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发表时间:2020/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期   作者:谭红
[导读] 教师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其与课堂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兴趣与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领域的过程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学生由浅入深地讲解数学理论与规律,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逻辑思维体系与发散思考能力。

谭红     广西岑溪市第五小学     543200
 摘 要:教师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其与课堂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兴趣与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领域的过程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学生由浅入深地讲解数学理论与规律,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逻辑思维体系与发散思考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并逐步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教育紧密联系。而大多数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以直观式为主,现代信息技术设备所带来的视觉冲击与形象化表達不仅能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增强其对具体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十分重要。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以期能为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添砖加瓦。 
         一、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有着旺盛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天生喜欢新奇事物,特别是容易对直观的感官刺激产生兴奋之情。现在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着大量的图片信息,而且这些图片信息大都以卡通的形式表现,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但相对网络来说,内容展现形式仍稍显不足。网络中有着丰富的影音讯息和强烈的声光刺激,与知识学习相结合,非常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加强他们在学习中的身心投入。这些声音和画面,可以把教材知识直观的展现在他们的面前,加深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另外,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努力跟上学生的潮流,了解当前学生中流行的话题和他们感兴趣的影视作品等,在准备相应的信息技术素材前多倾听学生本身的意见,从他们自身意愿出发,不断整理更新素材,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种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二、巧用信息技术,激发求知欲  
         所谓求知欲就是指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如:爱因斯坦从小求知欲就非常强,这是他以后科学研究的奠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信息技术教学正是我们的好帮手,巧妙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它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在导入新课时运用一个动画,讲授一个故事,提出一个问题,设置一个悬念,创设新奇的问题情境,这样都会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新知识的心理。如我上的一节示范课《小数的性质》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知识的欲望,我特意创设了故事引入的情境。首先运用信息技术将自己编的故事进行录音,然后在导入新课时播放故事录音:蓝猫、淘气和菲菲口渴了。蓝猫主动去买了三根甘蔗,用三个袋子装着,袋子上面分别标注着长度0.1米、0.10米、0.100米,淘气赶紧说:“我要吃长的”,说着拿了标注着“0.100米”的袋子。菲菲气愤地说:“甘蔗是猫大哥买回来的,长的应该给猫大哥吃。”蓝猫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说:“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啊,想知道我说得对不对吗?”师紧接着问:“同学们,想知道吗?(师边说边用多媒体出示三个袋子的图片)我们来看,这三个袋子里分别装着一根甘蔗,第一个装的是…;第二个装的是…;第三个装的是…。那你们认为呢?为什么?”这样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很自然地把学生带进了新课的学习中。 
         三、巧用信息技术,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之前就已经有了生活的经验,所以在数学探究学习之始,我们应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潜力。同时新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贴近生活、有意义并富有挑战性,而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在学习“克和千克”这一课时,我首先利用信息技术播放一段关于“克和千克的故事”。当播放完故事视频后,学生都对克和千克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初步了解到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体会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我在自己教学的两个班中尝试过,一个班播放动画,一个班老师念故事,效果完全不一样。通过信息技术紧密地整合在一起,缩短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跳出书本的局限,拓宽知识面。 
         四、巧用信息技术,形成空间观念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能生动形象地再现事物的发生发展进程。在“空间与图形”知识教学中只有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才能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发展。在教学复习《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利用课件演示梯形上底逐渐变短,两腰逐渐靠拢形成三角形的过程,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陈述,教师及时追问,他们在思考、在联想、在类比。教师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引导学生从变化的视角进行思维,较好地渗透平面几何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同时,学生也感受到了学习的联系之法,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学生在有效参与中,不仅认识到图形的变化,还顺利实现了公式的推演变化,把无声无形的思维转变为图形思维。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多边形的本质特征,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进行类比,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还须通过恰当的媒体,以形象手段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呈现出来。利用信息技术,呈现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富有启发的感性材料,并把它和教师的语言描述结合起来,能再现知识发生发展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法两位数”例3,解决问题,我用到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创设情境,主题图显示有5个纸箱,每个纸箱可以装12个保温瓶,文字出示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一共卖了多少钱?先让学生对主题图进行充分的观察,自主地获取数学信息,已知什么?求什么?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可以先求出5箱保温壶一共有多少个?为了让学生容易理解,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每个纸箱出示12个保温壶,这样就能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求5箱保温壶一共有多少个?列示为12×5=60(个),求出一共有60个保温壶,再用多媒体课件在“每个保温壶卖45元”上闪烁,学生自然而然地列出12×5×45=2700(元),求出一共卖了2700元。让学生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还可以先算出一箱保温壶的价钱。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多媒体课件上动态演示一箱保温壶12个,每个45元,求一箱保温壶的价钱列式是12×45=540(元),再用多媒体课件动态逐一增加到5箱保温壶,求5箱保温壶一共有多少钱,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理解,列式12×45×5=2700(元)。多媒体的演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理清数量关系,同时拓展思路,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巧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给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远程教育设备和多媒体设备得到了普及,我们要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具体、奇妙的数学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胡文香.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几点好处[J].新课程,2017(12). 
[2]薛桂香.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江苏教育技术报,2007(11). 
[3詹有红.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