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作 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4/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第1期   作者:黄月
[导读] 在全球一体化的社会背景下,伴随着中西方文化的深度交融,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摘要:在全球一体化的社会背景下,伴随着中西方文化的深度交融,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阐述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的重要性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探索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新时代  基层党组织  意识形态教育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的重要性
        1.有助于加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大学生作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加强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关系到如何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增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内涵,学习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和先进文化,从而内化成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2.有助于积极应对新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全球一体化和意识形态传播网络化的发展,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正在被渗透和侵蚀,进一步给当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建设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判别能力,从而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削减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力。
        3.有助于高校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通过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好地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对于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1.大学生意识形态认知领域存在诸多困惑。在全球一体化的社会背景下,伴随着中西方文化的深度交融,各种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交织在一起,对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程度和生存状况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扩大了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的认知领域和选择空间。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造成了大学生意识形态的认知和选择更加混乱和迷茫,加剧了大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认知的难度。
        2.网络化背景下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现代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使多元文化背景的意识形态通过网络化的渠道向当代大学生广泛传播。

而当代大学生本身具有社会阅历不足,自我意识过强,社会认知缺乏的特点,无法对网络信息作出正确的筛选和客观的评价,大大增加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其进行思想引导和政治教育的难度。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发挥引领作用的途径
        1.创新模式,强化思想引领。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和教育党员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引领作用,带动广大青年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把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中国梦”之中,自觉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高校基层党组织从当代大学生的现实发展状况入手,将意识形态教育与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紧密结合起来,把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融入到学生生活学习的全过程,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学习、思考、实践中深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2.拓宽渠道,加强正面宣传。网络传播的虚拟性、便捷性和实效性为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带来压力和挑战。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优势,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可以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传播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网络管理和舆情监控,敢于与错误思想开展网络舆论斗争,主动回应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国计民生和学习生活中涉及的实际问题,建立一支网络舆论监控队伍,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广泛融合,打造阳光、健康、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3.注重实效,推进基层党组织的文化创新建设。高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必须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新变化,推进基层党组织的文化创新建设,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品牌。首先,高校基层党组织要确立符合时代特色的组织文化建设目标,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其次,高校基层党组织要赋予文化建设新的精神内涵,彰显党组织文化的精神实质。再次,进一步提高活动的参与度和成果的显示度也是推进基层党组织文化创新建设的有效手段。此外,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组织领导,不断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注重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主体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从而加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甘晖.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9).
[2]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邹佳錡,戴维.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4).
[4]隽美惠.关于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2(8).

         作者姓名:黄月,出生年月:1980年3月,性别:女,民族:汉,籍贯:辽宁沈阳,职称:副教授,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