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蒙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目的:观察刮痧联合耳穴压豆对带状疱疹护理效果。方法:选择30例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受诊在我院的带状疱疹患者进行护理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为15例,实验组给予刮痧联合耳穴压豆与相应的护理措施,另给予对照组一般治疗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愈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优(P<0.05);实验组在止疱、止痛、结痂起效时间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刮痧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明显,且能拉近护患关系,加强系统的护理是带状疱疹联合治疗顺利进行的保证。
【关键词】刮痧;耳穴压豆;带状疱疹;护理
带状疱疹这类急性炎症胜皮肤病是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导致,中医称为“蛇串疮缠腰火丹”。该病多发于成人,且春、秋季是该病的多发时间,水泡分布在神经一侧周围呈群集状、簇集红斑并伴有明显神经痛是该病的主要表现[1]。一些患者疱疹消退后,依旧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若无合适的护理和治疗,那么将使其疼痛剧烈,影响生活质量且给其身心带来很大痛苦[2]。当下医学研究并关注的问题是怎样使此类患者的痛苦缓解。我院采用刮痧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30例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受诊在我院的带状疱疹患者进行护理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人数均为15位,实验组男8例,女7例,年龄25-71岁(37±7.2)岁,病程19d(4.1±2.2)d,皮损分布于头面部4例,6例腰腹部,5例胸背部;对照组男7例,女8例,年龄26-73岁(43±6.7)岁,病程18d(3.4±2.9)d,皮损分布于头面部5例,7例腰腹部,3例胸背部。30例患者在病况、年龄等基础信息对比都没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且病患以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了同意书,同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愿意接受刮痧联合耳穴压豆治疗;②符合《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生病分册》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耳廓溃疡、炎症或皮损患者;②不符上述纳入标准者。
1.3方法
给予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一次0.5mg/d;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之刮痧及耳穴压豆。①耳穴压豆选定:用棉球沾75%的酒精擦耳廓的皮肤后,即用干棉球擦净。用镊子夹起中间有压物的小方胶布针,对准贴紧耳穴内分泌、皮质下、胃、大肠、肝、肺、心、面颊区穴位,后稍微用力对耳穴贴压,适度的按、揉使患者耳朵感到发热或酸、麻。②太阳经循经刮痧:刮痧的部位针对腰部和下肢后侧的足太阳膀胱经,其中下肢后侧从承扶、殷门过委中至承山,腰部从肾俞、志室到次髎、秩边。③护理干预:选准穴位为评估选穴耳穴压豆的关键,观察耳廓有无脱屑、硬结、水泡、充血等进行全面评估,通过耳穴探查,找出阳性反应点,辅穴位根据病情而确定。
1.4评价方法
评价两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等,随访30天后评定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情况:①止疱:无新水疱出现;②止痛:疼痛消失亦或是减轻;③结痂:水疱全都干涸结痂;疗效评价:①无效:基本无变化;②好转:水疱大部分消退,皮疹大部分结痂,疼痛明显减轻;③痊愈:水疱消退,皮疹结痂,疼痛消失。
1.5统计学方法
此次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所得数据的处理,X±s表示计数资料,t为检验,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愈和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带状疱疹通常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导致的皮肤感染,沿感觉神经在相应节段引起疱疹且伴有严重疼是该病的主要表现。一些患者常出现后遗神经痛于皮损消退后,老年患者疼痛尤为剧烈,其生活质量亦会受到较重的影响[3]。带状疱疹的有效治疗途径为,缓解疼痛、缩短病程、避免发生后遗神经痛。刮痧以及耳穴压豆都为中医学特色疗法,迷走神经因受压力刺激,持续向中枢发放冲动,继续作出对应反应于整合中枢将冲动之后的结果即为此措施的原理。该措施具有改善局部疼痛的作用是通过大量的临床上研究所验证。该措施不仅不良反应少,更将“简、便、易、廉”的中医外治特色所体现,这些均是病人易于接受的原因。
治愈和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止疱、止痛、结痂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5)。这说明了,在综合调理上,该措施可起到良好的效果,拥有缩短病程、迅速止痛、减少后遗神经疼痛发生的作用,而治疗能够顺利推进的保障是将以上联合措施正确的使用。以上的结果亦表明,通过科学的护理干预对护患双方共同合作的提升可以起到十分良好的效果,对保证各项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和战胜疾病起到巩固作用。综上所述,刮痧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可以使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疼痛明显缓解,亦能拉近护患关系,值得在医院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莉,樊卓,覃净静,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7,35(9):571-573.
[2]李玉秋,徐文英,潘南楠.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2019,16(9):59-59.
[3]李秀娟,李婕,韩海涛.民族特色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研究述评[J].中医学报,2017,32(12):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