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立足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英语自主学习策略,从优秀英文影片推荐,激发学生兴趣;利用单词记忆软件,提高学生词汇量;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推进自主预习和复习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英语;自主学习
区别于传统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实践、创造等方法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新课改实施以来,“学生中心”“终身学习”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已经成为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但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存在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不足等问题,尤其是在英语这门学科的教学中,由于是非母语语言学科,学生的学习对教师的依赖性更强。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在促进教师职能转变的同时也大大拓宽了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如何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提高学生在初中英语方面的自学能力,成为每位初中英语教师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优秀英文影片推荐,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自主学习是学生独立的、自发的学习,是教师指导和监督较少的一种学习方式。而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无论是学习态度、还是学习效率都与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息息相关,故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成为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自学模式的第一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能“化静为动”,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英文影片,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每到假期,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推荐适合学生观看的有趣的影片,如《The Shawshank Redemption》《Frozen》《Despicable Me》等,以此向学生渗透英语文化,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当然,在日常的听力能力训练中,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电影资源,如设置层次听力训练模式,第一次播放英语电影中对话的音频,第二遍播放相应的没有字幕的英文电影,第三次播放带有英文字幕的电影,并在三次播放完毕后分别让学生说出人物语句的意思。这样,利用优秀电影资源,教师不仅能锻炼学生听力,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为学生的高效自主学习打好基础。
二、利用单词记忆软件,提高学生词汇量。
词汇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是英语这座大厦的“砖块”。
在初中英语的自主学习中,单词既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种工具,也是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一部分,而且单词的学习本身就主要集中于课下,故提高学生单词的自主学习效率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点。信息技术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单词的工具。而利用这种工具,教师不仅能让学生高效地学习单词,还能提高学生单词的应用能力,在多个方面有效提高学生词汇量。
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百词斩”“极光单词”等单词学习软件,让学生利用其进行日常的单词学习。相比传统的单词册,这种单词学习软件不仅能向学生展示正确的读音,避免“哑巴英语”“土味英语”等情况的发生,还能根据科学的遗忘曲线为学生构建合适的学习策略。当然教师还可以利用与单词记忆软件配套的“爱阅读”等软件,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单词应用能力。这样,利用单词学习软件,教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词汇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推进自主预习和复习。
在自主学习这一模式中,课堂探究是教学活动的重点。但探究活动需要学生在课下做一定的准备和补充,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往往无法按时完成任务。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微课这一教学工具。利用微课这一教学手段,教师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预习和自主复习的效率,推进自主学习的发展。
例如在“?My hometown and my country”这一课,教师就可以利用“翼课网”等英语教学平台向学生布置微课和相应的预习作业。当然,在缺少移动终端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向学生发送微课。而相比传统的以课本为主要材料的预习方式,微课展示知识的过程更加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在课堂探究后,教师还可以使用移动终端向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并针对学生的正确率发送补偿性微课。这样,利用微课这一教学手段,教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自主预习和复习的能力,以此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综上所述,在现代,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师亟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的一种能力,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现实条件。而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则需要推荐优秀的英文影片激发学生兴趣;利用单词记忆软件提高学生词汇量;并利用微课推进自主预习和复习。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的时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不断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并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让其能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
参考文献:
[1]刘世荣.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105.
[2]王言芹.信息技术支持下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