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问题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4/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2期   作者:黄桂琼
[导读] 当下小学数学的习题和任务所要求的逻辑思维能力越来越强,要求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摘要:当下小学数学的习题和任务所要求的逻辑思维能力越来越强,要求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从小开发智力尤其重要,教师应该把握好小学阶段的关键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拥有一个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数学的解题方式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     思考能力是有益的。本文通过近几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来深入研究如何有效地提     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独立思考 开发智力
前言:
        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老师指导学生发现真理”,指的就是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将答案直接送到学生面前,不给学生实践思考的机会。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智力发展的上升期,教师应创设机会多多引导开发学生智力,要知道数学解题的过程是有序、有步骤、有规律可循的,而且往往解题过程和途径是不唯一的,学生在自己独立解题的过程中可以形成自己的一套思维方法,为之后较高层次的知识奠定基础,为学生智力的开发创造广阔的条件。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指导学习方法,耐心解答学生疑问,促进交流从而促进教学效果。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小学数学教学总体上没有践行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问题集中在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一方面,存在一定比例的数学老师过多注重自己的教学任务,为了提高教课进度和学生的考核成绩,其上课方式就是给学生直接讲授知识点,然后针对相同题型要求学生进行不断的机械操练以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很少给学生独立思考和钻研的时间,殊不知久而久之形成了学生的固定思维,而且过多刷数学题会使学生产生倦怠感。更有甚者有些老师为了节省批改时间,直接将答案直接暴露在学生面前,这不仅大大降低了作业的完成有效性,而且这些都在阻碍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能力,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后果是很难提高其综合素质,而且可能会诱导学生进行偷懒抄袭、不愿意再思考,直接在家里通过父母、     家教或者上网找答案的方式完成课后作业的严重坏习惯。另一方面,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说,处于小学阶段本就由于年龄小的特征无法上课集中注意力,缺乏自己     独立的意识,对老师和家长还存在一定的依赖性,这样一来教师的知识灌输更加     加剧学生不愿意思考、不愿意动脑的思想和行为。所以教师的正确教学方法占据     主导作用,数学教学应该普遍摆脱传统教学灌输模式,更多的引导学生的做题思     路和掌握多元化的解题方法,从小就应该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自思     考的能力。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独立思考能力的意义
(一)对小学生的学习意义重大
        小学阶段的数学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虽然比较简单,但却对学生开发智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起着基础性作用,这对学生后续高阶段的知识掌握速度和质量有     着很大的影响。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师任务并不轻松,一定要促进学生对教材基本     运算规律的掌握以及熟练的运用,可以采用专项练习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独立思     考能力。
(二)促使小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
        当下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迫在眉睫,要想快速提高学习能力,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必须养成。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发挥良好的辅助教学作用。具体体现在:教师要变灌输式教学法为引导探索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其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才能为自己的独立思考感到光荣和自豪。

此外,由于现在网络信息技术无比发达,     教师应当联合家长对孩子进行监督,教师应该经常和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进展, 家长也应该反馈孩子在家里的学习情况,防止学生沉迷网络,懒散学习。必要时老师要鼓励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一起解决涉及到实际生活类的数学习题并适当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能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喜欢思考、爱上解题带来的成就感。
三、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独立思考能力
(一)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要想提高小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独立思考能力就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和兴趣,如何激发?数学老师应该充分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     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然后制定一套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多运用情景的创设并且一定要注意选材内容要贴合小学生实际生活。举个例子,比如小学数学老师在讲述多边形的运用时要充分结合现实生活的例子,引发学生的探究与思索,     当然如果结合多媒体的方式效果更佳。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课水平
        要想使得学生尽快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就必须更加努力,时刻要记得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提高自己的教课水准。特别是要克服传统的小学数学教书观念,以前是注重教书,现在应该更注重育人。所以,教师的教学手段要尽可能的多元化,为班级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思考探索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增加技能和成就感。此外,除了教师组织全班性学习以外,还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     讨论,促进学生头脑风暴、相互帮助,相互纠正错误。不仅增强了生生交流,更     能发散思维,找到更多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依据素质教育
        根据当代素质教育观所提到的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不断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要充分利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实践创新能力,     遇到数学难题时,要引导学生不断寻找更多解题方法,目的是为了从中挑选最佳方案,最适合自己运用的解题技巧。同时教师要多给予学生鼓励,以平常心克服困难,坚持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四)适时的提问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离不开课堂提问环节,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思考,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我们要注意的是有效的课堂提问并不是将问题简单地抛给学     生然后不管不问,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自己回答出问题,可以提供必要的     提示。教师提出这个问题一定是精心设计好的,要注意问题的解决过程给学生带     来的实际价值,最好可以促进下一步的知识点的学习,能够与新知识相衔接。
(五)更改传统的数学课堂讲题方式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除了给学生灌输知识以外,其教学形式也是以教师作为主讲人。而现在教育改革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那么就应该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课堂形式可以将讲台多留给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路。有时候学生的解题方法更能为全班同学所接受。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展示、自主发言。这样不仅可以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还能锻炼学生上台演讲的勇气,培养自信。
        结语:
小学数学传统的教学观念正在被时代所淘汰,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当下数学课堂的现状和不足,教师应该努力改变自己,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探索和表现自己,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爱上数学,为学生今后的智力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姚文杰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J].甘肃教育,2019(16):80.
[2]黄成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