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PBL 教学模式在低年资护士急危重症护理培训中的应用 效果

发表时间:2020/4/22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5期   作者:唐娟,张慧*(通讯作者)
[导读] 目的:分析PBL教学模式在低年资护士急危重症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PBL教学模式在低年资护士急危重症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8月~2020年1月我院低年资护士40名,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名,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实施PBL教学模式,观察两组护士综合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急救相关知识、急救仪器使用、急救技术操作各项考核成绩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年资护士急危重症护理培训中实施PBL教学模式,可有效提升护士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教学效果更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低年资护士;急危重症;护理培训
        低年资护士因经验不足,专业水平较低,在护理中容易发生高危事件,引发护患纠纷,因此,加强低年资护士,提升护士专业能力,对促进护理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特收集我院40名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对PBL教学模式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20年1月我院40名低年资护士,所有护士均为女性,具备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工作经验超过2年,对此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无法全程配合研究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名;对照组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27岁,平均年龄(24.5±3.2)岁;其中13例为专科学历,7例为本科学历;观察组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25岁,平均年龄(24.0±3.5)岁;其中12例为专科学历,8例为本科学历;两组护士年龄及学历表现并无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由老师引导护士预习、课堂听课、复习,并在培训结束后参与相关考核;观察组实施PBL教学模式,方法如下:①培训前准备。所有教师在培训前参加定期PBL教学培训,熟练掌握PBL教学技巧、方法及学习要素,针对低年资护士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计划;提前建立急危重症小组QQ群,在群中分享课件和危重症患者护理视频,引导学生对典型病例进行分析,鼓励学生自行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讨论。②问题明确。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病例和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各类疑难危重病例,分析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评估方法,将问题整理成册,发放至每位低年资护士手中,由护士自行翻阅参考资料,查找相关文献,进行学习,教师在学习中起引导作用,帮助护士认识危重患者病情复杂性。③成立小组。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每组,每组挑选1名护士作为组长,明确划分每位护士责任,在小组长带领下讨论、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④理论教学。将课堂划分为两节,前半节组长护士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由小组成员各自发表意见,相互补充解答;后半节由教师回答学生疑问,对课堂重点进行总结,与相关案例结合对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同时,布置下节课内容。⑤技能培训。由教师提供典型案例,向护士详细讲解各项操作技能,对操作中容易出现错误的流程进行指正、示范;引导护生进行操作,操作结束后,再由教师对操作步骤进行总结,并对护士培训中的不足进行纠正。⑥小组汇报及考核。以小组为单位共用完成分析报告,推选1名小组成员进行报告讲解,每小组汇报完毕后由教师对培训内容进行总结,培训结束后护士完成培训心得,并参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考核通过后颁发合格证书。
1.3观察指标
        所有护士培训完毕均接受急救相关知识、急救仪器使用、急救技术操作考核,每项总分均为100分,护士得分越高表示综合能力越好[1]。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做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急救相关知识、急救仪器使用、急救技术操作各项考核成绩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护士综合能力对比(±s.分)

3讨论
        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将教师作为培训主体,由教师进行理论讲解,护士被动接受书本中知识,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培训效果不理想[2]。PBL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培训模式,在培训过程中将学生作为培训中心,教师仅起引导作用,由教师根据培训内容寻找典型病例和问题,鼓励护士积极主动思考,引导护士自行查找相关资料和文献,并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再由教师对小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这种培训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枯燥、乏味的氛围,可激发护士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从传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而通过真实案例操作分析,可提升护士操作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教学效果更佳[3-4]。
        本研究观察我院40名低年资护士培训结果发现,观察组实施PBL教学模式,护士急救相关知识、急救仪器使用、急救技术操作各项考核成绩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PBL教学模式在低年资护士急危重症护理培训中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护理。
        综上所述,低年资护士急危重症护理培训中实施PBL教学模式,可有效提升护士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唐莉,李贞贞,冯健兰等.临床路径联合PBL教学模式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6):840-843.
[2]王双妮,乔昭君,赵红莉等.PBL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9):41-43.
[3]许雯倩,姚丽文,祝秋萍等.PBL在专科护士临床急救能力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0):63-65.
[4]袁群弟,蔡幼群,刘刚等.LBL和PBL双轨教学模式用于急性胸痛护理分诊培训中的体会和效果[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19,8(3):215-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