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与防范策略

发表时间:2020/4/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5期   作者:许丽丽 毛彬 吴玉青
[导读] 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总结临床护理防范策略
         摘要:目的 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总结临床护理防范策略。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样本,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然后,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风险比较多,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满足统计学条件(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满足统计学条件(P<0.05)。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临床护理风险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护理防范策略


         心血管内科是医院的主要临床科室之一,主要收治心血管疾病患者。其收治的患者数量多,患者病情复杂,护理难度大,经常会因各种原因发生护理风险,影响护患关系和患者的预后。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护理风险的研究,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来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为研究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总结临床护理防范策略,本文选择100例研究对象,开展分组临床护理比较研究。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对象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男性为59例,女性为41例,患者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61.7士4.8)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完全符合本文研究纳入标准,排除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的相关禁忌症。患者对本次研究完全知情,本次研究也经过审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研究。
         1.2 方法
         回顾研究100例研究对象的临床护理资料,分析临床护理风险,然后,对100例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护理风险予以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如下。
         1.2.1 护理风险分析
         通过调取并回顾性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以及原因发现护理风险主要有压疮、血栓、跌倒、坠床、感染等,此外也包含护理纠纷和投诉等。
         1.2.2 护理策略
         第一,强化基础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因、病情等因素,采用患者容易接受的方式,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创造舒适、整洁的病房,营造和谐的病房氛围,使患者能乐观、积极主动地参与护理管理中。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以增进护患情感,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情绪等。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确保患者营养全面。
         第二,强化护理风险预防。护理人员要在了解患者情况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分类。年龄超过65岁、合并症多的患者作为重点患者,要为其安排具有多年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作为责任护士,设置好相关标示,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并要求患者家属24h陪护患者。创设病房内无障碍空间,对于走路不稳的患者要指导其使用轮椅。辅助患者定期进行体位变换,进行床周运动,以防止护理期间发生压疮、血栓。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要注重夜间护理,护理人员要做好交接班工作,夜间加强巡房管理。每日检查病房通道通畅性和抢救仪器状况,确保均处于正常状态,及时补充抢救药品若消耗。
         第三,开展有效心理护理干预。心血管内科患者大多年龄偏大,他们对于疾病的认知相对少,加上担心病情和住院花费,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和不良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患者的心理情绪、精神状况进行全面了解,以人为本地开展心理护理,以便有效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患者治疗与护理的信心。
         第四,准确识别护理风险并做好防范措施。医院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健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制度的执行,使护理人员能自觉增强责任心,增强护理安全防范意识,有效识别和评估并处理护理风险事件,及时上报护理风险事件,对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环节提高警惕。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要根据常见护理风险原因,有的放矢地做好护理风险防范与应对工作,切实将护理风险管理落到实处。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比较
         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组间差异满足统计学条件(P<0.05)。
         表 1  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比较  [n(%)]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有49例患者对临床护理表示满意,占比为98.0%,有1例患者表示不满意,占比为2.0%;对照组中,有41例患者对临床护理表示满意,占比为82.0%,有9例患者表示不满意,占比为18.0%,组间差异满足统计学条件(P<0.05)。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好发于中老年群体,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当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比较多,病症也具有多样性,如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在临床护理中,由于护理难度比较大,容易发生护理风险。有效的护理管理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达到这一目的,护理人员必须要找寻风险因素产生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在本文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组间差异满足统计学条件(P<0.05)。这与魏廷艳、吴凤兰、金玲霖等的研究结果相近。综上所述,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比较多,临床护理人员应当根据风险因素与原因,以患者为中心,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这样可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确保患者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魏廷艳.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智慧健康,2019,5(36):192-193.
[2]吴凤兰,杨邦财,杨禹珍.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9(22):92-93.
[3]金玲霖.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与措施[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0):189.
[4]杨春宇.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干预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9):282-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