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激发学生英语潜能、提升学生英语素质的重要途径。就当前中职英语教学状况而言,中职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优化英语阅读教学和真正提升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是每一位中职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都应承担的重要责任。本文就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与方法展开了详细的探究,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养,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职英语;中职学生;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升逐渐成为了教师教学的重点。中职教师也致力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和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通过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促进学生对于国外社会、习俗、文化等方面的认知,拓展其思路,同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和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教学。
一、增强文化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每种语言的背后都是文化,语言与文化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中职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活动也应建立在了解文化背景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文化背景知识,调动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理解阅读内容的积极性,解决诸如词汇量、阅读速度和篇章理解等方面的困难,让阅读模式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进而提升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文化背景知识与阅读理解密不可分,脱离背景知识的理解是片段的。但由于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不同,但具备了文化背景知识,学生能够了解文章的背景、隐藏含义以及作者的立场观点,养成对英语知识的探究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阅读的氛围中,开展更深层次的探究活动,逐渐提升自己的英语阅读水平,并对文化背景知识进行积累。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英语阅读不仅是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积极思维的过程,学生拥有的文化背景知识越多,对文章的理解速度也就越快,理解程度也就越深,进而阅读的有效性也会随之提升。
二、注重技巧传授,夯实学生英语基础
中职英语教师要想解除学生心中英语学习的困惑,就要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从单纯的传授知识向传授科学方法和技巧转变,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夯实他们的英语基础知识,帮助他们找出并指导他们解决英语阅读中出现的问题,让英语阅读不再是一种负担和苦差事,而是学生充盈自我的有力途径。
在知识庞杂、激增的当今社会,不应再要求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英语知识,而应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英语教师教学的重点应转变为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英语知识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以一定的速度递进发展的,而这恰恰也要求学生具备科学、高效的阅读技能,掌握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重视对文章整体的分析和对重点词、句的探究,并在学习迁移规律的作用下使知识触类旁通,从而以不断发展的阅读技巧去面对更多新的术语和概念。当学生真正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后,会增强阅读和应用的动机和欲望,积极接受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进而逐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独立发现和有效解决问题,最终形成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方法,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适时拓展阅读,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中职学生经过之前英语知识基础的学习与积累,其英语词汇量和英语水平都有所提升,但仅依靠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并不能够让学生理解内容复杂、语言深奥的文章。因此,中职英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拓展阅读,基于趣味性、丰富性、可理解性和实效性,根据学生情况选择难度适中、内容适宜的阅读材料,多角度、多方面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与教学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将信息技术与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能够促进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扩充知识量,在亲身参与中灵活掌握阅读文章的目标语言的作用,同时也能让学生接触到更加多元化的阅读材料和阅读方法。而英语教师在选择阅读题材时要遵循由浅及深的原则,从简单向复杂循序渐进地过渡,可以包含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科普常识等多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宽视野,加强对国外文化、历史等方面差异的了解,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阅读,从而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英语素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实际情况,基于课文内容制定出有效的教学策略,采用科学的方法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到阅读课堂,帮助他们充分吸收英语知识,理解阅读内容,并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他们对国外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强化阅读技巧教学,真正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潜移默化中锻炼英语综合水平,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收获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秋菊.放飞我们的课堂——浅谈中职学校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7):245.
[2]罗林芳.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