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职业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4/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期   作者:赵颖
[导读]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因课程性质、学科特点,不仅在将学生塑造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在职业人的打造方面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因课程性质、学科特点,不仅在将学生塑造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在职业人的打造方面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践出真知,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更需要在丰富的实践活动参与中完成。改革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建立思政课、专业课和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范式,形成即有道德素质又有专业技能的全面合理的育人模式。并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加以实施,以达到切实提高思政课有效性的目的。
一、思政课实践与职业素质教育相融合的的意义
        1.良好的职业素质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民族工业振兴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化向大众化的转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良好的职业素质已成为就业竞争优势所在。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职业素教育充分结合,对丰富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具有理论价值,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
         2.良好的职业素质培育,是塑造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性举措。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培养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重任。但目前,在社会极快转型的过程中,职业素质存在着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诸多问题,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已成为了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3.良好的职业素质培育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现阶段部分高校对于职业素质培养相关教育教学还普遍存在观念认识的偏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相脱离,实践教学保障机制不健全,初衷和效果背离等“瓶颈”问题。本研究将为以上问题的解决提供具有推广价值的可行性实施方案。
        4.良好的职业素质培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环节。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文化和理论自信,自觉自为地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
二、当下思政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 部分思政课教师对思政课教育的目的不明确。思政课教师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只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着重挖掘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忽略了学生对所学知道的有效利用,另一种恰恰相反,重加注重实践教学的效果,对学生未来需要什么非常关注,但课程难度稍欠缺。前者将导致思政教育忽略了不同专业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导致思政授课的内容和方式并不能符合当下社会的发展方向。后者虽然重视职业专业的培养,但是却没有思政教育的深度,将课堂变为生硬的专业指导课,缺少思想性和系统性。这就严重影响了思政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之间的融合,也并不太符合高校对于综合人才培养的要求。
        2. 思政教育教材缺少针对性,缺少职业素养培养的特色。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统编教材影响导致个人思路不开阔,部分思政课教师严格按照教材的指导,把心思都放在课程深度上、教学方法上,并没有将学生的专业特色体现在思政课的实践内容当中,或者说并没有把学生步入社会之后所需的实践内容列入到思政课的实践范围内。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之间脱节。
        3. 教学方法不能做到推陈出新。思政课需要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展现教学内容,然而大部分思政教育教师,并不会花太多心思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所以导致思政课堂气氛不活跃,影响教学效果。

教师是绝对的中心,但是一门思想交流的课程不能只把老师的思想传达给学生,学生没有太多机会参与其中,进而影响了学生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发展。很多学生都认为思政教育课堂和实际工作之间的联系很少,所以也不会倾注精力去参与和思考,对于教师来说,应当改变教学方法,增加职业素养在思政教育中的比重。
        4. 教学评价不够完整无法全面体现成绩。在思政教育的考核体系中,很多学校都已经不再把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在整个评分体系中,思政教师也将学生的平时表现纳入到评分中。然而即便如此,也并不能确保信息传达的真实性,因为其中涉及到的因素众多,这就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态度,不仅要提高学生分数,也需要考核分数背后的能力,让高职思政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5. 学生职业素养与思政课教学目标存在较大差距。社会的飞速发展也预示着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也应当具备合格的思想道德推平、身心素质以及人文知识等等。当下我国大部分职业教育对于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不够的,很多学生在专业的选择上本身具有一定盲从性,在高职院校选择了专业之后发现并不是自己的兴趣,于是忽视了学习过程,导致在毕业时好高骛远。这些现象都表明,我国思政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需要教育工作者们探索更多的可行性道路。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与职业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思考
        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为前提,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改革。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新模式的实现路径和实践效果。难点是以职业素质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有效性的理论探讨和实践运行。诸如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有机结合的合理设计,有效运行范式等。改革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建立思政课、专业课和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范式,形成即有道德素质又有专业技能的全面合理的育人模式。并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加以实施,以达到切实提高思政课有效性的目的。
        如若能充分将思政课实践和职业素质培养结合定然会有创新与突破。突破原有的研究视角,从课程的有用性出发,做到学以致用。发展思政课外延力量,产生操作性强实用面广的实践教学新模式。进一步丰富与充实了高校教育的研究内容。尝试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探究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与有效融合,这对于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当前我省高校乃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着设计宏大,实际流于形式、忽略学生专业背景及需要等严重制约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发挥等问题。以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为目的制定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案,对推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和职业素质培养的有机融合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1]邓宝仿 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融合的路径探究 [J]. 报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2019年1期
[2]陈亮 高职院校思政课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路径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7 25期
 
       
基础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职业素质养成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GJC1319062);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性研究》(GJB13119088);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当代大学生诚信观教育机理研究》(GJC13190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