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0/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期   作者:马方原
[导读]

马方原    广东省东莞市风岗东北师大附属益田小学  广东  东莞  52369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4-147-02

         “运用预测策略进行阅读”是本次三年级语文大单元开发的主题。本单元是围绕“预测”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是部编版教材第一次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的单元内容。语文要素是“学习预测的基本方法,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共编排了一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分别是《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和《小狗学叫》,旨在以文章为载体,教给学生预测方法,培养预测的意识,提升预测的能力。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策略指导,为后面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本单元学到的预测做铺垫。通过一边读,一边猜,提示了可以预测的角度和相关依据,从题目、插图、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常实际发现一些线索,意在培养学生的预测意识,提升预测的能力。
         【学情分析】
         预测是一种自然存在的阅读心理。儿童在阅读的时候,可能会无意识的运用这一策略。二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一些课后题,如根据课文情节展开想象编故事,本课将学生这种无意识的阅读心理,转变为一种有意识的阅读策略,并能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主动进行预测,从而提升阅读的兴趣。
         【设计理念】
         整个大单元的设计理念就是在充分关注儿童经验、儿童思维的基础上,激发学生预测的兴趣,为孩子创设更多预测、交流的空间,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总结预测方法,尝试运用预测策略。本课在教学时,从课题切入,从情节着手,逐步理清“预测”的各种方法,依据题目、插图、故事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从中找出一些线索进行预测。如尝试从课题入手猜测故事可能写什么,联系上下文推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通过重复的语言结构预感到故事将出现怎样的情节,根据学到的预测方法续编故事情节等等,让学生慢慢体会预测不是随意猜测,而是有一定依据的,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线索。同时发现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此时此刻,学生不仅是预测的参与者,执行者,更是预测方法的发现者和创造者,预测的方法也不再是“支离破碎”的感性认识,而是在梳理和提炼中走向理性和科学,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提升阅读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能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知道可以依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中的一些线索进行预测,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2.懂得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教学重点】
         能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知道可以依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中的一些线索进行预测,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教学难点】
         懂得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教学准备】
         PPT课件  卡片
         【教学过程】
         一、画图导入  唤醒预测意识
         1.我画你猜的游戏,导入新课。(分段画出老屋的形象,边画边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贴课题)齐读课题。
         2.看到课题,你有没有什么疑问?为什么这座老屋不倒呢?
         设计意图:通过画图猜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面的预测环节做铺垫。然后对课题进行预测,唤醒学生的预测意识。
         二、我读你猜  梳理预测方法
         (一)你想不想听一听这个故事?选择一个舒服的听故事姿势,听老师讲故事,我们一边听,一边猜。



         (二)1.(1.2.3自然段)同学们,猜猜看,老屋会不会答应小猫的请求呢?为什么呢?(贴:插图)
         2.(4.5.6.7自然段)面对老母鸡的请求,老屋会感到不耐烦吗?你是怎么猜的呢?(贴:联系生活实际)
         3.(8.9.10自然段)这句话熟悉吗?刚刚都在什么地方听到了这句话?读到这句话你会想到什么?为什么?(贴:文章内容)
         5.(11自然段)老屋会怎么回答小蜘蛛呢?
         6.(12.13.14.15.16自然段)听到这里,你是不是猜到什么了呀?
         7.(17自然段)这样一来老屋还会不会倒?他就成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贴题目)
         总结:像刚刚这样一边听故事,一边猜后面发生的内容就叫预测(贴预测)。预测不是胡乱猜测,要有依据(贴:有依据)。我们可以从文章的题目、插图、文章内容以及联系生活实际发现一些线索,进行大胆合理的预测。
         (三)将自己的预测和书上的预测进行对比
         现在有个小朋友跟你们一样,喜欢一边读一边猜,于是他就把他每一次预测写成了旁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把书翻到46页)他的预测和你刚刚的预测一样吗?
         针对同一个地方可以有不同的预测。我们再来看一看预测内容都跟课文内容都一样吗?
         总结: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发展的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这都没关系我们可以在接下来的阅读中不断地修正自己的预测。
         (四)发现预测的好处
         同学们想一想,平时你在读书的时候是不是也喜欢一边读一边猜?哪些同学喜欢这样读书,举手让老师看看。你为什么喜欢这样读书呢?
         总结:预测的好处就是能够让我们的阅读充满乐趣。
         设计意图:通过一边讲故事,一边猜的方法,提示学生为自己的预测寻找依据,使学生逐步聚焦预测的阅读方法,有效的推进阅读策略教学的深入。同时和书上的预测进行对比,懂得针对同一个地方可以有不同的预测,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体会阅读带来的好处和乐趣,逐步将预测策略应用到阅读中。
         三、合作学习  巩固预测的认知
         (出示课文结尾)课文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故事结束了吗?可能还会发生什么呢?(出示学习提示)
         学习提示
         1.默读课文,根据学到的预测方法,想一想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
         2.小组内讲一讲你的预测,说一说你这样预测的依据。
         3.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由扶到放,鼓励学生根据学到的预测方法和已有的阅读经验主动预测,通过对故事续编,让学生思绪飞扬,激发了阅读兴趣,让预测的概念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理解。
         四、介绍作者 提升预测的乐趣
         刚刚针对课文的结局同学们都做了大胆、合理的预测。在这节课要上完的时候,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个礼物,图片上这位非常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叫慈琪,她是我们今天这篇课文的作者,今年28岁,一位女博士。她知道我们今天要上这节课,特意为我们写了一个故事的结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慈琪的故事结尾)
         读了这个结尾你有什么感受?
         其实老屋并没有因为小动物们的请求感到麻烦,而是期待着自己被需要,期待着有人不停上门请它帮忙。它不想孤独的倒下去,这才是他总也不倒的原因。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中,用上我们今天学习的预测方法,大胆的展开想象。下节课将由尹老师继续带大家学习,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设计意图:通过对作者的介绍,让学生明确出处,探寻根源。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