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非道不生,道非文不著”,优秀的文学作品负载着祖国和民族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具有深刻的文化底蕴。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宛如一张白纸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而教育就是一个思想引导、行为引导的过程。利用优秀文学作品开展思想教育,会使教育有色有味、有趣有情、极赋实效。
一、融情其间,感受红色魅力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得到一个生活道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挚情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讲到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我先利用视频导入,让学生感悟汶川大地震的巨大毁坏性,并向学生展示了一些灾后的图片和数字,学生自己在图文并茂的过程中,融情于其间。接着,开始导入课程,在《再见警察》的哀伤音乐中教师深情导入:“同学们,我们刚才目睹了汶川地震的惨状,这在你的想象中出现过吗?当你面对如此状态时,你会想到什么?”这番场面,这泣血的曲子,这番话,如同一滴墨水,扩散在学生的心间,丝丝缕缕,学生回答道:“我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顶着巨大的困难,只为了给我一方乐土。”这时,我顺水推舟地融入“红色”启蒙教育。我出示一些武警官兵、消防员战士、解放军救援图片、视频,说:“在灾难来临后,我们的子弟兵不顾余震的危险,第一时间赶到前线开展救援工作。他们常常一天也吃不上一口饭,喝不到一滴水。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学生在图片、视频中获取到了人民子弟兵无私奉献、坚毅勇敢的精神品质,此时教师给学生提供表达的环境,引导他们抒发心中的感动与赞美,激起学生对子弟兵的敬佩之情。表达结束后再出示火灾救援、抗洪抢险等危险时刻图片,再次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子弟兵是值得尊敬的逆行者。教师讲解我国共产党领导下军人的使命和职责,从而崇尚英雄,致敬英雄!
二、身体力行,体验红色艰辛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这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容易使学生形成断章取义的现象。文本是一剂良药,让学生通过体验,真正明白前辈们的艰辛,从而珍惜幸福生活。
日常有些学生在书上乱涂乱画,不懂得好好保护书本,他们没有觉得书本的珍贵。在《珍贵的教科书》教学时,我开展了一项实践作业:为农村留守儿童捐赠图书,要求不得给父母要钱,需要自己想办法来筹集购书的钱。前期我和学生一起制定了“跳蚤”市场计划书,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周六的上午我们一起到福田一区小花园“摆摊”。夏天的太阳格外灿烂,有的同学热的满头大汗,有的同学不停地煽动手里的扇子,可是为了吸引顾客,他们克服了炎热、口渴、炙烤的困难,在街心花园口吆喝着。每成交一笔他们就兴奋地连连对顾客说谢谢。周一小组长把选购了8套图书摆在讲桌上,我让他们说一说感受,大家不约而同地谈到到了辛苦。
我开始给大家讲述不同时期那些难忘的战役,引导学生明白新中国成立的艰难,今日安逸生活来之不易,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幸福生活。
现在的孩子都没有吃过什么苦,他们认为扛枪打仗很帅、很酷,就像玩CS一样,是一项游戏。我与家委会沟通后,利用假日带学生到拓展基地进行了军事化训练体验,立正、稍息、正步走、匍匐前进、整理内务等项目训练下来,学生明白军规、军纪的严格,体会到了军人日常训练的辛苦。训练中教官还给他们讲了个人成长故事、战友感人事迹,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军人保家卫国责任之重大。这期间部分学生被深深感动,立志要当兵、保卫我们的祖国。
三、剖析肌理,明晰红色品质
叶圣陶曾经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要做好人,前提要让学生使学生辨别是非曲直、真善美丑,培养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孕育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他们思想的精髓恰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取向的好教材。
林升的《题临安邸》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诗中写到“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作者将权贵们昏沉沉、晕乎乎的形象在字里行间挥洒的酣畅淋漓。皇亲国戚们是来杭州避难,一味妥协南迁,他们居然不思进取,不仅不卧薪尝胆,反倒是将避难的处所当成是温柔乡,每天酒足饭饱之后,就是欣赏风景,每日歌舞升平,醉生梦死,将收复山河、洗刷国耻抛到了九霄云外。作者林升内心既痛苦又愤恨,他用“直把杭州作汴州”直刺统治者,辛辣的讽刺他们不为民着想,一味享乐的奢华生活。那么我们现在的学生面对国耻又有哪些看法呢? 尽管学生对于战乱纷呈的社会不太了解,很是陌生,但经过这一番讲解,孩子们回答起来很恰当,感悟很深刻,有的孩子内心油生出来对统治者的痛恨。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先进人物的事迹,比如文天祥、戚继光、柳公权等,同时又列举出一些反面事例,如秦桧在金兵入侵中原时,主张和谈,这无疑是不战而败,而后又对抗金名将岳飞痛下杀手。再如八国联军入侵时,面对强悍的帝国主义列强,清廷醉在“地大物博”的迷梦中,不思政务,导致节节溃败的现状。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无论何时何地保持一颗爱国之心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这轻松的讨论,使学生很直观地受到了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教育。
“文以载道”,从古至今很多优秀文学作品中都蕴含着思想教育的精华,这些内容可以给学生思想的启迪,可以塑造学生高尚的情操,为他们点明成长的方向。我们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的思想性,让优秀文学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促进学生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天赉小学;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少先队专项重点课题”《“少年军校”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9]-JKGHSXDZX-003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