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2期   作者:王珍
[导读] 体育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体育意识和技能,因此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初中体育教学为例,探究其有效教学策略。

王珍     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城关初级中学
【摘要】体育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体育意识和技能,因此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初中体育教学为例,探究其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4-086-01

        引言:面临新时代教育改革,广大初中体育教师急需深入研究并实践教学方式创新改革,全面提升教学工作质量。笔者主要研究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并提出若干创新方向,以期为体育教育界工作者提供建议。
        一、当前初中体育教学情况
        (一)教学内容不合理
        课堂教学内容是课程精华所在,也是保障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知识载体,对整体教学工作质量起决定性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初中体育教育资料愈加丰富,许多先进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网络免费获取。不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还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教育资料开展教学活动,体育教学中的拓展活动往往处于忽视地位。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爱好及教学规律没有深入的了解和重视,导致正式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内心实际需求。加上多数初中生处于心理成长期,对于新生事物的好奇心较重,街舞、跑酷等社会上较为流行的运动类型对其吸引力较强,相较之下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缺乏流行元素,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低。
        (二)重视程度不足
        初中属于应试教育阶段,多年来受其教学制度影响致使体育学科受重视程度不足,体育课地位边缘化。由于体育课在初中课程体系中受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体育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受打击,教学模式创新动力不足。长期以来体育教师所处地位尴尬,受学校升学政策影响,为迎接中考学生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化课业学习,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甚至一度出现体育课沦为自习课,学期末体育课程变为文化课现象。初中学生普遍存在对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足的现象,导致体育教学工作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继而体育课程的教学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三)评价方式不合理
        传统的体育教学考核中,教师主要采用固定的体育项目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核,学生个体化差异没有得到合理重视。当前体育成绩评价中,仅根据性别不同设置不同的考核标准,存在部分学因身体机能差异导致评分较低,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小部分学生先天心肺功能较差不能承受长时间剧烈运动,导致其难以在体育课期末3000米跑步考核中取得好成绩,学生总体的体育成绩分数较低,学生将会对体育课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对体育课教学内容兴趣极低,从而导致初中体育教学效率不能达到理想状态值。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阻碍了体育教学方式的创新发展,不利于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初中体育教学方式创新策略
        (一)小组探究,合作化教学
        新课程改革提倡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重视以人为本,但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也是教学目标之一。


为了实践这一教学目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被广泛运用于各科教学活动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改变了旧有的教学组织形式,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拉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建立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了学生合作交谈意识,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如,在进行《接力游戏》这一体育活动时,学生们的表现不尽如意,有些小组的学生跑的很快,但弄掉了接力棒,耽误了比赛时间;有些小组的学生整体来说,跑步速度较慢;还有的小组的学生互相推诿,谁也不愿意跑最后一棒。笔者认为学生在接力游戏中种种表现是因为缺乏合作探究精神,既没有在赛前制定策略,也没有互相体谅。因此,笔者决定再次开展一次接力游戏比赛,但是比赛的时间定在了下周,给足学生们训练和探究的时间。一周之后,每个小组都信心满满的参与了接力游戏,这一次,学生们在接力游戏的中表现出乎笔者意料,各个小组的学生不仅提升了个人的跑步速度,还在递交接力棒的过程中同心协力,减少了交棒的时间,更没有出现掉棒的失误,保证了接力游戏的顺利开展。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认为学生们在接力游戏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是因为不够团结协作,因此留下了足够的交谈和训练的时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
        (二)合理运用游戏化教学模式
        结合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的特点,体育教学方式创新可引入游戏化教学模块。初中体育教师可利用户外活动场所,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教学游戏活动。以游戏化的方式开展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开展游戏化教学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初步分组,之后可根据学生自主意愿进行二次调整。教师需要提前告知学生教学游戏的主题、规则以及奖惩方式,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游戏的过程中,可使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带领学生感受课堂学习乐趣。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可由两组队员分别尝试用规定的球数投球,两组组员分别距离球框相同距离,投中一个球后则换一位队员并前进一步,先到达球框下的队获胜。体育教学游戏可充分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方式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可有效保障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三)分层教学与评价
        体育教师在实现教学方式创新时,需要将班级中学生兴趣爱好、知识储备以及身体素质差异都纳入到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考虑范围内。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与考核时应实施分层教学与评价,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使得学生得到合理的体育评价分数,不至于出现分数极低的学生,保障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受打击。[2]例如在篮球体育考核中,教师在开课前应根据学生的篮球运动基础水平将其分为零基础、有基础以及水平优异学生。体育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运动基础进行不同层次的篮球运动教学,零基础的学生主要以篮球运动兴趣培养和入门学习为主,有基础的学生则主要以强化训练为主,水平优异的学生则可安排其参与教学活动,减轻教师教学负担。通过分层教学和评价的方式,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有效激发,不仅可以确保体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还能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认同,体育教学质量得到有力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学方式改革后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通过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引入游戏化的教学模式以及对班级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与评价,可有效提升初中体育课程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育学习,进而有效保障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殷志宁.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13):60-61
[2]刘全明.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226-227 13+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