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学前儿童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及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4/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期   作者:林淑清
[导读] 创新思维能力是人才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摘 要】创新思维能力是人才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新时期社会发展中, 需要树立儿童不断追求新事物的意识,通过大胆尝试,为学前儿童未来发展提供保障。本文对学前儿童的创新思维进行研究,通过还游戏的本质于幼儿、改善幼儿园生活活动来培养学前儿童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学前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学前儿童;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课程;活动设计
        培养是创新思维的主要内容之一,培养即使对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栽培和养育,之后被认为是人才养成的过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创新思维就是按照事先制定好的培养目标,对儿童进行特殊的训练和教育,保证未来为社会创造出更多价值。学前儿童的创新教育主要以创新理论为主,让儿童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为儿童提供教育方法和理论。
一、学前教育课程要还游戏的本质于幼儿
1.创新性游戏的指导
        在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时,教师应根据幼儿发展需要,制作出相应的游戏环境,让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伙伴中实现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也要针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提供游戏玩具,例如积木、橡皮泥、饮料瓶、这种纸盒等,这些游戏器具的意义在于儿童在玩耍过程中可以不受约束,例如积木的搭建、利用纸盒制作飞机、轮船等。其次,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和创造,发扬创新精神。例如,在以“美丽城市” 为主体的游戏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构成美丽城市的建筑有哪些?此时幼儿会通过自己的想象力与现实的结合,来叙述相关城市中的建筑物。
2.提高幼儿创新技能的游戏
        奇思妙想法:在游戏中运用奇思妙想, 不但可以丰富儿童的游戏兴趣,还能拓展儿童思维,增强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 在呼啦圈游戏中,大多数人选择将呼啦圈放在腰间旋转,其实可以设计《妙玩呼啦圈游戏》活动,即发挥出儿童的想象力,又提升了儿童的相互合作能力。首先,教师将学生安排在指定位置上,并说:“今天老师当松鼠妈妈,同学们当小松鼠跟我去操场玩怎么样?”此时学生们手拿呼啦圈,佩戴松鼠头饰,进入操场中,随后老师说:“风景多美啊,山坡、小桥,同学们跟着老师做动作吧!”老师手拿呼啦圈,走独木桥,过山洞。随后,老师将呼啦圈放在手上旋转,双手从呼啦圈中穿过,而学生们也跟着他做同样的动作。
        零件组合游戏:此类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对智力培养具有极大好处。例如,幼儿园中会有很多损坏的积木玩具,教师可以将很多套积木整合到一起,让学生们进行拼接,由于没有了图纸,学生们会进行自由拼接,有的学生会拼接出坦克,有的会拼出飞机,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收获了乐趣, 也提升了思维能力。
二、改善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策略
        生活活动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幼儿园的生活活动有助于学前儿童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通常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完善:第一,教师应注重生活活动中的小事对幼儿的影响,通过
敏锐的观察,对幼儿生活中的点滴进行捕捉,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也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利用肢体语言对儿童的某项表现作出合理评判,例如,如果儿童们表现优异,教师可以通过亲亲他们的额头, 竖起大拇指等方式对他们进行表扬。加强与儿童之间的沟通,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第二,教师要培养儿童和同伴之间的交流意识,做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首先,要在学习、游戏工程中懂得分享,自己有好吃的好玩的,应拿出来与伙伴们分享。其次, 在游戏中遵守要遵守游戏规则。有很多儿童在幼儿园游戏中不遵守游戏规则, 结果被同伴们嫌弃。

此时, 教师应借助这种机会对儿童进行教育,所有人都要遵守游戏规则,当然,这其中还包括很多方面,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认真负责,基于儿童正确的引导。
三、改革课程内容,融入创新课程教学
1.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
        美术教育活动能让儿童积累和萌发创造的愿望,锻炼其创造性思维。可以在绘画活动中,选择一些能被儿童理解的名作, 引导儿童进行欣赏。或许他们不会用专业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感受,但在这些美术教育活动中能够引导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表达自己的感受,不仅能够引起儿童的共鸣,而且能够发掘学前儿童的创新思维潜力。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实验,就是将“O”这个图形呈现给学前儿童, 他们会说出很多东西,比如“太阳”“鸡蛋”“车轮”“面包圈”等,他们不会说出数字“0”或拼音“o”,而小学之后的孩子基本只能说出是数字“0”或拼音“o”。想象是创新的灵魂,这种学前儿童特有的丰富想象力,就是其创新能力的来源。
2.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科学”是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之一,科学活动的组织开展,是培养学前儿童创新能力的一条天然的、重要的途径。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学前儿童的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投放、利用足够的材料,让每位儿童都参与到科学活动之中。为了能使孩子们都能真正参与到科学活动中, 材料的投放就应该丰富充足,能满足每个儿童在这个活动中的需要,让每个儿童都有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也方便儿童自由选择,进行多样性探索。如果幼儿园实力雄厚,科学材料可以由幼儿园购买投放,对于条件不是那么好的幼儿园, 很多材料可以由老师和儿童一起收集。由于收集材料是供自己科学活动时使用的,儿童是很有兴趣的,而且对这些材料也比较熟悉,易于在活动中操作使用。同时,现在国家大力提倡垃圾分类,儿童在收集材料的时候就能意识到垃圾有不同类别,有的垃圾能够废物利用变废为宝,有的垃圾对人有害不能使用,要专门处理等。所以,儿童在收集材料过程中, 不仅能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还有利于调动他们内在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迸发蕴藏的创新活力。
        其次,围绕问题,有意发“难”,适时引导,激发创新能力。科学活动不是盲目的,是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一般教师在组织学前儿童进行科学活动的时候,会根据活动的目的向儿童提问题,儿童会根据老师的问题进行尝试性的操作实验, 并从多次操作中验证或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抓住在尝试操作过程中的精彩之处,及时予以肯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收获;当发现儿童的探索停滞不前时, 应给予恰当的引导或指点,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激发他们用创新方法来完成科学实验活动,从而体验到创新的快乐。在科学活动中教师也应适度地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或任务, 让儿童进行思考或操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儿童的创新思维,激发儿童的创新意识,促进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总结
        综上所述,儿童在接受创新思维课程之后,创新思维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说明游戏活动对儿童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幼儿园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 教师应牢牢把握教学观念、教学素养,运用不同的授课方式,以及制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利用最合理的教学方法,实现儿童创新思维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潘祺蓉,陶志琼.家庭生活信息化对学前儿童家庭游戏影响力的评价及引导策略[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2(01):43-50.
[2]赖怡.现代儿童观对学前教育学课程实
施的启示[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03):88- 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