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实力在不断的增加,建筑领域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每个建筑公司对工程的要求更加严格,更重要的是,工程的质量是人们最关心的,因此,相关建筑企业一定要注重建筑手工技术的应用,做好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加强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势,这样才能推进建筑工程实现整体的更好发展。本文介绍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然后提升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措施,最后进行总结。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建筑工程成为了人们的重点关注,因此,相关管理单位要重视现场管理工作,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工程建设更好进行,而且还能提高工程质量。但是现在,相关的现场管理工作仍然有一些问题,建筑企业需要解决问题,尤其是安全检查方面,同时还要控制工程材料,保护人员安全,做好完备的制度,这样才能保障建筑行业的发展。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缺乏管理,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企业的管理层也没有具体分配任务,致使建筑效果一直不好。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技能力的不断加强,要想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就必须要摒弃传统的施工观念,人们要将施工过程逐渐变得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能够使工程项目在开展过程中能够更加有序地进行,通过责任到人的这种体制,可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较大的问题,就算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也可以有的放矢寻找专门的对应管理人员,从而能够将损失降到最低,从而更大程度地将企业利益最大化。在企业介入管理过程中,要增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力度,通过扩大建筑市场提高自身的技术实力,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社会市场当中,从而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更好的立足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企业拥有良好的信誉,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为今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2.1基础的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基础施工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其主要包括:(1)要按照规定测量放线,还要做好放线情况的复核工作,以此来达到工程设计的要求;(2)在实施打桩工作之前,需要先安置好打桩机,方可进行打桩。在完成打桩工作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测桩工作;(3)需要完成混凝土的垫层作业、砌砖作业以及基坑开挖等基础施工作业。随着近些年我国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开展基础施工作业时,对机械的使用在逐渐增多。使用机械进行基坑开挖工作时,要严格按照工程设计来控制开挖的尺寸,并且将标高控制点布设到位。在开展基坑开挖作业之前,施工人员要做好清槽工作,这样有利于避免出现扰乱基底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施工作业的实际情况,对基坑的挖土、支护以及运土方案进行详细制定,将其作为施工作业中的主要指导方案。
2.2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建筑施工单位应合理的应用土石方施工技术。土石方施工技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土石方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越高,建成后的建筑抗震能力就越强,稳定性也就越高。在实际施工时,建筑企业的技术人员应对工程地貌进行全方位勘察,查看是否能够有效的支撑建筑物并且对基抗土方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从而促使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2.3建筑工程电气接地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用电器种类越来越多,而用电安全也成为了建筑施工技术中一项重要保障内容,想要保障建筑工程用电安全我们就需要对建筑工程电力线路进行优化设计,对个体功率进行明确的标定,在断路器开关选择上要选择质量优秀且标号正确的设备。
为了进一步强化建筑工程的用电安全,我们必须做好电气接地的施工工作,这不仅能够在日常用电过程中提升安全性能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在雷雨天气建筑本身受到雷击后的安全性,由于现代化建筑本身具有高度较高且外形相对复杂的特点,所以在雷雨天气高层建筑受到雷击的概率也相对较大,我们在电力线路布置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一条线路进行接地处理,保障其在出现短路或者其他故障的情况下保障建筑电力系统的整体安全。对于建筑内部的电气设备我们一定要进行妥善的安装,要保障线路与线路之间不存在相互干扰相互影响的情况,各接口要保障连接稳固,保障整体接线质量。
3提升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措施
3.1优化施工技术水平
在建筑施工中,施工技术的创新可以有效提高作业质量,对建筑工程领域也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与传统的技术相比,新技术的引进可以及时弥补传统施工技术的不足,更是可以避免安全隐患,保证施工稳步进行。例如,信息数字化技术的引入体现在施工信息化管理这一方面,即通过科学、完善的信息系统,对施工中涉及的部门、材料、设备、成本和工程质量等多个环节进行管理,在规范施工秩序的同时提高施工质量及施工管理水平。另外,数字投影技术使得在施工之前便可以完成整体的规划,让技术人员先了解整体效果,这样便于后期的调整与修改。新型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避免工程中资料消耗过大的问题,很多现代的材料都以质量轻、耐用度高、耗能低等特点为主,甚至在一些关键部位可以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使得作业更为精准。生态技术的引入可以保证在施工作业中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达到施工作业与生态环境协同统一。
3.2施工现场质量检查
工程结束后,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现场的质量进行检查。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以及保证工程整体的规范,管理人员应当对整个工程进行严格的检查,严格检查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材料是否符合规范以及建筑整体的质量是否符合国家的标准。重点检查在施工现场的隐蔽功能并及时找到质量问题,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从而保障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3.3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整个工程的安全质量。因此,施工单位要努力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管理人员能够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热情将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做好细节的检查工作。建筑单位要根据施工情况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不仅要放在专业技术的培训和练习方面,还要放在专业素养的培训和责任意识的强化方面,强化管理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提高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要建立并完善有效的奖惩机制,通过奖惩来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结语
在我国多年的发展中,建筑行业取得很大进步,企业更重视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也对施工技术更严格。要想保障施工建设的质量,相关单位就要严格制定规则,控制好材料,做好对各部门的安全管理,严格对施工现场进行监察,以此提高建筑的质量,为施工单位带来更多回报,为社会建设更多值得信赖的工程。
参考文献
[1]兰兆红.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
[2]刘增超.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45):123-124.
[3]吴建.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低碳世界,2017,6(21):144-145.
[4]赵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探究[J].城镇建设,2019(6):56.
[5]梅红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思考研究[J].智能城市,2019(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