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茁壮成长的时期,需要科学的体育教学,特别是在新课标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初中体育的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教师要摒弃以往的教学方法,以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开展游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掌握更多体育技巧,培养他们的体育精神,从而有效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体育;创新教学;教育理念;游戏教学;信息技术
受到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体育课堂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一直不受重视,甚至还会出现在临近考试体育课给其它文化课让课的现象,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此外,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也是问题之一,课堂比较枯燥,起不到锻炼学生身体的作用。鉴于此,体育教师要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大胆创新,在课堂中中引入游戏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讲解体育运动的技巧,播放一些视频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的学习中,从而有效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教师创新教育教学理念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体育教师首先要创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制定教学策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动向,围绕学生设计教学活动。在现代化的体育课堂中,教师要以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此为根据进行教学才能有效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以“篮球”运动为例,教师就要创新教育教学观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教学策略。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篮球是比较流行的一项运动项目,相信班级上也有不少同学喜欢这样运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打篮球,下面请大家开始学习吧。”我讲完之后开始教学,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进行练习,将动作要领告知学生之后,学生开始自主练习,我在一旁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我基本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创新应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授课,按照学生不同的爱好进行分组,分开教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致,从而有效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适当开展体育游戏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都比较贪玩好动,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严格管控学生,学生在体育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同样比较拘谨,这种反其道而行的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恶体育学习的心理。
针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可以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大胆创新,在体育课堂中开展游戏教学,既能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还能有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致,在寓教于乐的课堂中学习体育知识,增强身体素质,从而有效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以“跑步”运动为例,适当在体育课堂中引入体育游戏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致。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跑步是我们最为常见的运动之一,在正式开始今天的学习之前,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游戏名字叫作大鱼网,需要4-6名学生扮演“捕鱼人”,其他学生扮演“鱼”,在一定氛围内的“鱼塘”中活动,所有人都不能超出“鱼塘”的范围,我将规则告知学生后挑选出“捕鱼人”,准备就绪之后开始游戏。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奔跑能力和反应能力,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学习体育的乐趣。这样,通过在课堂中开展体育游戏活动,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致,有利于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
传统的体育教学一般都是在操场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师给学生讲解运动的要点之后就让学生练习,学生反复、机械的练习中失去了学习体育的兴趣。对此,在现代化的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加深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播放一些体育健儿的精彩视频,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从而有效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以“乒乓球”运动为例,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乒乓球考验大家的反应力、力度等,是一项比较综合的体育运动,当然,技巧也是有很多,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学习了解一下吧。”讲完之后我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乒乓球的相关教学视频,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打法和技巧,之后还给学生播放体育健儿在各个比赛中的精彩表现,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体育精神。这样,通过在课堂中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运动技巧,还培养了他们的体育精神,有效提升了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之,在现代化体育课堂中,教学要大胆创新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关注学生的表现,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还可以开展游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从而有效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逍.以快乐体育为导向下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构建[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9):163-164.
[2]鲁辉.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2):13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