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滋养言语

发表时间:2020/4/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第2期   作者:傅斌
[导读] 教学不只是课程的执行和传递,更是课程内容持续生存和转化的过程,是教师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不只是课程的执行和传递,更是课程内容持续生存和转化的过程,是教师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常常是“盖棺论定”“一锤定音”,无视学生学习的发展态势,告诉学生“船已到岸”,或强拉学生“回头是岸”,容易挫伤学生深入探究的积极性而助长学习上的依赖性。语文课堂呼唤教师合理的、充满人文性的言语评价,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享受到尊重。我认为,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应尽可能做到:
        一、 真诚美
        浙江省特级教师章师亚曾这样说过:“进入课堂,我们应改满脑子的教案为满脑子的学生。”在课堂上,我们老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微不至,尤其是对学生的赞美、赏识要发自内心的,这样就能显出真诚。如《掌声》一课中的一个片段:
        师: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给学生两分钟时间读书,在有疑问的地方标问号)
        师:学习最可贵的是发现问题,小问题有小进步,大问题有大进步。咱们看看谁有大进步。
        生:英子为什么前后有如此大的变化?
        ……
        (学生相继提了不少问题。这时,有一位戴眼镜的女生站起来提问)
        生:为什么在英子上下台时前后各用了一个“一摇一晃”?
        师:你有一双慧眼哟,谁说你是近视眼,人家关注人,你连这位女孩的动作都不放过!
        此时的我看到这位女同学的眼睛一亮,原来那种因戴眼镜而产生的难为情顿时烟消云散。就是这样一句真诚的赞美,将学生和我的心紧紧地贴在了一起,实现了学生和我的零距离交流。从而,让我认识到:在课堂上,只要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赞美,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就能得到保护并被点燃。
        二、变化美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幽默是教学的得力助手。幽默可以使语文学习化难为易,幽默可以使课堂气氛和谐融洽,幽默可以使师生心灵对接沟通。老师笑着看学生,学生就会笑着看老师。”运用幽默、风趣的评价语言也是调节师生情绪、打破课堂沉闷局面所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如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课:
        师:看你的眼睛炯炯有神的,你来朗诵。
        生:《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你的嗓子真好听,已经把我带到了半空中。(笑声)你来朗诵。(生读略)
        师:掌声!
        (学生鼓掌)
        师:把我带到了八重天,还没有到九重天,你们一起来朗诵,把我带到九重天。
        ……
        面对学生朗读的不到位,我们老师不应用简单的对与错、好与坏来评价,而是要用调侃式的富于变化的评价语言—“带到了半空中”“带到了八重天”等,既含蓄地指出了学生应努力地方向,激励着学生不断“攀登”,也与感受诗仙李白的教学内容丝丝入扣。
        三、点拨美
        很多时候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靠的就是教师的循循善诱。

在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时,我对“拨”与“拔”的区分教学:
        师: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完的请举手。你喜欢哪一段?
        生:我喜欢第七段。
        师:告诉老师,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生:这一段写出了林冲和洪教头打得很激烈。
        师:那你读读看。
        (生读)
        师:你喜欢打得激烈、打得精彩的部分。所以你读的时候声音响亮,口齿清楚,但是他有一点小小的遗憾,有一个字读错了,谁听出来了,是哪一个字读错了?
        生:应该是“拨”草寻蛇,他读成了“拔”草寻蛇了。
        师:你听得很仔细。请你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其他同学一起把这个词读一遍。
        生(齐读):拨草寻蛇。
        师:这一段确实是文章的精华所在。刚才我看很多同学都找了这一段,我们一起来把这一段读一读,准备好了吗?
        (生齐读)
        师:(指着黑板)我们再一起把这个词读一遍。
        生(齐读):拨草寻蛇。
        师:刚才那个同学吧它读成了什么字?
        生(齐答):拔。
        师:拨草寻蛇的“拨”,右边是个什么字?(师边说边用红粉笔对“拨”和“拔”进行区别)
        生:发。
        师:一起再把这个词读一遍。
        生(齐读):拨草寻蛇。
        师: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做两个动作。一个是“拨草”的动作,一个是“拔草”的动作。会做的上来。
        一名同学上台,师说:假如我手中的这本书是一根草,你拨一拨,怎么做?
        (生做拨草的动作)
        师:噢,这是拨草的动作。你再用手做一做拔草的动作。
        (生做拔草的动作)
        师:噢,拔是从下往上拉,拨是左右拨动。懂了没有?
        生:懂了。
        这个片段中学生把“拨草寻蛇”读成了“拔草寻蛇”,学生的这一个错误就可以当做教学资源,点拨学生看字形、做动作来感受两个字在音、形、义上的不同。学生一下便分辨出“拨”和“拔”的不同,为后面理解林冲的机智、心胸开阔做了铺垫,可谓一举两得。
        课堂教学是情感、经验交流、合作和碰撞的过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评价,是激发学生个体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在新课堂中,教学评价应该充满激励,充满人性关怀。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在阅读过程中学习言语表现!只有在阅读中深入地品悟语言、辨析语言,让孩子们沉潜于鲜活的言语中去品味和揣摩,让他们体悟到语言的精妙之处,才能使他们在说和写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在言语表现中滋养言语生命,获得言语能力的磨炼和提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