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反思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3期   作者:章莺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和深化,当前初中数学教育已经逐渐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化为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以便于用多元化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从而较容易的理解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在解题教学中初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本文主要通过教学方法的研究,探讨反思能力的具体培养措施,希望给予教师更多教学方法上的有效建议。

章莺    湖南省邵阳市第四中学  湖南  邵阳  422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和深化,当前初中数学教育已经逐渐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化为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以便于用多元化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从而较容易的理解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在解题教学中初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本文主要通过教学方法的研究,探讨反思能力的具体培养措施,希望给予教师更多教学方法上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反思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1-018-01

        引言
        数学教育的目的除了数学知识的传授之外,另一个主要目标则是锻炼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之中正确运用数学理论解决问题,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归纳总结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对数学相关知识点进行教学之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解题时的反思能力,引导学生对于客观问题进行二次理解,提升学生对数学的整体认知能力,帮助学生全面的理解数学,促进学生灵活掌握数学的规律和解题方法。
        一、在预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数学是一个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初中阶段数学更要加紧预习工作,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促使学生们在预习时会对课程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就对其中的重点难点有一定的认识,能够使课堂内容讲解时更加有效率,针对疑难问题学生也能够有的放矢,提出自己的疑问寻求解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学习,从中刨铣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将课堂作为巩固知识的环境,而非认识知识的环境,这就能进一步提升授课的效率,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1]。
        以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中《整式 单项式》内容的讲授前可以安排学生针对单项式的相关知识点进行预习,了解单项式与单项式系数和次数的概念,设置有引导和巩固内容的习题,比如说设置一个动物园里有大熊猫和小熊猫一共X只,其中小熊猫的数量占据所有熊猫总数的25%,请计算出小熊猫究竟有多少只。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点中蕴含的实际问题解决方式,促使学生将反思知识内容,从而达到强化记忆、巩固训练的效果。这种方式不但在能够便于学生学习新知识,还能让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产生衔接作用,有助于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建立。



        二、创建课堂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科的反思意识
        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是一门实际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师应当注意在授课工程中建立情境,促使学生在情境中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反思意识。
        以八年级数学上册《2.5 全等三角形》为例,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会意识到全等三角形中的角对角、边对边和边边边之间的关系是判定全等三角形的主要依据。此时教师就可以针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创建一个这样的情境:比如有一天妈妈在家做清洁工作,不慎打破了家里的一块三角玻璃(如图1),必须再去配一块一模一样的玻璃装上,但是配玻璃的师傅表示拍照看不清尺寸必须要带上方便测量,但是此时妈妈可犯愁了,都带上的话不方便拿,也容易划到手,要是路上二次摔碎了,玻璃就更不好配了。
        此时情境创建已经成功,学生们已经陷入思考,针对必须要带且仅能带一块的问题学生们纷纷展开思考,此时学生们在反思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结合实际情况,学生开始提出能够将C带去,原因是C中包含着两个角的角度,而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求出角度已知一边的边长,就能得出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
        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建立在学生们熟练掌握相关定理的基础上,教师在这个阶段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并且有现实的数学研究价值,能够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真正将知识活学活用,从而得到解题的新思路,并将知识内容融会贯通。
        三、合理利用错题资源,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时一定要准备错题集,错题集作为数学学习的辅助工具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学生学习的盲点和知识漏洞,从而对数学学习查漏补缺,如果要确保解题正确率不一定要通过题海战术,只要将一个类型的题目理解全面融会贯通,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纠正题目错误的思路错谬,就能在短时间内累积有针对性的答题经验[2]。
        以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为例,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答时不少学生的错误都在于在解答时将方程中的分母抹去却又忘记将分母项乘上,针对这种错误教师在改正的同时,还应该强化教育提问如果方程式中不存在分母项,并且架设方程中不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的话等式两边是否相等?由学生反思验证,在通过引导回忆等式性质的相关概念,让学生对公式有深刻的理解。从错误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从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更好的自我提升。
        四、结语
        初中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反思的思维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数学成绩,还能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教师在具体的引导和培养时要注意创新与实际相结合,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将反思能力的培养全面贯彻到数学学习中。
参考文献
[1]胡连果.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和探究[J].考试周刊,2018(A5).
[2]朱晓洁.引导学生在教学学习中反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新课程,2019(15):194-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