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不需要教师督促他们也会积极主动地去进行学习,所以,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培育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因素,其次研究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习兴趣;激发策略
1影响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因素
第一,语文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语文教师在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中有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如果可以充分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知识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习语文,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兴趣,这样的语文教师就是成功的,这当然需要教师平时下很多功夫。反之,如果语文教师不善于研究,总结,不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并进行鼓励,这样的话,学生昰不会对语文学习感兴趣的,更不可能学好语文。
第二,课堂教学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影响: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是需要语文教师精心准备的,只有这样用心的课堂教学,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会提高学生的兴趣。然而许多语文教师课堂设置中,往往局限于语文课本知识和教材内容,并没有延伸扩展。教师按照课本参考书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课堂教学,并没有考虑到学生自身的需求,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是不会有学习兴趣的,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学语文的情绪。
第三,班集体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影响:一个好的班集体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班集体的语文学习气氛会在无形中影响班级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因为同班同学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学习,最终同学之间的语文学习兴趣就会相互提高。
2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策略
2.1对文本资源的拓展与延伸
语文课文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范本,但由于篇幅和结构的限制,课文相关的很多丰富的背景知识、前后文节选都不能纳入其中,而这些对学生背景知识的积累,视野的丰富以及对课文深层意义的理解都很有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课文涉及的主题,去广泛搜集背景知识,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在广阔的语文背景中体会文学的艺术性,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对于一些经典的童话、名著,为了方便学习,课文往往采用删减或者节选的形式,使得作品原本的丰富和精彩性受到削减,教师若能有意识的引入对原著的扩充介绍、组织删减前后作品的对比学习,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定会被唤起。
语文作为一门母语课程,其学习资源及实践机会都无处不在,也无时不有。结合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教师不仅可以补充丰富的阅读材料,还应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感受、学习语文。春季的鸟语花香,夏季的虫鸣蛙唱,秋季的飘飘落叶,冬季的皑皑白雪,这些都可以是语文学习的资源。因而,应该让小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活动经验中把握语文学习的脉搏,体会语文运用的玄机。新媒体时代,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科技,充分创造文本学习的情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进入文本所描述的内容中,使学生在不同方法的综合运用中开阔视野,提升学习兴趣。
2.2精彩多样的导入激发兴趣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一个精彩的导入能使学生以良好的学习状态进入正式的文本学习中,激起学生在课堂之初的学习兴趣。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使学生为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做好心理准备。小学生好动、好问、好奇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他们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奇怪的问题、别样的视听所吸引,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新课导入中,要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采用生动恰当的导入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伊始便领略到语文学习的妙趣。
《鸟的天堂》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文章,课文里依次描写了榕树和鸟儿。学生们在平时生活中经常会看见树木与鸟儿,但是他们却不一定细心留意过,教师可以精心准备与之相关的图片和音频,采用创设情境的导入方式,通过现代媒体图片和音乐,将学生置入一个大自然的情境中,使学生提前进入文本描绘的大自然那种清新美妙的环境里,为正文的学习奠定一个较好的情感状态。
除了这种创设情境式的导入方式,小学语文还可以采用其他许多导入方式。通过游戏导入,如猜谜语,猜字谜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有较高的学习兴致;通过文化导入,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使学生们以更广阔的的视角进入对文本的品析中,如学习《腊八粥》一课以介绍腊八节的来历作为导入,让小学生了解人们在腊八节当天吃腊八粥这一习惯,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能够焕活学生们的思维,同时掌握旧知识的成就感也能驱动小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信心:通过进行经验导入,设置疑问可以唤起学生们与课文相关的生活体验,从而体会课文内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
2.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想让学生喜爱学习语文,那么语文教师就得和学生搞好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需要语文教师下功夫去研究的,首先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提供自身的人格魅力,让自己的魅力吸引学生。其次,教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要扩展自己的社会阅历,让学生感受到你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内涵,让你的学生崇拜你,从而配合你的教学工作,提高学习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对学生应该拥有一颗爱心,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和表扬,把爱的信号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信,与学生交流时要注意一些方法、策略。在与学生交流时,有时,老师一个微笑,一个目光,一句鼓励,都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波动,对师生关系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供有利的条件。
3结束语
小学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大部分学生在学业上没有成就感,在语文学习方面缺乏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和培养小学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麦志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语文教学与研究·下半月刊,2018
[2].郭戈.关于兴趣教学原则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