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4/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第2期   作者:刘江平
[导读] 长期以来,我们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已惯于一个模式:教师示范——幼儿作画——教师讲评。而这种模式最大的不足就是幼儿处于被动状态,机械地模仿教师的范例,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已惯于一个模式:教师示范——幼儿作画——教师讲评。而这种模式最大的不足就是幼儿处于被动状态,机械地模仿教师的范例,去画自己根本不理解、不感兴趣的内容。从表面上看,幼儿漂亮的作品似乎不少,但一味的模仿会使幼儿作画概念化而失去敏锐的感知,深入的思考和充满童趣的想像,失去对新鲜事物的观察从而束缚了幼儿的创造力。
关键词:美术;幼儿;创造 
         要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造力,教师尽量少干涉,强调创造的过程,注意幼儿的情感体验,不能太在意幼儿的创造结果,善于了解幼儿,善于观察、分析幼儿的各种情况准确把握,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教给幼儿技能技巧,让幼儿画出心中的画。
绘画作为一种以发展形象思维为主的教学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感觉力、认知能力,能激发幼儿兴趣,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因此,绘画是教育者启迪幼儿心智,培养幼儿创造力、幼儿思维力的最佳手段之一。在绘画活动中我始终注意幼儿创造思维的培养,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丰富感性认识,点拨“创造”思路。
        大自然是孩子表现的丰富源泉,家长和教师应为幼儿的创造能力提供更大的空间,应通过多种途径为幼儿创造丰富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鼓励他们多听、多想、多接触、多尝试,这样就可以发展幼儿感官、丰富孩子生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丰富想象,使他们的头脑中储存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也为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准备了材料。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到室外去观察,如大班画“美丽的春天”时,教师先组织幼儿观察春天自然界的变化带领幼儿去寻找春天,观看春天的自然风景、录像带或风景图片,演唱有关春天的歌曲等。通过上述活动让幼儿了解春天的特征:春天到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小草露出了嫩绿的小芽,树木也穿上了绿色的新装,迎春花开放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农民伯伯正忙着播种……教师启发幼儿:“这么美丽的春天,我们画下来好不好?于是幼儿就纷纷投入到创作中,幅幅风格各异“美丽的春天”便跃然纸上了。
二、激发幼儿的兴趣,营造“创造”氛围。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除了为孩子提供笔、纸,让孩子随心所欲地表达、体验这一过程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以外,还应多聆听孩子的心声,并加以肯定,这能帮助孩子巩固美术创造的信心。如在美术活动中,图图小朋友画面上经常有许多乱线和黑点,但他每次都能讲出小朋友升国旗、小蜘蛛大织网、怪兽来了等等—大堆故事来。我每次都耐心聆听,仔细理解他的想法,并尽量想办法引导他把简单的“绘画符号”具体化,在他最高兴时给他提出一个个小建议:“鸡妈妈太小了,再画大一些就能抱抱鸡宝宝了。”“小朋友都不会画蜘蛛,你再画大一点,让小朋友都见识见识!”……就这样,经过多次鼓励和引导,图图不再担心画不好被老师批评了,而是热忱地投入美术活动,沉浸其中。一个学期过去了,他的画不仅乱线越来越少,还经常创作出令人惊诧的作品来。

只有解除幼儿心理障碍,保证幼儿作画兴趣,才能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三、改变传统模式,培养“创造”思维。
  教师的范画在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但是教师是以成人的眼光去绘画,可这些画在幼儿眼中是最好的,他们会盲目地模仿,失去了幼儿画中的童真和创造。
  其实,在孩子们的眼中,世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活的个体。只要教师合理地引导,就会使幼儿产生许多奇特而有趣的想法。如《奶牛》这一个绘画活动,要求幼儿画一只奶牛,为了表现幼儿的创造力,我让幼儿看了许多同龄孩子绘画的奶牛创作画,把奶牛当成人,甚至当成自己的好朋友来画一个场面,孩子们对动物有着浓厚的喜爱之情,这样一来,幼儿的视野开阔了,头脑中可以拿来创作的题材多了,有《奶牛过生日》《奶牛运动会》《我和奶牛去上学》看到孩子们幅幅充满想象的创作画,我不得不被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所折服。还例如在《小圆形真会变》这活动中,先引导幼儿说说圆形像什么,然后再添画使它变成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幼儿进行想象,使幼儿添画的画各不相同,有圆圆的饼干,圆圆的轮胎,圆圆的西瓜……这充分说明了幼儿的思维是广阔的,具有创造力的。
        这个时候幼儿就会创造,想创造,更乐意去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想象空间,他们会把太阳想象成老爷爷,把柳树在风中飘动,想象成柳树姑娘的辫子……在孩子们的世界中,有遥远的宇宙,有广阔的天空,有变化的世界,无所不有,不管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还是不存在的,都能出现在他们缤纷的画面中,我们不能以成人的眼光用条条框框的理论把它约束,制约他们丰富的想象,伟大的创造。
四、重视成果展评,体验“创造”乐趣。
我在评价幼儿作品时,不是单纯地以画得是否像来确定一张画的好坏,而是更加重视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情感、态度,关注幼儿对美的情绪体验,帮助幼儿建立自信,接纳孩子不同的创作结果,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鼓励他们这种可贵的创作勇气,以此使他们保持对创作的兴趣与绘画的热情。当幼儿完成他的创作之后,我们不妨鼓励他再回头看看,说说自己的想法,这将有助于形成更加稳定的思维模式,形成一种良好的评价习惯,更是他们体验创造乐趣的过程。
教师应充分肯定幼儿的作品,采用幼儿自评、小组互评、全体讲评、分层主评等形式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对完成质量好的作品给子表扬并引导幼儿谈一谈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对有进步的幼儿作品给予肯定,对其不足用商量的口吻、建议的方式提出改进意见,尤其是对那些有新意的作品教师更应给子大力的鼓励和表彰,使幼儿的创新意识得到激发,创新能力得到进步的培养,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渐树立创新的信心,并能主动地进行创造,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
孩子的眼中总是能发现美的事物,孩子的脑中总能想出成人无法比拟的美的形象,孩子的手中也总能创造出让人惊诧的作品,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特有的灵性,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捕捉平常事物中的美,去探究了解我们的孩子,培养出他们独特的创造力。
参与文献:
1.朱家雄、林琳、吕坚编写《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李甦编写《探索儿童的绘画世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