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砖砌体凭借经久耐用、施工方便等优点,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在大量民用建筑及住宅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可以说砖砌体的质量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从分析砖砌体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出发,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提出砖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解决措施。
关键词:砖砌体 施工技术 质量控制
砖砌体是当前在建筑施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建筑材料,主要是由砖和砂浆砌筑而成的。砖砌体在建筑施工中总的质量要求是:横平竖直、砂浆饱满、搭接错缝、构造合理。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员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砖砌体工程存在砂浆强度不够、清水墙面高低不平等质量问题。
一、砖砌体常见质量问题
砂浆强度偏低。计量不按配比或不准确,水泥过期、砂或者塑化剂劣质是造成标养试块强度偏低的主要原因。而砂浆实际强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实际施工现场客观条件与标养的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并且没有根据实际条件对砂浆配比作出相应的调整;二是相关人员故意作假,减少了水泥的用量。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合格。砂浆的和易性差是影响灰缝饱满度的主要原因。砌体砂浆的饱满度不符合规定,水平缝饱满度低于80%,竖缝脱空,甚至出现“瞎缝”(无砂浆),砌体的强度将被降低[1]。组砌方法不准确。组砌方式不合适,砖柱砌筑成包心柱,将导致砖墙面出现通缝,形成里外“两层皮”。里外砖层互不相咬,降低了砖砌体的强度,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砌体几何不符合设计要求。砌体几何不符合设计要求将导致墙身厚度尺寸不达标,无法通过验收。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砖的尺寸不规格、未对水平灰缝进行控制等。在建筑施工中,同一单位的工程尽量使用同一产家生产的建筑原材料。
二、砖砌体材料的质量控制
1、对砖的要求增加
砖在砌体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砖的形状、焙烧情况,烧砖的黏土成分等都对砌体的强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砖的品种,规格、强度等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砖的选用应当慎重,要核实砖的产品合格证书以及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并且需要抽样检测其外形尺寸、承重等级等。
2、对砂的要求
砂中含泥是砖砌体材料中常见的问题。然而,倘若砂中含泥量过大,不仅砌筑砂浆的水泥用量会增多,加大成本,还可能导致砂浆的收缩值增加,降低耐久性,影响砖砌体的质量。因此,为尽量避免砂中含泥量过大降低砂浆的强度,用砂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一是,在强度等级不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中的用砂不应当大于5%;二是,在强度等级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中的用砂不应当大于10%;三是,砂子在使用前应用5mm孔径的筛子过筛[2]。
3、对水泥的要求
砌体的部位及所处的实际环境是选择水泥时必须考虑的两个因素。水泥合格性可以通过水泥的强度及其安定性来判定,建筑砖砌体施工使用的水泥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且需要分批对水泥的强度及安定性进行复检,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三、砖砌体施工的质量控制
1、砖浇水
砖在砌筑前浇水润湿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干砖吸收砂浆水分从而影响砖砌体的整体质量。砌筑砖砌体时,砖应提前1-2天左右润湿,一般来说,砖浇水以水浸入砖周边1.5cm左右为宜,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砖的湿润度对砌体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实践证明:砖的含水率在10%~15%范围内不但能够提高砖与砂浆之间的粘结力,增强砌体的抗剪强度,还能防止砂浆中的水分被干砖吸收,提高砌体的抗压强度。
2、砂浆配比
在建筑施工中,砂浆的主要作用是作粘合剂,填充砖之间存在的缝隙并将其粘成整体,使下层砖均匀受力[3]。常见的砂浆种类包括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砂浆的强度等级可分为M5、M7.5、M10、M15、M20等。配制砂浆所用水泥的品种、标号应当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用。砂在使用前应过筛,不能含有杂物。砂浆饱满度对砖砌体的强度影响很大,因此,砂浆配比的确定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执行,不仅要满足砂浆和易性的要求,还需要严格控制砂浆的强度。砂浆的稠度和保水性是砂浆和易性好坏的主要因素,在砂浆中参入石灰膏等无机塑化剂或皂化松香等有机塑化剂将有效改善砂浆的保水性。
3、砂浆搅拌
砂浆搅拌应使用灰浆搅拌机,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2分钟,如果掺了外加剂则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为了便于施工,砂浆一般是现场搅拌,现拌现用。常温条件下,水泥砂浆搅拌后,使用时间尽量不超过3小时,混合砂浆搅拌后不超过4小时;若气温高于30℃,则应分别于2小时和3小时内使用完。各种标号的砂浆应做试块检验,砂浆配比变更也必须要制作试块检验。
4、砌筑方法
砖砌体是通过砂浆的粘合将单块砖粘成一体的。倘若组砌的方法不当,砌体的承载力将大大降低。因此,对施工人员而言,在不同条件下,组砌方法的选用对技术水平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砖的砌法包括:一顺一丁、三顺一丁、五顺一丁、梅花丁等[4]。在实际施工中,一顺一丁的组砌由于顺砖较多,能够增强砌体的抗压强度,所以在受压砌体的施工中使用较多。三顺一丁的组砌方法,墙身间将形成通缝,抗压强度相比一顺一丁较差,但其因砌体沿墙长方向搭接多数砖的长度都为1/2砖,因此其弯曲受拉的强度相对一顺一丁就较高。由此可见,在砌体施工中,选择合适的组砌方法应结合实际情况而定。组砌方法混乱是当前砖砌体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问题,这种情况将直接导致墙面“两层皮”,大大降低砌体的整体性及稳定性,遇到由地震引起的水平拉力时,建筑就很容易被拉开[5]。
四、结语
砖砌体由于取材方便、技术简单、造价低廉等优点,在工程建筑中应用广泛。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因材料选用、施工流程及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使砖砌体存在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轻则影响建筑物美观,重则造成建筑安全事故。因此,为确保砖砌体施工的质量,相关人员对砖砌体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应依据施工规范严格把关,同时要做好检查与验收工作[6]。如此,砖砌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砌体裂缝、墙面不平等质量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熊小奎,李田炯.房屋建筑砖砌体施工的工艺与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7(06):240.
[2]陈雪芳.浅析砖砌体工程的质量控制[J].福建建材,2015(06):80-81.
[3]郑军华,金红霞.浅析砖砌体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5):178.
[4]郭永超.房屋建筑砖砌体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探析[J].居舍,2017(22):19.
[5]王海江.砖砌体房屋抗震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J].科技促进发展,2010(S1):187+180.
[6]倪章康.砖砌体的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经济市场,2007(1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