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广袤的国土、巨大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造就了云南十八“怪”、东北十大“怪”、关中十大“怪”等民俗事像,这些“怪”现象均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可以折射出各地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教师若能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发掘这些民俗之“怪”,引导学生探究其背后蕴含的地理知识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必将在初中地理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文章从民俗之“怪”与新课标及地理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着手,探讨了民俗之“怪”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中的价值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中国民俗之“怪” 初中地理活动教学 核心素养
一、我国民俗之“怪”、新课标及地理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曰:“古者百里而习异,千里而殊俗”。我国广袤的国土、巨大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造就了云南十八“怪”、东北十大“怪”、关中十大“怪”等民俗事像。这些“怪”现象其实是地域性较强的民俗,对外地人而言,视作怪事。民俗中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跟地理《新课标》中地理学科性质中的区域性、生活性和实践性要求高度吻合,《新标准》要求初中地理教学应展示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要求初中地理教学包含丰富的实践内容,包含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1],而这些要求大多是通过地理活动教学来实现的。需要地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实践活动和活动教学等手段,剖析这些“怪”现象与自然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形成关键能力,让他们通过学习不仅能做到见“怪”不怪[2],还能解释造成“怪”现象的原因,从而培养地理学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二、民俗之“怪”在培养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中的价值
2.1培养初中生的人地协调观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四方面的内容。在地理活动教学中通过民俗之“怪”让学生了解这些所谓的“怪”现象不过是当地居民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摸索出来的顺应自然的结果,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探究改进民俗,使之契合时代发展和当地实际的人地和谐发展之路,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比如东北十大“怪”“养活孩子吊起来”能很好地激发学生们思考,为什么要吊起来?怎么样吊起来孩子才不会受伤?原来东北地区森林较多,野兽出没,为了婴幼儿的安全,达斡尔族设计了一种吊起来的小床,不仅可以使婴幼儿避免受野兽的侵扰,还能当摇篮使用,安全舒适。云南十大“怪”中“火车没有汽车快”学生们不禁会问,火车时速不是比汽车快吗,为什么在云南就反过来了?原来是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使火车时速受限所致。
2.2培养初中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形象地概况了区域的独特性。区域认知能力包含空间定位、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区域联系和空间想象等多种能力。人教版地理七、八年级下册的两册教材都在介绍不同尺度的区域,然而初中阶段由于专业教师偏少,师资力量薄弱加上巨大的中考压力,区域地理的教学往往侧重于引导学生通过综合的方法来分析区域,学生们区域认知能力尚未建立起清晰的框架,导致他们在碰到区域特征的描述、区域差异的比较、区域要素的相互影响等问题上常常无从下手。民俗中的“怪”现象可以弥补日常教学中这些不足。比如在学习南北方的差异时,我们可以选用关中十大“怪”中的“面条像裤带”和云南十八“怪”中“过桥米线人人爱”来进行比较分析。前者反映了因降水偏少,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当地人以面食为主;后者反映了南方湿热气候条件下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当地人把米制程更耐放又好吃的米线。
2.3培养初中生地理综合思维
地理学科最重要的两个特征是综合性和区域性,由此而来的地理综合思维是学生分析、理解地理过程和规律、理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无论是对区域环境特征的归纳,还是对区域发展问题的理解,都需要调用区域分析与综合的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区域内各自然要素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在地理教学中,民俗之 “怪”在培养初中生地理综合思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学习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特征时,教师若能从关中十大“怪”里“房子半边盖”这一民俗的引用下功夫,设置层层深入的问题如表1,带领学生逐层深入探究并得出结论,并坚持以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学生定能学到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能很好地将黄土高原自然环境与关中民俗现象结合起来,从而内化知识,形成本领,终身收益。
千沟万壑,植被稀疏
表1 从“房子半边盖”探究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
2.4培养初中生的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力和品质。通过民俗之“怪”的调查、探讨和研究,培养学生检索文献,收集整理和筛选地理数据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地理实践力。比如通过云南十八怪里的“石头长到云天外”“山洞能跟仙境赛”,结合一些文字、图片、视频资源,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从而归纳出本区的地貌特征:喀斯特地貌,石林、溶洞、地下暗河分布多。典型的有云南石林,九乡溶洞;还可以通过“鲜花四节开不败”发掘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
三、民俗之“怪”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3.1设计教学案例
在我国民俗之“怪”中,关中十大“怪”是颇具地域特色的。教师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设计相关教学案例,引导学生探究并阐述十大“怪”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带领学生探究关中人的饮食、服饰、住所等民俗事像,并探究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如表2。
表2 关中十大“怪”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2提炼区域地理学习方法
《新课标》对初中生区域地理的学习要求主要有利用地图进行区域定位,通过综合分析归纳区域特征。在进行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自然环境的比较教学时,教师可用中国政区图引导学生进行区域定位,要求学生在图中画出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范围。然后,将“东北十大怪”和“云南十八怪”的内容和其反映的地理环境特征进行列表比较,并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做出各要素贡献率环状图。通过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东北由于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因此寒冷的气候是形成东北民俗之“怪”的主要影响因素;西南地区纬度较低,气候湿热,湿热的气候是形成云南民俗之“怪”的主要因素,另外崎岖不平的喀斯特地貌也为这些“怪”现象做出了相应贡献。综上述,学生通过民俗之“怪”的活动探究,能够逐步学会提炼出分类法,归纳法,分析法、对比法,数据分析法等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提升地理学习能力。
3.3开发乡土地理活动课程
各地地理教师可以根据当地实际,运用当地民俗为初中学生开发符合学情的乡土地理活动课程。比如广东地理教师可以研究岭南文化,发掘南粤民俗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找到当地民俗与地理活动课程的关联,编制乡土地理活动课程。如:老火靓汤与广东气候、凉茶与广东气候、侨乡文化探源、早茶文化的变迁等。中山地理教师可以研究:飘色文化探源、博爱精神与中山文化等。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1-2页
[2] 胡兆量.中国民俗地理探幽.经济地理.1999年.1期.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