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与完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以成为每个教师都应肩负的重要责任与使命。尤其是在小学教育阶段,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算理、掌握算理是计算教学的核心之一,是提高小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将从“情境教学,感悟算理”“注重实践,理解算理”“数形结合,运用算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提高小学数学计算算理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算理教学;情境;实践;数学结合
何为算理?顾名思义,就是计算过程中的道理,是四则运算的理论依据,是由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等构成,是一种指计算思维方式。注重提高小学数学计算算理教学有效性,既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和发展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但不得不提的是,由于种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计算算理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之处,如,其一,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更侧重于对计算方法的讲解,而忽视了算理的渗透。其二,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仍有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方法停留在传统教育领域,其主要表现为:“强调算理,忽略算法;重视算法,淡化算理。”因此,在新课该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改变上述现状,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小学数学计算算理教学有效性已然已成为每个教师都应深思的重要问题。
一、情境教学,感悟算理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以来一种高效且实效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于小学数学计算算理教学之中,既能够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富有生机活力,更为重要的是也能够使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情境中切身感悟和体验到理解、掌握算理的重要意义。另外,《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以促使其数学能力得以全面发展与提升”。由此可见,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算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来展开教学,进而有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及目标。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这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初步感悟小数除法算理,我会以媒体情境展开教学,如,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尝试计算11.5÷5,在学生计算过程,我会认真巡视学生的计算方法,在巡视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将11.5元换算成115角,接着再用115÷5列竖式进行计算,也发现有的学生直接列算式11.5÷5进行计算,然后,待学生计算结束后,我会让各小组学生分为派出一名代表说一说各组的计算过程,经过各组学生的讲解,最终得出的结论为:“计算结果一样,但列式不尽相同,对到底写不写小数点产生争论。
”最后,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会借助媒体情境来带领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如,利用动画把分的过程现实一遍,并为学生详细讲解每一步的具体意义,以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及目标。
二、注重实践,理解算理
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由抽象化思维转向具体化思维的重要阶段,其对于问题的思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直观的体验,即:“通过实际动手操作,从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算理教学中,教师除了要为学生讲解重要的计算方法外,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如:在教学“小数乘法”这一课时,一方面,在课前我会精心为准备教学所需要的工具(事物模型,以便于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另一方面。我会结合学生的学习发展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进一步加深对计算算理的理解和掌握,以期能够让实践操作真正成为加深学生理解算理的有效平台,进而有效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三、数形结合,运用算理
数形几何是数学学科的主要思想,同时也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将“数”与“形”有机结合,使“形”与“数”完美结合,对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协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也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算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来展开教学,如,在教学“多边形面积”的这一课时,我会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即:“先向学生展示三角形的三维模型,接着再带领学生分析三角形的图形特点,在此过程中我也会巧妙地融入数量关系,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演示测量三角形底和高的长度。”进而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正确的算法,提高其知识理解与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数学计算算理教学有效性离不开有效的教学策略。而作为教学策略的制定者和设计者——教师。因此,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仍需切实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及教学水平,要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更多角度的高效且实效教学方法及策略,进而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与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张平奎.算理理解:计算教学的重中之重[J].教学与管理,2019(05):30-32.
[2]刘锦苗.小学五年级数学计算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9):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