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培育实践分析

发表时间:2020/4/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第1期   作者:段必成
[导读] 我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社会建设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旗帜
        摘要:我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社会建设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旗帜,作为新一代公民行为的标准,必须要融入到特殊学校的教育中,为教育活动树立更加明确的方向。本文就在特殊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实践的策略。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远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特殊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
引言:
        在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行之下,特殊教育学校必须重视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向导、为中心、为基础,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提高学生对价值观的认知,发挥文化的引导作用,通过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深入影响学生的精神思想,让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爱国、责任意识,培养宽容、文明的品质,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
         一、特殊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第一,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也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教育的成败决定了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需要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中心和方向,是凝聚一切社会力量的重要标杆和导向,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标准。在特殊教育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和世界,养成积极良好的优良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对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主义的建设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民族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教育需要完成对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同时也要提升人民的文化素养,才能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创造,实现长远的传承。特殊学校的学生在身体或者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其思想水平以及选择意识等都还不够完善,在价值观、社会责任、文化认识等方面都不够成熟,需要科学引导,深入指导和教育,才能不断推动学生对文化形成正确的认知,担当起传承的重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的主流文化,也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多元化人才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特殊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一)结合特殊学生的特点,全面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在教学中,要结合相关的科目教学,引导学生逐渐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程度和思想差异,分阶段对其进行教育,才能达到更加明显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设计科学的引导和教育方式。比如在强调文明、和谐、友善、诚信的价值观时,针对有视觉障碍的学生,可以播放更多精彩的画面,用丰富的内容来促进学生思考。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参加小组合作学习,以学生的优势为基础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能够进行充分配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帮助,同时教师也可以参与到与学生的深入交谈中,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让学生可以敞开心扉,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同时还可以组织小组竞争模式来进行学习,让他们了解公平公正的重要性,也能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而对于思维没有障碍的学生,可以将民主、爱国、自由、法治等八点作为重点教学内容,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表达空间,积极听取学生的想法,鼓励其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促进其思维的成长,挖掘学生的潜能。比如针对法治、敬业这两点,教师可以多引入社会事件以及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教学,通过真人真事的感染,去丰富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情,让其从小就树立更加规范的行为准则,促进学生更好发展[1]。
        (二)营造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氛围
        要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其更加深刻影响,除了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学校还要重视对校园文化和氛围的创建。首先,要根据校园内部的建设、文化布局等,发挥其文化传递的优势,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随时随地都能够去了解和认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比如可以在墙角、转角、展示栏、餐厅、走廊等地方粘贴标示语,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阐述。其次,要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比如早晚播放有关新闻、真人真事,供学生学习,每周升旗仪式,可以组织全校学生一起学习价值观的相关内容,还可以促进其相关交流和探讨打开特殊学生的心扉,培养其积极的性格。学校还可以组织文化活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可以用绘画、书法、手工等形式来展示自身对价值观的认知,或者以班级为单位来创办黑板报等,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来营造教学氛围,以挖掘特殊学生的潜力,让他们展示自身的优势,从而提升学生的信心,培养积极的价值观和生活观 [2]。
        (三)发挥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价值
        特殊学生的教育仍然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养中,家校双方需要利用社会资源和活动,为学生创建更多有效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可以走进社会,敞开心扉,在了解内涵的同时,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学校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促进双方的交流,让家长重视价值观的深入,使其在家庭教育中,也能够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更加亲近的榜样。学校还可以结合社区开展一些社会活动,比如社区的文化活动、竞赛以及社会福利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必须融入到特殊教育中,推动教育不断深入。通过引导学生更加全面了解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社会观,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的发展,树立远大的理想,将祖国的发展作为自身奋斗的目标,才能成为我国社会的接班人,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郭俊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培育[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8, 18(1):63-68.
[2] 马广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的路径探索[J]. 考试周刊, 2018(90):25-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