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0/4/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期   作者:1范雯 2施力文(通讯作者)
[导读] 在高校发展过程中,专业教师综合素质的强化关系到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摘要:在高校发展过程中,专业教师综合素质的强化关系到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只有高校的专业教师具备较强的双师素质,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丰富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使学生能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技能,真正确保培养的人才能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本文从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入手,针对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多维一体的双师素质培养模式。
关键词:民办高校;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力、综合实践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人才,这就要求民办高校的专业教师具备较强的双师素质。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民办高校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需求,在高校专业教师培养工作中将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作为重点关注,构建完善的培养模式,切实夯实民办高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
一、双师素质的内涵
        在民办高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实践中,要想构建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相适应的双师素质培养模式,首要工作是对双师素质教师内涵进行明确,为培养模式的构建指明发展方向。结合教育部对双师素质教师做出的规定和论述,在研究中应该认识到双师素质教师一般是指相应条件的教师,如具有两年以上基层生产建设经验或者服务管理经验,能对本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提供相对较为专业的指导,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或者在本专业实际工作中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的讲师,同时双师素质教师也包含参与主持过两项以上的应用性项目研究,并且研究成果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应用、产生了较好社会效益的讲师或者具备以上职称的教师[1]。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已经尝试对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进行培养,但是受到教师缺乏实践锻炼机会、教师双师素质培训模式不够完善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障碍,有待针对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模式进行完善,有效支撑民办高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果。
二、民办高校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模式的构建
        针对民办高校专业教师培养工作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在新工业背景下,结合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求和社会人才需求发生的显著变化,民办高校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实践中,要科学审视双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并加强对双师素质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构建,保障民办高校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得到高效稳定开展[2]。下面就结合民办高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需求对双师素质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具体解析。
(一)现有双师素质培养模式解析
        在双师素质培养工作中,经过多所学校的不断尝试和探索,现阶段已经初步形成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民办高校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在实际对民办高校双师素质培养模式进行创建的过程中,为了突出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和适应性,应该注意对现有的培养模式进行整合,如综合应用校本培养模式、自我生成模式、校企嫁接模式以及院校合作模式、区域培养模式,对双师素质培养模式进行系统开发,逐步构建多元立体的双师素质培养结构体系,确保能在对民办高校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资源进行整合应用的基础上,形成能适应不同情况的培养工作体系,持续不断的促进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强化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使他们能更好的服务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增强民办高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综合质量[3]。此外,在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整合的过程中,也可以尝试探索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国际交流培养模式,为民办高校专业教师创造在发达国家进修的机会,进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保障民办高校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能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果。


(二)构建多维一体的双师素质培养体系
        为了能为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有利支撑,民办高校在实际开展教师队伍培训工作的过程中,要突出自身民办教育的特点,并结合专业教师成长规律,制定多维一体的双师素质培养工作体系,保障培养模式的应用性得到逐步提升。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应该将岗位培养作为核心工作,按照不同专业教师岗位工作需求对培养模式中培训内容进行优化,突出培训工作的实用性和规范性。同时,对实践培养和重点培养进行开发,重点强化民办高校专业教师参与本专业社会实践的能力,使他们能积累生产实习方面的实践技能,对自身教学能力进行优化,并将双师素质的培养作为重点,通过树立典型形成全面培养效应,争取能产生较好的培养效果。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将校本培养和地方培养进行有机融合,积极探索对校本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应用,在整合多元资源的基础上,发挥民办高校、地方企业行业支持和政府扶持的重要作用,突出民办院校专业教师培养综合效果,为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4]。
        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民办高校可以通过校本培养和地方培养进行有机结合构建相应的专业教师实习实训平台,建设完善的产学研基地,并对现代实训实习培训模式进行开发,在虚拟车间、虚拟实验室中帮助专业教师积累实践经验,将虚拟实训教学作为双师素质培养模式的重要构成元素,进而循序渐进提升双师素质培养工作的综合效果。同时关注教师人格发展,多方面鼓励个性化发展,树立勤于钻研,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5]。
(三)制定完善的双师素质培养保障制度与培养模式的关系
        为了能促进民办高校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工作顺利推进,在工作实践中民办高校应注意结合双师素质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需求,对模式运行保障制度进行完善,进而增强双师素质培养模式运行规范性和稳定性,保障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综合水平。在工作中民办高校可以尝试制定双师素质教师认定与管理办法,对双师素质培养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认定范围、认定条件、认定程序等进行明确,并进一步规划考评和待遇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要积极尝试建立完善的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在财力物力和时间方面给予参与企业培训的教师全方位支持,解决参与培训教师的后顾之忧[6]。在此基础上要注意优化双师素质教师转化方面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制度,实现对专业教师的有效激励,进而在完善保障制度体系的作用下,突出双师素质培养工作的整体发展成效,为民办高校在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提供全方位师资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民办高校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工作中,引入新的培养模式,构建相应的制度保障体系,能增强专业教师综合素质,确保专业教师适应双师工作需求,为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贡献相应的力量,保障专业教师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能通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我国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郭家秀.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提升“双师”素质途径研究[J].智库时代,2019(49):105-106.
[2]肖竞,原和平.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培养路径[J].现代企业,2019(11):126-127.
[3]张忠.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培养路径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9,33(03):37-41.
[4]张幼春.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视域下的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19(19):169-170+174.
[5]周春良. 卓越教师的个性特征与成长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6]张威. 沈阳市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培训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
教改项目:HBSJ18002独立学院计算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