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BIM 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4/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21期   作者:陈晓妮
[导读]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但是受市场化、产业化及建筑行业自身特点的影响,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效益不断下滑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但是受市场化、产业化及建筑行业自身特点的影响,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效益不断下滑,而很多企业仍在沿用传统高能耗、低效率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严重制约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良性运转。在此背景下,积极引进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BIM;全过程造价管理;管理策略
        1导言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建筑人才的增多,在建筑行业中极力推广和应用建筑信息模型,这不仅可以使整个建设项目的成本得到控制,而且使其系统中的服务功能得到了充分展现,提高了竞争优势。科学使用BIM模型不仅可以使工程项目的造价水平得到提高,而且可以促进其施工单位的信息化利用程度,保障了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流无障碍。本文以BIM的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2 BIM技术的概述
        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建设技术,该技术是新时代下建筑领域内的新工具,主要通过三维立体图形表达出建筑物在各个阶段的详细信息。BIM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2.1信息集成化
        BIM技术可以将各个阶段的大量信息集中到一起进行标准化管理,同时集中管理的信息能够共享到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有助于工程高效地进行。
        2.2可视化
        BIM技术通过可以通过三维立体图将建筑物展示出来,并且展示出来的立体图按相应比例放大即可得到现实中的建筑物模型,技术人员能够通过三维图像明确实际建设流程。
        2.3可模拟性
        BIM技术可以对模型进行建设过程模拟、节能模拟、通电模拟等,为设计阶段带来极大便利,同时承建方能够根据建设过程模拟来制定合理建设方案,以保证建设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2.4可优化性
        通过BIM技术的各种模拟实验,并结合实际工程情况,能够对制作出的三维立体建筑图进行细节信息的修改,进而不断优化工程量,减少在实际工程中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5可协调性
        在实际工程中往往会出现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如设计好的电缆线长度由于顶梁的阻碍而变得比实际短,而在BIM技术中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自动将顶梁所占电缆线的长度考虑进来,进而避免在实际工程中出现误差。
        3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落实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项目具有阶段性特点,但是所涉及的各个阶段的重点又不相同。可是,各个阶段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另外,我们引用该技术主要是控制造价成本,工程造价的意思是建设一个工程从开始的图纸设计到最后的审核验收所花费的全部金额。所以,如果把该技术引进到建筑工程中,可以降低每个环节的造价成本,并且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无障碍的沟通,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且使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总的来说,它不仅可以降低各方面的应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决策化水平。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有关造价方面仍面临着许多问题,足以表明运用该技术的必要性。
        4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策略
        4.1决策阶段
        工程决策阶段进行造价管理的最主要目的是保障项目投资估算的科学性与准确性。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能全面提升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质量。在BIM技术的支持下,将各种投资决策信息输入系统,构建建筑项目三维模型,通过及时调整各项信息,可及早发现建筑项目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选择最佳投资决策方案。

同时,在BIM技术模型的支持下,可以对工程造价的各项信息进行模拟整合,并提供相似的工程造价项目作为参考,从而获得更优质的投资方案。在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不可估量、不可预见的经费,进而导致项目造价失控。而BIM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模拟模型及数据信息库,有效预测工程项目中可能存在的不可预控经费及其他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提高工程预算的合理性。
        4.2设计阶段
        限额设计是设计阶段最有效的造价控制方式。限额设计主要是结合项目可行性报告、投资决策报告等材料,在一定的投资额度指导下,对施工图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确保项目设计的科学性、专业性,进而保障项目的总投资不超标。在BIM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将工程项目的造价信息、各项指标等输入系统中,系统会针对性地给予建议。例如,设计人员将工程量信息、案例工程.tojz文件导入鲁班造价系统,可有效实现各种数据信息的无缝对接,进而为限额设计以及工程量造价分析提供数据支持。设计人员还可以根据系统反馈进行设计,在完成设计图纸后,可利用BIM技术进行设计交底以及图纸审查,在这一过程中,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以及业主都可以在这一平台上进行交流和沟通,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BIM技术的3D、4D效果对设计图纸的科学性进行分析,进一步减少设计误差。此外,还可以利用BIM技术进行设计概算,预算每一种设计方案的造价,从而更好地帮助设计人员选出经济性、技术性最佳的方案。
        4.3招投标阶段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构件具有关联性,构件空间位置与工程量信息具有一一对应性,基于这一点,招标单位可结合招标文件快速核准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利用设计单位提供的BIM技术模型,各大建设单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收集工程量信息,并结合项目特征来设计工程量清单,从而有效避免计算错误、漏项等情况的发生,进而为招标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此外,互联网技术与BIM技术良好的兼容性,更利于管理部门管控整个招投标过程,有效减少舞弊、暗箱操作等现象,这对促进建筑行业的透明化与规范化具有重要作用。
        4.4工程施工阶段
        工程施工阶段的涉及面广、任务繁琐,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项目后期的运营和维护成本,所以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至关重要。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可利用BIM技术进行图纸会审,将暖通、水电、土建等专业整合到同一个平台上,以便各参与方对图纸进行细致审查。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能及时发现图纸设计中的各种问题,为后期施工的高效进行奠定基础。同时,施工单位可利用BIM技术的4D模拟功能对工程施工进行模拟,只需将BIM模型导入造价软件,便可在自动汇总功能的帮助下计算项目造价,还能在无线射频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任何建筑空间及施工阶段的造价。在BIM技术的支持下,材料管理人员可更为准确、方便地掌握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使得材料管理更加便捷和准确,避免了材料余料或材料不足等问题,从而更好地实现限额领料。不仅如此,利用BIM技术还能快速计算出已经完成的工程量,为实现成本动态监控以及资源部署奠定基础。
        4.5竣工阶段
        在传统工程的竣工阶段,工作量结算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双方工程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BIM技术的应用,有效打破了以往竣工结算的被动局面。BIM技术的参数化特点,赋予了建筑构件一定的集合属性和物理属性,如工程量数据、地理信息、成本信息、空间信息等。这样一来,在工程施工全过程中,现场签订、设计变更等各种信息都能及时更新并记录下来,并自动进行工程量的汇总,从而全面提升结算效率,节约结算成本。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工程管理在实际操作中有许多局限性,无法满足现代施工的发展要求,因此,在进行控制工程造价管理的实际操作时,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管理。相比而言,BIM是一种非常好的管理方法,有效应用BIM技术不仅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亮.基于BIM的道路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18(12):65.
        [2]辛烁文,侯孟.探讨冶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应用[J].工程造价管理,2018(6):57-68.
        [3]王思宇.以“全过程资金链”为核心的建设工程合同造价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及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13):106-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