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档案规范化管理与加强管理制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4/23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18期   作者:王丽
[导读] 档案管理是衡量单位档案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摘要:档案管理是衡量单位档案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和影响着档案资料的质量与完整性。作为一名档案的管理人员定要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档案利用率,充分发挥档案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结合十几年的工作实际,我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有以下几点思考。
        关键词:档案规范化管理;制度;构建;
一、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策略
        1.1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
        近年来,随着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不断应用,大部分行业已经基本实现了网络信息化。为此,在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结合时代发展,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就要求企业转变认识,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为档案管理部门配置信息化设备,构建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引导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收集、整理、分类、保存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构建完善的电子档案数据库。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档案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够清晰的完成档案记录工作,保证各种档案信息来源准确,查阅方便。
        1.2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新时期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了切实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就需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只有构建一支专业素质过硬业务较强的档案管理人员才能够更好的承担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工作要求,更好的满足档案事业的未来发展要求。事业单位应该为档案部门的工作人员提供接受培训教育的机会,要确保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够随着社会变化和事业单位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并且适应不同时期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另外在档案人员按招聘选拔过程中要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把控,保证招收回来的档案人员符合工作要求,能够尽快投入到工作当中。此外,企业还应该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加强学习,积极学习现代化信息技术,信息化操作技术,并将信息技术和档案管理有效结合,保证档案管理的科学性规范化。
        1.3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要想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并且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就需要完善档案管理部门的规章制度。通过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保证制度能够顺利实施,进一步约束档案管理人员的行为,让其明白自身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督促管理人员更好的负责档案管理。在管理制度制定时,一定要确保制度的可执行性、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
二、加强管理制度的思考
        1.不断加强档案人才资源建设
        人才是档案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要实现档案事业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档案人才资源建设放在首位。
        1.1促进人才流动,盘活人才资源
        引进有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技能的人才充实档案队伍。
        1.2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促进人才健康成长,使其发挥作用
        环境好,则人才聚。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事业,帮助人才干事业的环境,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3保持档案干部队伍的稳定性
        档案是知识性、专业性、连续性很强的工作,档案干部的不稳定,直接影响到档案工作的连续性。因此必须做好档案干部的稳定工作,从维护档案工作的长远利益出发,切实解决他们工作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热爱本职工作,创新本职工作,促进档案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2.加大档案管理人员培养力度
        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档案工作发生了显著变化,档案工作的领域拓宽了,档案服务的范围扩大了,档案工作的手段更现代化了,这就对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2.1政治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应认真学习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档案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遵守档案利用工作纪律,按照党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档案的开发、开放、公布与利用。
        2.2业务素质
        随着档案工作科技含量的提升,需要有综合协调能力、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档案人员应具有较高相应的专业知识,不仅掌握档案理论知识(如归档程序、编目、检索、利用等),还要熟悉与档案工作相关的文化、理论与科学技术(如:文史知识、社会学、情报学、统计学等学科),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2.3现代管理的素质
        第一,要有开拓创新精神。档案人员不但具有继续传统档案工作理论的观念,还要有研究探讨档案工作理论的观念,研究探索档案工作发展中出现新情况的意识,善于发现档案工作的新规律、新方法,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创新档案机制,促进档案发展。第二,要有市场意识。首先要有质量意识、效益意识。根据信息市场的需求,优化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开发利用价值高的档案信息,及时推向市场,发挥其积极作用。第三,要有现代化意识。当前市场经济追求信息的快速传递,发挥时效是信息价值的重要措施。这就要求挡案人员努力学习,掌握现代化设备的实践技术。
        3.促进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的保证。建立和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基础。
        3.1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规范。要根据档案工作的实际,制定文件形成、收集、整理、运转、编目、立卷、检索、安全保管等一系列基础性工作的规章制度,统一标准规范整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严格执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实现档案管理各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化。实践中还要逐步完善,使档案管理更具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3.2严格立卷归档标准,提高案卷质量
        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档案保管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和案卷完整化、检索利用便捷化。严格把握文件立卷归档的实效性,对完成现行文件任务的文件材料,才能立卷或归档,未完成的则不可以;进行合理的立卷分工,明确归档的重点,首先要区分文件与资料,特别要注意区分相似之处的文件资料,减少档案管理中的重复度和信息冗余度,提高档案利用的效率和效果;把住卷宗的入口关,不该归档的不混入,应归档的不散失,在立卷过程中,同类并具有内在联系的文件材料组在同一卷内,保持同一问题的完整性,使其反映同一问题全过程,这样,即提高了档案利用价值,又使立卷归档后所形成的档案既完整,又不庞杂;同时还要做好案卷的装订工作,以有利于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3.3严格公文的制发
        档案由公文转化而来,公文制发得如何,不但决定公文本身的质量,也影响档案的质量,决定了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质量问题。如:公文用纸的质量、规格,排版形式;公文的签发手续、审批权限是否合格;公文的标题、主送和抄送单位是否准确、有无日期;字迹是否牢固清晰,不使用褪色的笔种、墨水,以有利于日后长久保管利用;不滥用简称和使用不规范的字,以利于日后标准化、现代化检索手段的实施应用等问题。因此,在公文制发中,必须要解决好规范化、标准化的问题,以提高档案实体质量,为档案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打下牢固的工作基础。
        结语
        通过常年的工作经历,我认识到,档案管理是一种服务工作,这种工作需要长期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体现出了档案管理的价值和作用。总之,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需要适应新形势,开创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做好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工作,为社会的全面进步,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服务。
        参考文献
        [1]曹苒.论档案管理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11(S1):188-189.
        [2]李艳秋.机关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强化策略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22):127.
        [3]邓艺琳.新时期办公室档案管理策略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9(14):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