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需求的不断变化,教育走上了改革的道路,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新的学科教材已投入使用,对老师的教学而言,是挑战亦是创新。但是,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没有改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本文从“教”与“学”的问题以及策略等面进行具体的阐述与说明。
关键词:新课改;政治;教学;策略
引言:
“新课改”对于传统的政治教学工作而言是一次重大变革,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距离“新课改”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所以要求老师要继续在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与融合。
一、关于“教”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一)“教”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新课改的内容,部分老师还不是很熟悉,理解也不太到位,还有些老师表现出对“标准的强势”意思是依赖标准,强调标准,对于内容的扩展延伸不重视等等一些问题,引发了老师在授课形式上出现一些问题:一是忽视了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过分的依赖教科内容,忽视科学的、适当的创新内容以及内容延展。
(二)“教”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应对策略
根据新课改的内容,更新教学理念。新课改提倡的教育新理念,可以引导老师进行课堂授课形式的改变,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从而创新教学方式。
1、多元化教学方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老师需要改变 “只耕不验”的教学方式,多多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案。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时代影音教学、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主探索,相互合作与交流,勇于表达个人见解。而且老师自己要不断的汲取新知识,不断的扩展自己的知识库,以一种“榜样的力量”鼓励学生。
2、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发挥自己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注意从意识上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程的重视程度,同时还要让自己的教学方式跟随学生的特点不断创新改变,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课程自主学习习惯,引导并设计各种实践活动,把政治课堂搬到实际生活中,让二者充分融合在一起,提高高中生对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
3、改变课堂教学氛围,增加课堂互动。
新课改后的政治教学更加倾向于“活泼”的课堂教学,老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既可以改变课堂氛围,也可以让“干瘪”的政治教条生动起来;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或者对问题进行辩论等各种互动讨论环境,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政治基础感念的理解与记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学校兴趣。
二、关于“学”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一)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在政治课改教程的推进过程中,许多学生还操持着原有的学习方法,而且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具体表现在:一是依赖于老师的课题知识灌输式教,习惯了让老师主导自己学习,从老师哪里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学习方法单一。二是自主思考能力比较薄弱,依赖于老师的讲解,对待问题缺失基本的探究精神和怀疑的态度。
(二)对于“学”存在的问题的应对策略。
1、改变学生的基本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拓展知识面。其实,根据学习的方法的不同,可以把学生分成几种类型的,比如说:“死记硬背型”、“题海战术型”“自我理解与思考型”等,但是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都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新课改的内容,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多方渠道获取知识,可以从互联网、新闻联播等获取政治相关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加深自己对政治课程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2、努力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课程的内容,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养成自我思考的习惯。老师还可以提前做好预习大纲,让学生提前预习新内容,在课堂上随机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随堂测试,从而从老师对学生的约束力上,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与此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注意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自我探索精神。目前,很多学生遇到问题第一想法是找老师或者求助其他人,缺乏对新问题的思考与探索精神。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是一个新的教学目标,所以,老师可在课堂是将学生放到主体地位,让他们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并借此机会引导他们主动的把问题向更深一层次延伸,长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探索习惯和自我思考习惯,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高中政治课程的改革与实施,对每位政治老师而言既是挑战又是自我提高学习的机会。所以,每位老师要以一种全新的态度对待新课程的改革,努力自我创新与探索,不断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志勇.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 高考(综合版), 2013(第5期):44.
[2] 蔡正兵. 探究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 文理导航, 2015(6):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