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2期   作者:李乃军
[导读] 化学是一门内容比较生涩难懂,科学性和操作性比较强的科目,因此改革化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去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至关重要。化学中有很多需要进行实验的内容,在教授这些内容时添加趣味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且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本文就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趣味化学实验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分析如何提高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李乃军     岐山县第二初级中学
【摘要】化学是一门内容比较生涩难懂,科学性和操作性比较强的科目,因此改革化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去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至关重要。化学中有很多需要进行实验的内容,在教授这些内容时添加趣味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且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本文就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趣味化学实验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分析如何提高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趣味实验;化学教学;改革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4-101-01

        新课程改革对全面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出了全面详细的要求,以期通过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的诸多缺点和使用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得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从而使我国的教育水平得到提升。在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中,不难发现,有些通俗易懂的科目,类似语文、英语、历史等科目,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在改革教学方式上相对容易,而有些科目,科学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内容生涩难懂,学生难以完全理解和掌握知识,学习积极性很容易被挫伤。因此改革起来难度相对较大,但其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生涩难懂的教学内容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在初等教育的课程中,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都是相对来说内容比较生涩难懂的科目,尤其化学,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实验,科学性和动手操作性都比较强,如果教学方法使用不当,不仅会使学生难以理解所学内容,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授一些生涩难懂的实验时,教师如果能够创新的添加趣味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且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本文据此展开详细叙述。
        一、运用趣味性化学实验开展教学的重要性
        趣味性化学实验的有效运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化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虽然各种化学反应都有其遵循的规律,但是实验现象确实千变万化的。对此,教师可通过一些操作简单、安全的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理解。第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察和探究能力。在化学实验课程上,教师可以趣味性化学实验的现象结果为背景,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观察认识实验的原理和现象,进而掌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运用的有效策略
        (一)由趣味化学实验引入课题,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尽管在课程安排上,初中的学生是在三年级才接触化学这一学科,但是课本中学习的物质和实验现象却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对此,教师在化学课程的开篇之初,就通过一些趣味性化学实验的设计,以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于化学这门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比如,在化学课程的第一节课上,教师就可通过“烧不坏的手帕”这一趣味性的实验展开教学:首先将一个手帕浸入到一个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烧杯中酒精是有酒精和水以 3:1 的比例制成),之后有坩埚钳将手帕取出并用火柴点燃,之后查看实验结果。学生会发现,虽然手帕上会燃起大火,但是大火熄灭之后,手帕是完好无损的。之后教师可设计另一个趣味性的化学小实验,蓝瓶子实验:取一圆底烧杯,加入一定量的葡萄糖水,之后再滴入数滴 0.1%的亚甲基蓝,亚甲基蓝不能加太多,以免变色太慢,之后再加入一定量的 NaOH,NaOH 的量同样也应该控制在一个范围内。之后震荡烧杯,就能够看到烧杯中液体起初变成蓝色,静置两分钟后变成无色,再震荡又会变成蓝色。这两个实验的引入,前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其实就在大家身边,后者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的神奇。
        (二)设计课外实验,强化学生的化学学习
        化学这门全新的学科,在学习之初,一些基本的知识,如物质的名称、符号以及元素符号等都是需要学生记忆的,而这记忆的过程也是学生将具体物质符号性,从形象思维转变到抽象思维的过程。这一过程,若教师不能够建立正确的引导方式,只是一味地理论说教,则会引起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程的反感。对此,教师可通过一些课外趣味性化学小实验的设计,让学生自发地去搜集资料,了解化学,进而强化学生的化学学习。
        (三)合理利用趣味化学实验,变抽象为形象
        化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对化学公式、实验现象的记忆难免会让学生感到不耐烦,对结果的记忆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对此,在该部分内容的讲述时,教师可将其化学实验应用其中,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以便于学生理解。比如,在讲解化合反应这一章节时,教师就可通过“滴水生紫烟”这一实验,让学生观察锌和碘以单质形式单独放在一起以及再加入水之后的反应现象,让学生判断化学反应的形式和方法。同时,也能够在这一章节强化学生对催化剂的理解。通过这些小实验的设计,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化学的直观了解,也有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严谨思维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