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工作面沿空巷道回采期间压力控制

发表时间:2020/4/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作者:王学明 侯志强 赵权 康福昔
[导读] 摘要:研究分析孤岛工作面沿空巷道回采期间的压力情况,为以后相同工作面提供数据支持。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朱庄煤矿  安徽省淮北市  235047
        摘要:研究分析孤岛工作面沿空巷道回采期间的压力情况,为以后相同工作面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孤岛工作面;综合机械化回采;压力控制
        0引言
        孤岛工作面不同方向支承压力的迭加,是孤岛工作面开采中的一个重要特点,两巷及两端头煤体受采动及相邻采空区残余应力双重影响,巷道围岩松动圈较大、压力显现更为明显,围岩变形速度较大变形严重。
        目前,关于孤岛综采采场的矿压理论及安全回采实践已有一定的研究,但孤岛综采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冲击矿压的防治及巷道围岩的控制等,仍是影响矿井生产的一大难题。通过对Ⅲ5423工作面研究为今后孤岛工作面的安全开采提供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工作面概况
        Ⅲ5423工作面为朱庄煤矿Ⅲ4采区右翼第十二区段,上区段为Ⅲ528工作面,回采结束;下区段为Ⅲ5425工作面,已回采完毕;左以Ⅲ54采区下部进风石门延伸为界;右至Ⅲ54采区与Ⅲ52采区边界线。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孤岛工作面。
        Ⅲ5423工作面所采煤层为5煤,层位属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厚度1.5~3.4m,平均2.6m,属中厚煤层。煤层倾角3°~8°,平均6°,属近水平煤层。根据该工作面煤层赋存情况,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
        2所研究的沿空巷道及顶板概况
        Ⅲ5423风巷是Ⅲ5425机巷沿空巷道,留设煤柱5.3m,长度836m,采用架U型钢棚支护,巷道净高3.2m,中宽4.4m,巷道断面12.7m2;主要用于工作面进料、回风。
        Ⅲ5423机巷长865m,采用架U型钢棚支护,巷道净高3.2m,中宽4.4m,巷道断面12.7m2;主要用于工作面进风、运煤。
        巷道老顶是平均厚度为6m,浅~深灰色,有水平层理的砂岩;直接顶是平均厚度为2m的灰~灰黑色砂质泥岩。
        3回采期间超前管理的设计
        风巷出口向外不少于10m抹帽管理。U型钢棚抹帽管理:用1.6m半圆木搭设“井”字型木垛接实顶板,采用DW31.5-250/110X型单体配合HDJA-1000型金属限位梁一梁二柱支护,四排走向抹帽管理,用板皮、半圆木、塑料编织网过顶;人行道上用一至二根2.0mπ型梁过顶。抹帽棚向外不少于10m挑棚,巷道中间采用一排DW31.5-250/110X单体配合HDJA-1000型金属限位梁一梁一柱中定位走向支护,用板皮、半圆木过顶。
        机巷出口向外不少于5~8m抹帽管理。U型钢棚抹帽管理同风巷。抹帽棚向外不少于10m挑棚:在转载机两侧采用DW35-250/110X单体配合HDJA-1000型金属限位梁一梁一柱中定位走向支护,用板皮、半圆木过顶。
        抹帽管理和挑棚之和不小于20m,此范围内的巷道高度不低于1.8m,人行道宽度不低于0.8m。
        4回采期间出现的问题
        受回采期间采压影响,Ⅲ5423机、风两巷巷道变形,其中风巷压力显现更明显,现将风巷作为研究对象。风巷巷道由于采压影响,U型棚出现呲脚,变形,巷道炸帮炸顶严重,顶底板和两帮移近量大,造成通风断面不符合要求,对回采造成较大的影响,严重制约了生产。为了观测巷道变形量以及巷道压力,设置了巷道压力、围岩变形量观测点,50m设置一组,在巷帮1.5mU型钢棚腿处和对准轨道棚梁上用红漆作记号,顶板破碎带、软岩段、淋水段及大断面硐室、交岔点等特殊地段布点不少于1处,且加密观测。(如附表1、2:风巷十字布点法巷道围岩移近量记录表)
        5分析及改进
        从巷道情况以及顶底板和两帮移近量数据分析来看,超前管理20m已不能满足需要,当工作面向前推进时,在距工作面煤壁前方45m以内,采动影响剧烈。区内处于“非孤岛”状态,随着工作面的推进,由于受到回采动压的影响巷道围岩变形剧烈增加,巷道顶底移近速度一般大于25mm/d,最大速度60mm/d。因此,应及时控制底鼓量是控制围岩变形的关键。在45-70m范围内,位移移近量保持基本稳定。
        附表1风巷第一组十字布点法巷道围岩移近量记录表
       
        附表2风巷第二组十字布点法巷道围岩移近量记录表
       
        改进之后,风巷出口向外不少于30m抹帽管理,抹帽管理和挑棚之和不小于70m。
        再施工超前护帮锚杆加强支护,护帮锚杆在两巷临时超前棚外进行,超前临时棚不少于20m,炸帮处先修复后再施工;具体施工为:风巷两帮及机巷上帮使用MGSL20/1800F玻璃钢锚杆,锚杆钻孔φ29mm。锚杆锚固长度为1.2m。锚杆呈矩形布置,每棚档布置两根锚杆,锚杆株距800mm、排距750mm,允许误差-50~+50mm,底部最下一排锚杆距离底板1000mm~1200mm;机巷下帮采用3.2m长M钢带配合φ20mmL2000mm无纵肋螺纹钢锚杆走向一排支护,锚杆垂直于巷道面轮廓线,锚杆露出螺母长度10~50mm,锚杆眼深度必须与锚杆长度相匹配,眼深误差0~+30mm。每根锚杆采用两卷MSZ2550型树脂锚固剂锚固,搅拌时间25至30s,固化480s;锚固剂选型必须符合“三径”匹配要求,锚杆初锚固力≮20KN。
        6结论
        1)顶底板的移近量和移近速度较两帮大。
        2)巷道顶底移近量表现为距离煤壁较近的测点的比距离煤壁较远的大。
        3)巷道顶底和两帮移近速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转而基本稳定的趋势。
        4)Ⅲ5423风巷压力显现明显地段距工作面煤壁前方45m以内。
        5)沿空巷道设计时,尽量使用锚网索支护,并加大锚网索支护强度,使用加长锚索,使之能够伸入到巷道围岩松动圈以外,增加顶板的自身悬吊能力;回采时在距工作面一定范围内超前加打点柱、木垛、工字钢棚等加强支护。
        参考文献
        [1]陈炎光,徐永沂主编.中国采煤方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1.
        [2]宋振骐等.实用矿山压力控制[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8,12:23 -126.
        [3]钱鸣高,石平五,许家林.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王学明(1984-),男,安徽淮北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采煤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