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解析

发表时间:2020/4/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作者:陈业娟
[导读] 摘要:受经济与科技快速发展影响,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极为迅速,各类新技术、新材料也开始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工程领域。
        身份证号码:45052119740210XXXX
        摘要:受经济与科技快速发展影响,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极为迅速,各类新技术、新材料也开始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工程领域。基于此,本文将简单分析房屋建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及施工管理措施,并结合实例深入探讨技术的具体应用,希望研究内容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以启发。
        关键词:房屋建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有粘结预应力
        前言: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结构裂缝预防、结构强度提升、建筑物生命周期延长等方面有着突出表现,基于该技术的房屋建筑可实现施工成本降低、工程质量提升、耐腐蚀与耐高压性能提升。为充分发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优势,正是本文研究的原因所在。
        1. 房屋建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及施工管理措施
        1.1技术应用要点
        在房屋建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中,配制和浇筑、先张法施工、后张法施工、孔道压浆施工等均属于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在配制和浇筑环节,一般选用普通型硅酸盐水泥,不得采用粉煤灰质材料与火山灰材料,可选择5~25mm粒径的碎石材料作为粗集料。施工用混凝土需一般保证水泥用量在500kg/m3以下,特殊情况也不得高于550kg/m3,同时不得掺入氯盐。氯化物的使用需考虑使用采用防锈手段,如增加阻锈剂的含量、增加结构保护层的厚度。具体的浇筑施工需在预应力筋锚固区重点开展振捣作业,钢筋较密集的区域也应成为振捣作业关注的重点;先张法施工需保证张拉预应力筋操作在浇筑前进行,锚具锚于台座支墩上方位置时应保证张拉后的应力值达标,放松预应力筋需在强度达标通过检测后进行,后张法施工需通过浅筑作业处理混凝土构件,随后在构件上施加预应力,配合针对性选用的先穿或后穿预应力钢筋方法,梁两侧位置锚接预应力筋的粘结力恢复必须得到重视,套管与预应力筋缝隙的灌实也不容忽视;孔道压浆施工需在张拉预应力筋完成后立即开展,并严格控制水泥浆配备,一般采用30MPa的设计。施工完成后需做好压浆密实度检查,针对性处理压浆疏松问题。孔道压浆作业需在2天内完成,并针对性控制混凝土温度,预制构件吊移作业应在孔道泥浆强度达标后进行[1]。
        1.2施工管理措施
        为保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更好服务于房屋建筑工程,针对性的施工管理也不容忽视,这一管理应围绕原材料质量控制、施工安全、各环节的配合三方面展开。原材料质量控制需首先围绕钢绞线展开,通过采购过程的见证取样、施工前的现场考察、严格开展的钢绞线进场验收、预应力筋的合理保管、防锈手段的针对性应用,即可保证钢绞线质量。预应力筋的下料操作可采用无齿砂轮机切割方式,需避免死弯、被磨伤等问题出现,下料后钢筋的明确标注、分类码放也不容忽视。而对于普通硅酸盐水泥来说,需保证堆放时间控制在30d内,不得采用受潮或结块水泥进行施工;施工安全管理需围绕安全交底、针对性安全管理展开,施工负责人及安全施工细节的明确属于其中关键,同时还应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在具体的张拉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找准安全位置,在千斤顶正面操作的情况需严格禁止,必要时还需要增设防护板;各环节的配合需关注钢筋、模板、混凝土对钢纹线穿筋施工和钢束张拉施工带来的影响,以此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2]。


        2. 实例分析
        2.1工程概况
        以某现代化物流仓储中心作为研究对象,该工程纵向总长度、横向最大长度分别为131m与110m,二层保税仓储中心标准跨的主次梁纵向跨度、横向跨度分别为22.6m、14.0m,端部悬挑最大跨度为7.5m。工程采用预应力技术,通过施加预应力于结构,实现一部分竖向荷载的平衡,裂缝控制、挠度问题解决可由此实现。
        2.2裂缝控制
        基于计算,布置500mm间距的单束无粘结预应力筋于楼板内,沿结构110m方向布置,楼板内可通过张拉形成比较均匀的预压应力,具体数值为2.5MPa,配合全拉通配筋(楼板普通钢筋)的设置,混凝土收缩裂缝及温度裂缝可由此得到较好抵抗和控制;同时设置后浇带控制裂缝,预应力筋分段施工也可基于后浇带设置实现,超长布置预应力筋带来的应力损失效应可由此减小。工程全部断开楼板普通钢筋(后浇带位置),不断开同位置的梁纵向钢筋,钢筋对混凝土楼板带来的约束作用可由此减小。1800mm宽的后浇带设置于纵向110m方向中间,由此可得到两个长度55m的施工区段。锁缝预应力筋穿越后浇带,张拉在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配合高一个等级的膨胀混凝土开展的后浇带施工及针对性养护,非结构性裂缝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2.2预应力施工
        梁柱节点能否由预应力波纹管顺利穿过属于预应力施工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梁柱普通钢筋绑扎期间便需要针对性进行梁柱主筋与箍筋位置的调整,为满足预应力波纹管穿行需要,需预留间隙100mm,设计要求满足、原普通钢筋破坏避免可由此兼顾;根据工程结构设计特点,工程在各个区域宜分开进行张拉,以此应对较长的平面单方向影响,基于施工进度安排和施工实际条件及具体设计,依次开展预应力梁张拉施工。考虑到预应力束根数在框架主梁内较多且属于宽扁梁体系,为避免梁不平衡扭矩因梁内预应力张拉出现,施工过程中针对性减少了移动张拉设备的次数,同时施工对张拉端预应力筋次序开展了针对性理顺处理,施工难度因此下降,配合基本对称张拉的所有预应力宽扁主梁施工,施工质量得到了更好保障;为有效控制预应力张拉控制力与伸长值,工程施工张拉在混凝土强度达到90%设计强度后进行。开展以控制张拉力为主的预应力筋张拉控制,校核依据为张拉伸长值。工程取钢绞线强度标准值的0.72倍作为梁张拉控制应力,即1339MPa,通过校核张拉伸长值,即可在张拉施工过程中避免孔道摩擦损失偏大、预应力筋异常、张拉力不足或过大问题出现,张拉理论计算伸长值与实测伸长值控制偏差在(-6~+6)%范围内,张拉施工需在超出该范围后立即停止,继续作业需解决相关问题;后浇带预应力筋施工需切除梁一侧部分腰筋,完成施工后续焊接回补梁腰筋,并后装梁内部箍筋;在安装和封堵预应力锚固的施工中,由于222m跨方向仅能于一侧张拉且单根梁内预应力束较多,为应对密集的张拉端以及普通钢筋密集的梁柱节点区域,工程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施工,如增设张拉墩头于柱边,通过将聚苯塑料块制作的预应力穴模安放在张拉墩头内,即可将张拉端埋入节点内,满足施工需要。同样采用预应力穴模在梁边进行张拉端埋入施工,后续施工需采用同等级细石混凝土在张拉端张拉完毕后进行封堵处理,由此工程施工质量即可得到更好保障。
        结论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需关注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裂缝控制、预应力施工等工程实际内容,则直观展示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路径。为更好发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优势,基于工程实际的技术应用优化和施工要点把握必须得到重点关注。
        参考文献
        [1]熊学玉,向瑞斌.国家会展中心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测[J].建筑结构,2018,48(08):65-69.
        [2]熊学玉,姚刚峰.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与进展[J].建筑结构,2018,48(08):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