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技术的发展与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4/2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4 期   作者:常树坤
[导读] BIM技术的发展给建筑业带来了又一次变革
        摘要:BIM技术的发展给建筑业带来了又一次变革,其具有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视化等特点。BIM技术的应用,把施工也带入了信息化时代,建筑与科技与互联网的结合,完美的解决了许多问题,并且给施工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对施工进度、施工成本、施工质量等等方面都有着有利的帮助。可以说BIM的出现带领建筑行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本文简单介绍BIM的概念特点,并对在现场施工管理中的BIM应用简单叙述。
        关键词:BIM技术;项目施工管理;应用;特点;碰撞;不足;
1 BIM技术简介
        Buiding Information Mongdeling(简称BIM)技术也就是建筑信息化模型,是基于数字信息仿真技术模拟建筑物的理念而提出的。利用BIM技术,将建筑物结构、材料、尺寸、施工过程等方面数据化信息化,BIM技术可以将建筑的各方面在电脑上呈三维立体图显示出来,精确计算出各方面所需要的数据,对整个施工过程都有着三维模拟进程。
        BIM技术是在十七年前一个美国公司提出的,可以说BIM技术可以提前对施工整个过程进行更合理的预测分析,并且可以使各部分的工作人员配合起来更加方便,同时也有提高施工质量、缩短施工时间、合理控制施工成本等等好处。
2 BIM技术的特点与作用
2.1 通过BIM技术建立建筑模型后,有具可视性、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等特点和作用。
        通过BIM技术建模后,一个完整的完全可见的建筑物三维立体图就出现了,可以自由的剖切、不同角度观察、调取任意位置的工程信息,这些信息极大的方便了设计人员优化设计、工程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管理。
2.2施工过程中应用于质量管理
        通过Revit等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动画演示,能够给人较为真实的感觉,通过BIM平台将建筑、结构、水电、暖通等不同专业集中于三维模型中,展示构件、设备的布置情况,同时能够进行复杂节点的检查,对项目实施的每一个环节做到严格施工的质量监督。
2.3便于工程量统计于使用
        通过BIM技术平台,可以对建筑结构中所用的材料进行精确算量统计,不再需要预算人员重新按图计算,节省了大量工作。这是因为在三维建模前,可以赋予所用材料的属性、名称,模型建立后,通过关联6D数据库,能够自动快速的统计得出总的工程量及各分项目工程的工程量,并能够以工程明细表的形式呈现各个构件的原材料的使用量,真正做到用计算机代替手工算量,提高了工程造价的效率的精度。
        2.4管线的碰撞检测
        BIM技术的另一个优势是可以进行管线综合的碰撞检查,作为施工人员,都深知施工后期安装各种管道过程中,风道、暖通、水电、消防、通讯管道,在普通二维的施工图纸中交叉布置,相当复杂繁琐,且施工中往往因不同管道之间的交叉造成大量的返工。通过BIM技术的碰撞检查,在管线模型建立时,出现交叉碰撞的管道,BIM系统会自动预警提醒,以红圈的形式标注出碰撞管道的位置。
2.5 节约工程造价
        通过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性能,能够直观的看到管线的排布,找出问题所在,通过管线的合理布置与调整,能够合理的优化净空,甚至可以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压缩管线所占用的空间,尽可减小层高,节约工程造价。海南某大型商业楼,通过碰撞检测、优化管线布置、合理减小层高,节约数百万投资。

3 实际工程中BIM的应用
3.1工程项目概况
        安徽水利和顺名都城二期工程位于安徽省蚌埠市,项目建筑面约 18.6 万平米,建筑物有1#楼、2#楼、3#楼、4#楼、5#楼、6#楼、7#楼、8#楼16 个单体和地下室、配电房 1、配电房 2、配电房 3。结构形式:全剪力墙结构;基础为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劲性体管桩。
3.2采用BIM三维建模
        项目依托BIM技术平台,通BIM团队的共同努力,完整的建立了建筑、结构、暖通、强弱电、管综、给排水等多个专业的3D模型。并及时将成果交底于项目施工管理团队,服务用于工程实际需求。
3.3碰撞检查
        项目建模完成后,通过碰撞检查,发现多处重大交叉影响部位,如下图所示一处风管与桥架管线发生碰撞,通过优化调整桥架线路后顺利解决问题。碰撞发生后的调整原则为:有压水管让无压水管,小管让大管,桥架让风管,弱电桥架让强电桥架。

3.4协同作业
        和顺名都城项目为高档的商品房住宅小区,建筑结构主要为剪力墙形式,因为涉及到交叉作业,且需要建筑、结构、暖通等多个专业的协调,施工组织复杂,施工进度控制与质量控制较为困难,通过BIM技术平面,可以有效地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有效组织协调各参与方的施工进度,减少人员资源等使用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3.5工程量的提取应用
        建模后,项目人员能够灵活的提取和使用所需的工程量,是施工人员的最大感触之一,大幅度减少了工程的各种计算的工作量,大大的方便了施工调度安排、工程结算、工程支付计算,提高了精确度,并有效节约成本。
4 BIM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 信息化应用意识不高
        由于各地方发展不平衡,国家和各地政府鼓励发展BIM信息化战略的同时,仍有部分企业和企业高管没有增强意识,或对其了解不足,没有真正认识的科技的发展,对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巨大的促进作用。
        4.2资金支持不够
        任何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都离不开资金投入,BIM技术等信息化建设主要是计算机硬件、软件的购置,技术人员的培训投入。目前,BIM平台在部分领域还存在欠缺,需要投入在量资金进行软件的开发,但施工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往往为了节省资金,难以支持信息化类项目的建设。
        4.3专业人员不足
        在施工单位,大多为从事现场服务的技术人员,一方面不能较好较快的引入信息类技术人员,另一方面从事BIM技术的人员需要同时掌握工程专业知识,多数情况下需要施工单位着力培养,在大多施工单位专业信息化技术人员不足。
        5结束语
        BIM技术的产生为我们在建筑行业又跨进了一大步。BIM技术解决了许多传统施工存在的弊端,科学合理的结合了现实与虚拟,通过科学仪器表达出来,为整个施工工程带来了无限的好处,我们应该积极发展BIM技术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广斌,张洋,谭丹.基于BIM的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理论及实现方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1):47- 49.
        [2]李静,王鹏,吕东琪,蒋嘉薇,等.BIM技术在工程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1):18-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