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数感” 夯实素养根基

发表时间:2020/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2期   作者:周浩
[导读]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把“数感”列为十个核心概念之一,“数感”在培养学生素养方面具有着奠基的作用。在认数的过程中形成“数感”;在运算的过程中建立“数感”;在问题解决中发展“数感”是夯实素养要基重要策略与方法。

周浩   南通苏通科技产业园区实验学校  226017
【摘要】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把“数感”列为十个核心概念之一,“数感”在培养学生素养方面具有着奠基的作用。在认数的过程中形成“数感”;在运算的过程中建立“数感”;在问题解决中发展“数感”是夯实素养要基重要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数感  素养  认数  运算  问题解决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4-177-02

        “数感”来自英文“number sense”,也称为数觉或数意识。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把“数感”列为十个核心概念之一,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并明确指出:数感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它从概念的外延上对“数感”加以了解释。一般的理解,“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式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算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目前人们对“数感”的认识是多元的。曹培英老师认为:“数感是数的抽象意义与数的具体意义的统一,是一种自觉地基于数学的或现实的问题情境,解释数和应用数的意识与能力。”一方面,数感是一种“自觉意识”;另一方面,数感既有感知的成分,又有思维的成分,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
        数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学习、感悟、积淀的过程。培养学生数感可从以下几方面践行
        一、在认数的过程中形成“数感”
        1.数出“数感”。数数是数概念教学中常见的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基本策略。数数需要借助学生熟知的直观具体的实物,从视觉上感受被数物体与数的一一对应。看似简单的过程,蕴含丰富的教学内涵。首先,在数数的过程中要重视引领学生感知数的两种形式,即基数和序数。其次,要注重“载体”的选择。比如“认识10以内的数”,可将5枝铅笔、5块橡皮、5本练习本放在一起比较,让学生发现虽然表示的物体不同,但数量都是“5”,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问“5”还可以表示哪些物体?这里选取的5枝铅笔、5块橡皮、5本练习本都是学生熟知的,避免了“量”对“数”感悟的干扰。
        2.读出“数感”。数的读法有其通用的法则,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如果在数的读法过程中伴随着思维的加入,可以在关注学生读得对不对的同时,通过读数让学生读出“数感”。如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万以内的数”,在练习环节,一位老师出示了题组:
        “2345”读作()千()百()十();
        “2345”是由()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
        “2345”=(  )×1000+(  )×100+(  )×10+(  )。
        三道习题的本质是一回事,但三道题的难度系数在逐题增加,一题比一题更抽象、更形式化。只有基于学生的理解,学生知道读的是什么,就可以读出“数感”。
        3.看出“数感”。数感作为对数的一种感悟,虽有一定的思维成分,但更多的是类似于“直觉”的第一反应。因而,“数感”也是可以看出来的。如苏教版数学教材中“认识千以内的数”教学,教材中安排了“立方体模型”和“珠算”以及“小棒”,都有这样的功效,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实物模型或图片,让学生在看的过程中培养“数感”。
        二、在运算的过程中建立“数感”
        1.估出“数感”。“数感”与“估算”都具有一种“模糊性”,两者关系密切。一方面“数感”的培养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估算能力;另一方面,有效的“估算”又需要学生的“数感”来支撑。因此,“估算”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方法之一。


如,有位老师在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3小时后,甲车行了全程的,乙行了全程的,哪辆车的速度快?此题考查的实质是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因为在同样的时间内,行路的路程长则速度快。在学生通过通分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的基础上,这位老师引导说:“如果不通分,你能估计出哪辆车的速度快吗?”学生先是一楞,既而许多同学举起了手“,所以甲车快。”即一半,这个“数感”学生是有的,有了这个标准进行比较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问题是学生有没有这样的意识,而学生估算意识的形成,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
        2.算出“数感”。运算教学是培养、发展学生数感的主要途径。“数的运算”的过程往往是学生巩固、发展“数感”的过程。如果教师适时地帮助学生在计算与计算之间、计算与出现的特殊数字之间建立联系,对培养学生数感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有位老师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一)”时,让学生计算:25+29、39+19、14+35。引导学生应用不同的计算策略进行计算。第一题既可以由已有事实“25+25=50”得出“25+29=54”,也可以由“25+30=55”得出“25+29=54”;第二题既可以转化为“40+18”进行计算,也可以转化为“40+20-2”计算;第三题可以拆分为“10+30+4+5”计算,也可以转化为“10+35+4”等进行计算。采取不同策略计算的过程,既是沟通笔算与口算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
        三、在问题解决中发展“数感”
        1.用出“数感”。小学数学中的实际问题都会涉及数。因此,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有利时机,教师如能适时引导,学生“数感”常常会自然地表现。如教学苏教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是3:2:1,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教师引导学生从“计算三个角判断”到“只计算最大角”直至向“不计算具体角直接根据比份判断”发展,并引导学生总结出以下规律:
        如果最大角的比份等于其它两个角的比份和,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如果最大角的比份大于其它两个角的比份和,则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如果最大角的比份小于其它两个角的比份和,则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学生的“数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得以提升。
        2.练出“数感”。教学中,科学的练习,也能发挥培养学生“数感”的功效。如有位老师在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果园里有苹果树240棵,,梨树有多少棵?要求学生补充一个条件,求出梨树有360棵。学生中出现以下类型的答案:
        ①梨树比苹果树多120棵;苹果树比梨树少120棵;
        ②梨树是苹果树的;苹果树是梨树的;
        ③梨树比苹果树多(50%);苹果树比梨树少;
        ④梨树与苹果树的比是3:2;苹果树与梨树的比是2:3;
        ⑤占苹果树与梨树总数的;梨树占苹果树与梨树总数的;
        ……
        一道开放题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不同的答案也显示了不同层次的“数感”。既练习了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学生的“数感”也在这样的过程中萌发,一举多得。
        培养学生数感,为学生素养奠基,数学教育工作者应然使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许卫兵.成为高度自觉的教育者:写给后课标时代的数学教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10.
[3]林崇德主编.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2017.5重印)
[4]周浩.分享数学教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重点课题《“尝试·分享·导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实践研究》(B-6/2016/02/21)的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