先是帮助学生确定写作立意,找准关键词,而后围绕关键词进行发散思维,确定自己要详细描述的内容。例如在一篇介绍游玩景点的文章中,学生首先要确定自己想要的写景点。以“介绍故宫”为例,笔者带领学生确定中心词“故宫”,并提问:“当你向朋友介绍时,需要围绕哪几方面展开呢?”生:“景点的名称、位于哪里、历史背景······”根据学生的回答,笔者将二级关键词填入中心词汇。学生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是头脑风暴的过程,其围绕“故宫”进行发散思维,思考有关“故宫”的方方面面,从而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由此可见,思维导图的运用帮助学生在写作中开拓思路,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并且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应指导学生确定写作中心词,围绕中心词绘制思维导图,从而确保立意明确,避免写作跑题、中心不突出等情况的出现。
二、梳理写作结构,优化文章布局
逻辑问题是初中生在英语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之一。通过分析学生的作文可以发现“流水账”“东拼西凑”等是最常见的情况,这样的作文结构混乱、逻辑不通,严重影响了作文的质量。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有意识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思路、构建文章结构,从而优化文章布局,提高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例如在以“怎样与父母交谈”为主题的写作中,教师先引导学生确定中心词以及内容关键词。随后笔者组织小组讨论,要求学生思考哪些内容值得写,有得可写,哪些内容应该重点写,哪些内容可以简单写,同时还要思考每一部分内容应放在作文的什么位置,才能让人觉得逻辑清晰。通过交流、讨论,学生按顺序对思维导图进行优化调整,并标记出重点内容,具体如下:首先说明青少年与父母交流存在问题,阐述掌握有效沟通方法的重要性。其次进一步说明有哪些有利于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如家庭会议、书信等;最后呼吁青少年正确看待父母对自己关心,并积极与父母进行沟通。由此可见,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写作逻辑清晰,文章内容环环相扣,有效提高了作文的质量。
三、强化写作练习,构建知识体系
写作是培养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写作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词汇积累、语法掌握情况对写作质量具有直接影响,词汇匮乏、语法错误导致英语写作不理想,容易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应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教授学生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整理词汇、记录课堂笔记,通过巩固基础知识提升写作能力。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中,教师也应强化思维导图的应用。例如在以“介绍衣服”为主题说明文写作中,笔者将中心词定位“Our clothes”,而后让学生根据主题联想相关词语,如根据“颜色”“型号”等扩展写作可能运用到的词汇,并结合思维导图思考句型的应用,提高作文写作质量。再如在议论文写作练习中,学生可以结合论点、论据等要素绘制思维导图,这样能够确保其在写作过程中突出自身观点,进行有力论证。此外,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整理各种类型文章的写作要点,其实在看到题目或材料时,快速在脑海中回忆起相关知识点,从而进行内容搭建。由此可见,在日常练习中强化思维导图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为英语写作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初中生构建清晰地写作框架,让文章更具逻辑性、条理性,同时还有助于学生积累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有效提升写作能力。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必须做改变,一方面要满足人才培养需求,一方面要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广大一线英语教师应加大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应用策略的研究,使其思维导图教学效益最大化,提高写作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金磊. 思维导图驱动初中英语有效教学 ——以写作教学为例[J]. 基础教育论坛, 2019(37).
[2] 王连才. 运用思维导图,开创初中英语读写课教学新局面[J]. 中华少年, 2019(13):23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