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我效能感对于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来说,是他们对于自身是否有能力学好高中化学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然而这种自我效能感对他们的学习来说也是尤为重要的,有了好的心理素质,敢于挑战一切,学生的努力也会和取得的成功成正比。但是要想提高高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这不只是学生的事情,还需要教师的帮助。
关键词:乡镇;化学学习;高中;自我效能感;策略
引言:
现今,随着贫富差距的缩小,成绩优异的学生在中考之后选择去城市就读,因为好的环境是成功的重要条件。而对于镇乡中学,在此情况下,录取的生源素质就会较差。在这些学生看来,高中的化学学习一定有所难度,并且经过高一一年的化学课程学习,这一学年由于需要记忆的化学方程式较多,就会使学生对于高二化学的学习产生难以学习的推测,这是初进高二的学生自我效能感较低的表现。那么要学习好高二化学,首先就需要提升高二学生自我效能感。而本文对于乡镇高中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提升的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对乡镇高二学生的化学学习有所帮助。
一、教师做好口头说服工作
对于乡镇高中学生,认为高二有机化学学习难度大,这种从一开始心理就认为难以学好此门课程,必定会成为以后学习的过程中的绊脚石。因此作为化学老师,就要明白学生对此门课程学习所持有的态度,这样自我效能的降低,一定会影响化学成绩的提升。所以化学老师在讲开学第一课的时候,尽量不要着急开启新的课程,而需要和学生谈谈各自对于化学这门课程的看法。让学生放松心态。比如老师可以一开始讲讲高二化学的学习方式,老师可以这样说:“同学们,其实高二化学很简单,只要能记住原子结构以及其化学性质,那后面的有机化学推论题就是简单的推理[1]。就好像模板套用一样,希望大家能放松心态。”类似于这样的口头说服,能让高中学生重新认识高二化学,认为自己有能力学好此门课程,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自我效能的目的。
二、有效激励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
乡镇学生大多数学习成绩一般,所以在化学的第一次测试环节上,老师不能出难度偏大的题型,而需要明白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成绩经验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学生第一次化学考试成绩优秀,那么这种成功经验必然会提升乡镇高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因此老师在出第一次化学考试的题目时,尽量根据化学学习成绩偏下的学生能力来制定题型,让学生在第一次化学考试都能考出优秀成绩,都能体会到付出努力带来的成功经验。如此,他们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一定会比之前更加努力,自我效能感因为成绩经验得以提升,是老师对学生化学学习的鼓励。
比如老师在对高二学生第一次出考试题时,在这之前学生对于高二化学学习的都是基础的知识,例如原子结构与原子性质、分子结构与分子性质、共价键等内容,那么高二化学老师尽量出一些基本理论知识,附加课本练习题的变形题,让学生不会在一开始的化学考试中就失去学习高二化学这门课程的信心。
三、鼓励学生积极的自我认识
一些高中学生由于化学学习成绩的不理想,往往会产生消极的心态,认为自身与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之间水平相差甚远,但是作为高中化学老师,要回鼓励学生,让学生明白,学习化学并不会像语、数、外这类基础学科一样需要强大的基本功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对于高中化学只要学生能像优等生一样勤奋、踏实学习,成绩就会有所提高。鼓励学生对自身有积极的认识,要让学生明白对于化学的学习,其实他们和优等生并不存在水平的差异,只是付出的努力有差异,那么要让学生进行“等效经验”[2]。顾名思义,其实就是乡镇高中学生以好学生为榜样,当这些化学成绩好的学生取得学习上的丰硕成果时,只要在老师的鼓励下,让那些化学成绩不好的学生能意识到自身能力也不一定输给成绩优异的学生,然后以他们为目标进行奋斗,这种“等效经验”能让乡镇学生在学习化学时提升自我效能感。
四、活跃化学课堂气氛
愉悦的心情可以使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状态,这种好心情也是提升乡镇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一个影响因素。所以作为化学老师,要在上化学课时,尽量活跃课堂气氛,不要总是以一种固定化的模式进行化学课堂的讲学。比如高二化学主要是有机化学的相关结构,分子式以及其相关性质,化学老师不能总是在课上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做笔记,而是要在一定方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记忆。因为那种死板的上课模式,会使高中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自然对课堂没有较好的心情去听课。那么高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也会有所降低。所以老师要注意活跃化学课堂气氛,因为“情绪状态”的良好是提升高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方法。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乡镇学生而言,高中化学的学习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所以要学好高中化学,首先就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去面对高中化学,那就要提升乡镇高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化学老师要让学生能够感觉到,自己可以将化学学好,从而对自身能学习好高中化学做出积极的判断。
参考文献:
[1]黄东彪.镇区高中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D].广东:华南师范大学,2010.
[2]邹秋玉, 沈理明.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策略[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1(09):11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