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重症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4/1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月2期   作者:曾容清 吴计徐 程丹萍 秦文秀 王飒
[导读] 探讨心理护理在重症急诊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曾容清 吴计徐 程丹萍 秦文秀 王飒
(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广东阳江5295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重症急诊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科收治的重症急诊患者1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7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急诊救治护理,观察组额外实施心理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焦虑、抑郁情绪程度相当,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绪比较,观察组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重症急诊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护理;重症急诊;护理
重症急诊患者是临床上数量较大的一类患者,这类患者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主要是患者的起病急骤、病情危重、进展极快,致残致死率较高。因此,这类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较大,而不良心理情绪的会对临床的急诊救治工作产生不利影响。鉴于此,临床需积极地采取心理护理来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才能够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1]。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对重症急诊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以下就对心理护理在重症急诊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重症急诊患者15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包含75例患者,观察组75例患者,女33例,男42例,年龄在20-7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7.1±4.3)岁。对照组75例患者,女36例,男39例,年龄在21-7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6.3±3.7)岁。两组的患者各项基本资料和病情程度分布情况均相当,P>0.05,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获得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入组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获得了其同意。
1.2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急诊救治护理,观察组额外实施心理护理,包括:①心理评估: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之初,即采取相应的心理评估工具,同时结合交流获得的患者信息,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准确的评估。②不良情绪干预:首先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主要通过疾病知识宣教来实现,以此来消除患者由于缺乏疾病认知而带来的焦虑、抑郁情绪。其次要加强与患者进行沟通,采取合理的疏导方式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最后要及时地与患者沟通治疗进展、介绍整个临床治疗方案,并向患者介绍一些治疗效果较好的典型病例,帮助患者提升信心,让患者看到希望。

1.3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1.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所获得的护理满意度数据,采取(%)表示,实施卡方检验;而所获得的SDS量表和SAS量表评分等数据,并进行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
以SDS量表和SAS量表[2]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结果提示,两组患者入院时的焦虑、抑郁情绪程度相当,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绪比较,观察组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54例、基本满意18例、不满意3例,护理总满意度96.0%,对照组护理满意36例、基本满意24例、不满意15例,护理总满意度86.0%,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对于重症急诊患者来说,由于其病情较重,起病较急,导致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受到较大的心理应激,从而生出焦虑、抑郁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重症急诊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全面的掌握,在此基础上采取合理的心理疏导方式,帮助患者降低心理应激反应,从而达到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程度的目的,降低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抵触性,这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柳英,黎瑜.急诊重症患者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J]. 基层医学论坛,2018,33(48):4534-4536.
 [2]曾婷婷.心理护理干预在重症急诊患者中的应用[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18,3(18):231-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