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退 我进---浅谈小班幼儿“退缩”行为的改进策略

发表时间:2020/4/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第1期   作者: 施丹丹
[导读] “退缩”行为是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一种表现
        【摘要】:“退缩”行为是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一种表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在刚入园的幼儿中,绝大部分都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退缩行为,如:害怕、拘谨、羞怯、不与人交往,但没有退缩问题行为的幼儿一般在2-4周内就能很好的适应,变得大胆、活泼,主动找别人说话和游戏。所以,这些症状是一时性的,属于正常幼儿的生理防护反应。但有退缩问题行为的幼儿则会表现出长时间的退缩行为。他们即使在无特殊原因的情况下,也经常会表现出特别害怕、羞怯、孤独和胆小。
【关键词】退缩行为  幼儿  因素  策略
一、幼儿“退缩”行为的类型及表现
        幼儿退缩行为是指幼儿不能主动与同伴交往,沉默寡言;宁愿一个人玩,也不愿意主动参加到同伴们的游戏中去,不愿加入陌生的环境,出现害怕、孤独、胆怯等行为特点。
        (一)焦虑退缩型
幼儿想参与同伴交往,但又不敢交往,常处于动机的冲突之中的行为。
其表现出胆小、害怕、羞怯。有退缩行为的幼儿一般都比较胆小怕事,怕见生人。躲不开生人时,较小的幼儿就会往成人身后藏,大些的幼儿则表现出紧张不安,浑身不自在。
(二)主动退缩型
幼儿对物的兴趣超过对人的兴趣,主动离开同伴而自己单独进行游戏的行为。
其表现出孤僻不合群,难以适应新环境。大部分的幼儿都有与同龄幼儿交往的需要。学前幼儿喜欢和同龄幼儿一起玩耍、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他们的心目中,朋友甚至比父母还重要。
(三)被动退缩型
幼儿社会技能较差,常常不受同伴欢迎而被孤立。
其表现出对客观现实常采取被动或逃避的行为方式。有退缩行为的幼儿在各种活动中往往只是旁观者,对他人的态度冷淡,其目的都是为了逃避他人对自己的了解或认识。
二、影响幼儿“退缩”行为的因素
        (一)幼儿自身因素
        一方面是基因遗传,出生前或出生后由于疾病、药物等影响智力、出现器质性障碍或是生理疾病导致幼儿与人交往中由于自身障碍而畏惧,较多的情况是在语言表达方面。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即气质特点,这种气质是不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不同的气质类型其表现也不同。
(二)家庭方面的因素
        这方面的因素可以大致概括为人和物的影响,人包括幼儿平时所接触的家人,父母、亲戚、邻居等,其中对幼儿影响较大的是作为家长本身的性格特征,所受教育的程度和从事的职业以及不同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能力,都会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让幼儿养成某种习惯。
(三)幼儿园方面的因素
        幼儿眼中的幼儿园是另一个大家庭,来到幼儿园就要开始学会集体生活,要在班级里形成各种新的社会关系,如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和老师之间的师幼关系,幼儿园成为幼儿除家庭以外另一个促进他们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但如果教师与幼儿之间没有亲密的关系,尤其是内向有退缩举动的孩子,会更容易进入自己的生活,不融入集体生活;在集体教育活动中要关注所有的孩子,不要只关注积极的孩子,恰当的表扬鼓励对有退缩的孩子很重要,这些孩子对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很敏感,也很容易受伤;教师应该在自由活动中更关注这些孩子,帮助他们参与到活动中,发展他们的社交能力。
三、案例分析
        案例一:焦虑退缩型行为
        当时我刚接收了一个刚入学的小班,在过去半个月之后,大部分幼儿基本稳定下来。就在最近我发现班中航航小朋友经常一个人坐着,不哭也不闹,看着别的小朋友玩积木,旁边小朋友给他也不玩。
        分析:在这个案例里,航航看着小朋友玩积木说明他有欲望想要玩,但因某种原因不敢去主动拿积木玩,就算别人给他也不敢拿,胆小害羞,就出现了这种想玩又不敢玩的纠结心理。
        解决措施:我故意和航航旁边的一些小朋友说:“宝贝们,你们搭得真好,告诉老师你们搭的是什么呀?”他们真先恐后地告诉我,但航航却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说,我又问航航:“航航,你会搭什么呀?”他害羞地摇摇头说:“我不会玩,”“那老师和你一起搭好吗?”他点点头,我坐在他旁边拿来积木和他一起搭,他却显得非常积极了。
        经过几次和航航的合作,在一次当中,我招呼和航航坐一起的几个小朋友说:“今天我们来比一比,看看我们谁先搭好一个花样,好吗?”大家都说好,我又对航航说:“航航,今天你也搭一个,老师也搭一个,好不好?”他点点头,最后,航航完成了一架简单的飞机,经过这次,我知道航航正在逐渐融入小班这个大集体中。
        案例二:主动退缩型行为
        在一次区域活动中,说好今天建构区的小朋友一起搭建马路和路边的建筑物等,请大家自己分配工作,完成任务。阳阳小朋友也很喜欢玩建构区,在区中程程比较能干也很有分配能力,他一个一个的给其他小朋友分配任务,他让阳阳搭一座桥。

大家都正在兴致勃勃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时,阳阳却在一边玩纸筒垒高游戏,其中一个小朋友说:“阳阳,你不跟我们一起玩吗?”但阳阳还是玩自己的。
        分析:在案例中,阳阳喜欢玩游戏,只是喜欢独自玩,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就算有同伴邀请,他也很淡漠。也许在家里阳阳也很少和同龄小朋友一起玩耍,经常性的独处,导致他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经验。
        解决措施:在平时户外游戏时,老师都会主动拉住阳阳的手一起游戏,使他心理放松;在玩桌面游戏时,让阳阳和比较喜欢的同桌一起和他玩。然后再让他逐渐拓展到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及交往。
        在一段时间后,阳阳逐渐能够主动和被动地与少数小朋友交往了,也愿意参与游戏,情绪愉快,较以前活泼、自信了,但在交往方式上比较简单,还有待提高。
        案例三:被动退缩型行为
        小班下学期,新生小欣来到了我们班,刚入园时她比较胆小,和其他小朋友又不熟,有时,她想加入到他们的游戏行列中,但是没有人主动请她,每一次都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加入游戏,比较被动,所以她不能很好地投入游戏。
        分析:据了解,小欣一直由奶奶照顾,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一直待在家里,极少出去玩,更难与其他小朋友交朋友,因家里人口少,这就造成了小欣胆小,内向,孤僻的性格。
        解决措施:教师多鼓励小欣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并创造条件,使她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一起做游戏。联系父母和教师一起帮助她克服孤独感,并带她多出去玩玩,让她适应外界环境,使她与小伙伴之间建立和睦的人际关系。
        虽然小欣父母并没有多少次数带她出去玩,但经过老师们的鼓励,她能和身边小朋友友好相处,并逐渐地能主动参加集体游戏,会愉快地和小朋友玩耍。
四、幼儿“退缩”行为的策略
(一)温柔对待
        当幼儿表现出退缩行为时,教师不能过于严厉地批评他们,不能说:“你胆子怎么这么小”、“你怎么傻傻地一个人玩”之类的话,我们应温柔对待。
        案例:(以航航为例)
        老师以谈话形式接近航航,并和航航一起搭积木,借机温柔地说:老师很喜欢航航(对航航进行了肯定),而且航航把积木搭得很漂亮哦(对航航做的事进行了肯定)。
        (二)同伴参与
        教师可以先让具有退缩行为的幼儿同他们喜欢的小伙伴交往,可以让社交能力强的幼儿主动与其交往。如果有退缩行为的幼儿依然不愿意交往,不要勉强他们,可以另寻时机。
        案例:(以阳阳为例)
        老师:阳阳,在小伙伴中,你最喜欢谁呀?(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同伴)
        (如果阳阳回答的是天天)老师:天天也想过来和你一起玩建构区,可以吗?
        (如果阳阳表示同意)老师可以和天天沟通,告知自己的目的和方法,让天天主动上前加入阳阳的活动。
(三)树立信心
        对于具有退缩行为的幼儿出现的愿意参与活动的行为应及时进行鼓励。除了教师需要积极地鼓励他们,还可以带动其他小伙伴一起给予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案例:(以阳阳为例)
        天天:阳阳,你的纸筒垒地真高,好棒啊!我能和你一起玩吗?(同伴的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
        老师:阳阳和天天一起玩游戏,老师送你一颗五角星。(告诉阳阳,是你与伙伴交往的行为获得了奖励,以此使该行为得到强化)
        总之,幼儿“退缩”行为的产生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纠正幼儿“退缩”行为时,教师应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注意深入了解他们“退缩”行为产生的内因和外因,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及鼓励。
       
       
       
       
        参考文献

【1】张祯.幼儿问题行为识别与应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5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3】科研论文:幼儿社会退缩行为成因与对策
【4】学前儿童社交退缩性行为的研究论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