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感恩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2期   作者:吴红岩
[导读] 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感恩教育有助于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包容性、内容的吸引力和目标的说服力。

吴红岩    伊犁察县绰霍尔镇中心校  新疆  伊犁  835300
【摘要】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感恩教育有助于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包容性、内容的吸引力和目标的说服力。
【关键词】感恩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4-090-01

        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感恩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对人性的善良与爱进行思考和实践,是培养学生感恩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向往的一项心灵体验活动。
        一、感恩教育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价值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培养感恩意识,并在之恩的基础上报恩、施恩。
        (一)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包容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人对人的教育实践活动,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独立的自我和精神世界。从教育本质上看,感恩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将个体的发展放在首位,立足于社会、他人的关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从教育过程来看,感恩教育是挖掘人的自身潜能,调动自我教育的积极因子,从道德着手,以情感滋养心灵,以人性完善人格,在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很强的协调性。
        (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引力
        思想政治教育依靠某种思想、文化的吸引力,将社会规则与价值观念灌输于人们的头脑之中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引起社会发展。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有感念祖国之恩、感念社会之恩、感念自然之恩、感念父母之恩、感念母校之恩、感念同学之恩、感念亲戚朋友之恩等。“感恩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有较强的现实感和实践感,且依托丰富多彩的感恩实践活动,把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现实的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寓教于乐,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纳。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说服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体现在教育对象是否发自内心的思想转变与行为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引导人们掌握基本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遵守社会秩序,接受社会制度的约束方式参与人的思想道德体系的构建。例如,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的空间,国家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社会为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环境,这一切,都应视为“恩情”。通过感恩教育塑造坚定的道德信念,能让学生从心底信服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共同信仰。
        二、开展感恩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应成为每个人的一项基本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就是号召全社会弘扬一种人心向善的风气。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一是以朴实道理吸引学生。教育者运用人性中善良朴实的道德观念、亲切的话语开导学生,引导他们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按照社会的规范和要求去实践,使思想政治教育对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真正有实效。二是以感恩道德感召学生。在感恩教育中培养学生感恩祖国、感恩人民、热爱感恩社会的意识,以感恩之德感召学生,做讲诚信、重恩情、讲真话、做实事的人,让学生从心底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内化于心。三是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二)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
        一是以真诚的情感打动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对学生倾注真实情感,以关心、信任和理解的态度面对学生,善于觉察并积极回应学生的情感需求,及时发现并肯定学生的闪光点,以心换心,以情动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的感染力。二是以积极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感恩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情感的发展规律,促使学生将感恩的认知内化为自觉选择。在处理道德中的冲突和矛盾时,能主动采取感恩的方式积极应对,将感恩之情引发的行为持续强化和建构,以尊重、友爱、关心、理解、责任的人生观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三是以适度的情感陶冶学生。在开展感恩教育过程中要把握好情感的度。例如,一些学校在开展以感恩父母、感恩老师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时,在创设的感人情景中,学生往往会抱头痛哭乃至情绪失控,如果控制不好,教育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所以,感恩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心灵触动”和“感性交流”,尊重与保护学生的情感需求,以达到增强感恩认识、陶冶感恩情愫,锻炼感恩意志、确立感恩信念的目的。
        (三)重视人文关怀
        一是以人为本关怀学生。感恩教育要立足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和思想实际发展水平,通过平等、对话、关心和服务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促进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和全面发展。二是以平等态度接纳学生。感恩教育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了和话语体系,从学生的生活方式、休闲方式、交友恋爱、学业研究、就业创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做到关心、尊重、服务学生,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从心底自觉接受。三是以开放心态包容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设身处地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理解学生的言行和所作所为,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和情感交融,引导学生将感恩内化为一种自然和自发的行为,塑造阳光心态,提升人生境界,在感恩的实践中寻找生命的意义。
        (四)加强主体实践
        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的落脚点,没有道德行为的表现和积累,就不可能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在开展学生感恩教育过程中,要加强主体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切身感受、领悟感恩真谛,把感恩的认识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内化为感恩品质。
参考文献
[1]项福库,祝国超.感恩教育理论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45。
[2]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8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底4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