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许昌市中心血站体检科;河南许昌461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献血者血液感染性指标筛查中核酸检测(NAT)联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时间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0月内,对象选取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5000份,均采取ELISA法检测ALT、抗-HIV、抗-TP、抗-HCV、HBsAg等血清学指标,之后对合格标本行NAT检测。比较分析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结果:本组5000份血液标本中血清学检测合格者4885份(97.7%),不合格者112份(2.3%)其中两项指标重叠感染3份(2.61%)。在合格标本中,NAT法检出1例HIV-RNA阳性(0.02%),4例HBV-DNA阳性(0.08%)。不同年龄段、重复献血与初次献血者之间HBV-DNA阳性率对比发现P<0.05,说明表现出了统计学差异。结论:在献血者血液感染性指标筛查中采用ELISA法检测存在一定漏检率,而通过联合NAT检测课促使艾滋病、乙型及丙型肝炎等风险有效降低,从而保障输血安全和血液质量。
【关键词】献血者;血液感染性指标;核酸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目前在采供血机构中,为了确保输血安全,主要采用采用不同厂家提供的两种ELISA试剂测定相关血清学指标,包括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抗-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TP(梅毒螺旋抗体)、抗-HCV(丙型肝炎抗体)、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等【1-2】。而由于隐匿性感染、病毒核酸变异、窗口期感染等影响,部分检测合格后存在艾滋病、肝炎等感染风险【3】。本文即分析了在献血者血液感染性指标筛查中核酸检测联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应用价值,现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次时间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0月内,对象选取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5000份,献血者年龄值为18-60(32.5±2.4)岁;性别比例男/女为2365/2635。其中初次献血2580,重复献血2420。
1.2方法
所有献血者均在血液样本采集后,留取10mL静脉血置于两支试管中,5mL/支,,其中1支血样置于EDTA-K2抗凝管,用于血清学测定ALT、抗-HIV、抗-TP、抗-HCV、HBsAg等,另1支为真空管,无BNA酶、RNA酶、无菌、含分离胶,用于测定HIV-RNA、HCV-RNA、HBV-DNA等,在2-8℃环境中保存留取的标本,采集血样4h内对核算试管进行离心处理,分离出血浆于72h内完成检测。所有血液标本均采取ELISA法测定,均采用不同厂家提供的2种试剂进行检测,每批设定室内质控孔、阳性对照孔、阴性对照孔、空白对照孔,由不同人员完成初检和复检操作。之后对合格标本行NAT检测,每8个样本作为一个混样池进行测定,均设有内标对照。
1.3观察指标和判定标准【4】
比较分析两种方法测定结果。ELISA法测定阳性结果判定:样品吸光度/临界值(S/OD)≥1.0。NAT法测定阳性结果判定:混样测定有反应后拆分,拆分后存在反应即为阳性。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处理中,使用工具为SPSS 19.0,结果以P<0.05进行差异评定,卡方可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而T值可处理分析计量资料。
2.结果
2.1ELISA法检测结果
本组5000份血液标本中血清学检测合格者4885份(97.7%),不合格者112份(2.3%),其中ALT不合格12份,两项指标重叠感染3份(2.61%)。而抗-HIV、抗-TP、抗-HCV、HBsAg等具体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目前在治疗临床疾病的过程中,血液制品和输血是不可替代的关键措施,而在测定输血相关病毒标志物的过程中,采供血机构主要对其抗体或抗原采用血清学技术进行测定,其可有效减少经输血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如丙型及乙型肝炎等。但由于诸多因素如隐匿性感染、免疫静默、病毒基因变异、窗口期感染、试剂灵敏度等影响,在实施ELLISA法测定后,极少数血液在输注后仍然存在感染性疾病传播的情况,因此需采取其他方法联合辅助检测【5】。而通过在献血者血液感染性指标筛查中采用ELISA法联合NAT检测,后者可对前者测定合格者再次急性 筛查,可对漏检标本予以有效检出,从而提升不合格血液检出率,进而提升血液质量,保障血液安全性【6】。本文的研究中,本组5000份血液标本中血清学检测合格者4885份(97.7%),而其经NAT法检出1例HIV-RNA阳性(0.02%),4例HBV-DNA阳性(0.08%)。这表明在献血者血液感染性指标筛查中采用ELISA法检测存在一些漏检情况,而通过NAT法可予以有效检出。不同年龄段、重复献血与初次献血者之间HBV-DNA阳性率对比发现P<0.05,说明表现出了统计学差异。这表明HBV-DNA阳性检出率受到献血类型、献血者年龄等因素影响。可以发现,在献血者血液感染性指标筛查中采用ELISA法联合NAT检测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在献血者血液感染性指标筛查中采用ELISA法检测存在一定漏检率,而通过联合NAT检测课促使艾滋病、乙型及丙型肝炎等风险有效降低,从而保障输血安全和血液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春玲.核酸检测联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献血者血液感染性指标筛查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8,19(8):29-31.
[2]姚瑞英.南阳献血标本ELISA和NAT筛查及HBV阳性献血者跟踪调查[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8,29(7):514-516.
[3]黄象艳.献血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输血安全影响的研究进展[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5,38(5):454-457.
[4]刘旭.术前、产前及输血前患者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及结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4):30-32.
[5]吕平.5100例住院患者血液感染性疾病标志物检测及结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7):79-79,80.
[6]李四红.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9):1589-1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