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科学教育并非以传递科学基础知识为主,而是要培养幼儿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本文总结了幼儿园有效开展科学教育的策略:一是捕捉幼儿的兴趣点,确定主题教学的内容;二是加强教师指导,提高探究活动的质量;三是创新科学教育评价,推动幼儿自主探究。本文为幼儿教师开展科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策略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不是要进行纯粹的科学知识传递,而是要通过生活化、游戏化等趣味性教学方式的应用以及教学素材的选择,培养幼儿探究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然而传统的幼儿园科学教育重视科学知识的记忆,并采取高度控制的集体教学模式,导致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降低,对科学探究缺乏应的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并通过各种途径探寻有效开展科学教育的策略,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浅见。
一、捕捉幼儿的兴趣点,确定主题教学的内容
科学领域的知识大都比较抽象,对于抽象思维欠发达的幼儿来讲,我们应该发挥他们形象思维的优势,即把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降低学习科学知识的难度。现代幼儿教育中主题教学具有明显生成性的特点,因此在围绕教学主题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我们一定要随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然后生成相关的主题教学内容,满足幼儿的真实发展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在一日生活中,认真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捕捉他们感兴趣的点。
如在一次午后休息的环节,孩子们围在操场边上观察起蚂蚁来,他们一边观察,一边交流着“这么多蚂蚁要做什么?”“看这里也都是蚂蚁!”“这里已经有几个爬到什么上面去了?”“这是什么?一条死去的小虫!”“他们肯定是来吃它的!”“是要把它运回家吧?”对于蚂蚁这个话题,孩子们一直交流到上床午睡。有的教师就从孩子们对蚂蚁感兴趣的点出发,围绕“有趣的小动物”这个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科学教育活动,如“蚂蚁的特点”“蚂蚁运粮的故事”“饲养蚂蚁”等。
实践证明,围绕教学主题,捕捉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点,生成性一系列的主题课程,制订符合幼儿发展水平的探究主题,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
二、加强教师指导,提高探究活动的质量
在探究性的科学活动中,有时教师会从自己的视角来为孩子们创设问题支架,但是往往并不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为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创设科学探究情境,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围绕他们关心的问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这样可以有效调动他们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
如在以“纸”为主题的科学探索活动中,为了引导孩子们探索“纸的吸水性”的知识,有的教师创设了“水上花儿朵朵开”的科学教育情境,活动伊始师幼共同使用不同材质的纸制作了纸花,然后将纸花放进已经准备好的水盆里。大家很快就发现“纸花”开放的快慢不同。于是有的孩子说“这朵用卫生纸制作的莲花,开得最快!”有的孩子说:“看!我用硬纸做的纸花还漂在水面上!”“卫生纸容易吸水,我这片硬纸不容易吸水,哈哈!”接下来,教师引导孩子们:“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纸的吸水性’,好不好?”孩子们在真实的情境引领下和教师一起探讨哪些纸容易吸水,纸吸水跟什么有关,纸吸水的特性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等等。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材料投放进行隐性指导,如在“纸的吸水性”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有的教师一开始只是提供了一些简单的纸片,然后让孩子们自由探索,结果由于材料的趣味性不强,很快有些孩子就跑到别的区域玩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创新材料,提供孩子们感兴趣的材料,如上例中可以设计富有情境的材料,引导孩子们入情入境,进而增强他们探究的热情。
三、创新科学教育评价,推动幼儿自主探究
为了推动幼儿自主探究性学习,我们越来越重视过程性评价,即在幼儿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随时跟进,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推动幼儿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如在围绕“有趣的磁铁”这个主题进行探究时,孩子们大胆猜测磁铁可以吸住什么物品。孩子们说什么的都有:“图钉”“小刀”“小勺”“尺子”“大头针”,等等。如果教师对说磁铁可以吸住“尺子”的幼儿进行批评或直接否定,有时会挫伤他们进行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教师正确的做法是对大家的猜想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然后以“磁铁是否能够吸住尺子”为载体,引发幼儿认知冲突,进而促使他们通过积极主动的验证来寻找答案。
此外,为了推动幼儿自主探究,我们还要创新评价主体,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让幼儿、家长等也成为评价的主体,从而运用自评、互评等方式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维持他们探究的热情。
幼儿园科学教育要培养幼儿学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而不是仅仅进行纯粹的科学知识学习。本文结合科学教育实践,提出了有效开展科学教育的策略,以期促进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郁敏.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0):220+222.
[2]廖晓园.在尝试中获取成功——谈尝试教学法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运用[J].华夏教师,2018(2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