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丹萍 罗雪琴
(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江西高安330800)
【摘要】目的:分析产房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孕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产房舒适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52.0%,实验组院内感染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22.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产房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助产质量,促进护患关系良好发展,对降低院内感染率有着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助产质量;产房内感染率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产房助产技术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如今我院在传统的助产护理方法上,对助产护理增加了舒适护理,且在应用过程中收益良好,使得产妇分娩时身心处于轻松、无恐惧、无焦虑状态,降低了其不舒适的程度。本文以产房舒适护理作为研究分析的对象,分析其对助产质量以及产房内感染率的影响,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孕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年龄在2~335岁之间,平均年龄(28.1±1.03)岁。对照组50例,年龄20~33岁之间,平均年龄(27.2±1.0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方式,具体包括以下:①加强环境的舒适护理:环境舒适护理,对产房的温度、湿度进行调节与控制,加强通风,保持室内温度恒定,同时护理人员自身需要注意其言行举止,在于患者交谈的过程中尽量轻声细语,耐心解答患者疑问。②加强心理上的舒适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到产妇的心理状况,首先耐心、和蔼的向产妇介绍医院产科的优势、告知产妇生产过程,针对产妇出现的各种不良情绪、不良心理给予疏导,及时解决产妇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提高产妇配合度。③向产妇耐心、详细的介绍关于生产的相关知识,充分站在产妇的角度考虑问题,让产妇对生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心理恐惧感。④加强孕产妇的心理护理:针对孕产妇因怀孕的影响可能出现心理上的问题,特别是对初次怀孕生产的孕妇,护理人员要耐心向产妇解释,不良的心理状态与情绪对胎儿有不良影响。⑤在分娩的过程中,采用一对一助产士陪伴护理模式,时刻关注产妇分娩情况,将最新的分娩情况告知产妇,鼓励产妇采用正确的分娩方式,可以适当进食,保持体力。⑥完成分娩之后,需要做好会阴部的冲洗,定时更换会阴垫,避免出现感染。同时做好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保持新生儿皮肤干燥、清洁,加强沐浴护理。
1.3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记录院内感染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l7.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
实验组总满意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两组院内感染情况
实验组总感染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孕产妇作为医院中特殊的护理对象,有着更高的护理要求[1]。本次研究中将产房舒适护理应用于护理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内涵[2]。由于产妇在分娩前后会出现不同程度、不同情况的心理影响,消极的心理障碍会影响到产妇的分娩过程以及新生儿健康状态,在舒适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是重点,这是因为心理状态对产程有着影响,在护理过程中从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全程的分娩护理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产妇分娩的顺利。特别是针对初产妇而言,由于对生产的不了解更加容易产生恐惧、害怕等情绪,不良情绪会影响产妇的中枢神经功能紊乱,增加体内茶酚胺分泌量,减少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导致宫口张开变慢,宫缩乏力,延缓产程时间,影响产妇生产[3]。因此,产房舒适护理的实施与应用能够从产妇的生理与心理上提高其愉悦感,降低其不适感。
综上所述,采用产房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助产质量,促进护患关系良好发展,降低院内感染率有着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梁梦华.产房舒适护理对助产质量和产房内感染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22(17):452-453.
[2]廖梦兰,吴仲环,叶清晓,等.施行责任助产对产房护理质量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23(12):198-199.
[3]李小敏,王晓娟,赵佩珊.助产质量及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25(10):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